#三大體系#我國研究生教育已取得較大成就,開始從早期的“模仿借鑑”走向“自主創新”,逐漸探索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制度。在新的時代使命推動下,為保證我國研究生教育的健康持續發展,應在審視世界一流大學研究生教育發展經驗的基礎上,聯繫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實際,從而確立新時代我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戰略思路。
研究生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的最高層次,是培養高層次創新型專門人才的主要渠道,它不僅代表着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水平,也反映着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和綜合國力。在多年的改革與發展中,我國研究生教育已取得較大成就,開始從早期的“模仿借鑑”走向“自主創新”,逐漸探索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制度。在新的時代使命推動下,為保證我國研究生教育的健康持續發展,應在審視世界一流大學研究生教育發展經驗的基礎上,聯繫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實際,從而確立新時代我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戰略思路。
第一,以產學研融合發展為導向,打造研究生教育人才培養的協同創新平台。
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必須建立在一國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需求併為之服務的基礎上。隨着研究生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不斷凸顯,世界一流大學研究生培養的途徑不斷拓寬,許多大學已不是研究生的唯一培養單位,而是廣泛吸收政府、企業、科研院所的力量共同承擔培養研究生的責任。如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推出了外部論文項目(External Thesis Project),鼓勵研究生與該校以外的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完成項目論文和學位論文,以期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促進相關科研成果的社會轉化。近年來,我國在繼續發展學術學位教育的同時,專業學位教育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然而,目前我國專業學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以學術學位教育為藍本,其培養目標、課程設置等方面呈現“移花接木”的狀態,所培養的研究生既不能滿足產業結構調整對於高層次人才的需要,也不能很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隨着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的日趨激烈,未來研究生教育的產學研融合、協同創新能力培養的趨勢將更加凸顯。《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加強學術學位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着力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原始創新能力;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加大行業、企業及相關協會等社會力量參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的力度,構建互利共贏的應用型人才產學合作培養新機制。因此,在未來我國研究生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過程中,應根據自身特點和學科優勢,致力於實現產學研的融合發展,打造研究生人才培養的協同創新平台。協同創新型人才培養平台的建設必然伴隨着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創新,具體涉及招生、培養和資助等多個環節。更為重要的是,要在實踐中加強各協同單位之間的整合力度及合作機制的建立,鼓勵各協同單位參與研究生培養的過程,協同共促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升。
第二,以調整學科內部結構為抓手,構築多樣化的跨學科學習與研究模式。
隨着全球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以及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科間的交叉與融合趨勢也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逐漸凸顯。可以看出,既往對人類產生深遠影響的許多科技成果產生於交叉學科或邊緣學科領域,這就對跨學科培養研究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順應這種趨勢,世界一流大學也在跨學科培養研究生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如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研究生培養中創設了諸多跨學科的合作項目,以項目制推動研究生培養的跨學科融合;哈佛大學為了應對來自知識生產模式的轉型以及學科制度危機的影響,開始進行跨學院聯合培養模式的探索;等等。近年來,跨學科在推動知識生產、解決迫切問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曾提出跨學科研究與學習的四大重疊“驅動力”,即自然與社會的內在複雜性;探究不囿於單門學科問題的渴望;解決社會問題的需要;創造革新性見解和再生型技術的需要。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強調,支持導師合作開發、開設課程,鼓勵國際和跨學科合作。鼓勵跨學科、跨機構的研究生協同培養。構建跨學科平台,培養跨學科人才。研究生教育的學科結構應該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尤其是要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對人才培養提出的需求。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研究生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可以着重考慮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在研究生課程設置方面重視跨學科的同時,鼓勵學生跨學科選課。二是設置跨學科的研究課題,鼓勵跨學科的團隊共同研究。三是設置跨學科的學位委員會,對跨學科培養研究生進行審核把關等。四是根據學科發展趨勢興建新的跨學科研究生培養機構,將一些前沿性的問題納入研究生的視野中,更好地培養跨學科人才。五是政府及相關部門在對研究生教育進行投入時應該向跨學科專業適當傾斜,獎勵高校以跨學科為基礎進行的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
第三,以強化內部質量保障為契機,切實促進研究生教育的內涵式發展。
為了推動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培養,世界一流大學無不將視角投射到研究生教育領域,在質量保障方面突出強調高校的內部質量保障,注重對研究生教育的自我評估與改進。如美國加州大學系統每年都要蒐集各個分校有關研究生教育的信息(研究生的比例和人數、完成學位的平均時間、研究生資助情況等),同時草擬年度問責報告(UC Annual Accountability Report)並向社會發布,接受公眾的監督。除了這種面向整個大學的質量保障措施之外,各分校還會開展自己的內部評估(課程評估、教學評估、教師績效評估等),旨在全面監督研究生教育的運行,確保培養質量。然而,在多年來的發展過程中,我國高等教育的評估工作基本是以“自上而下”方式進行,這也使得我國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的意識和能力相對較弱。此外,目前我國高校內部一般沒有設立專門的質量保障機構,質量保障的職能被分散在不同的部門,而各部門關於質量保障的制度和措施零星分散,缺乏一定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追求質量的提升,促進內涵式發展”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務。面對新的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研究生教育在未來的改革與發展中可以關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提高研究生培養單位的質量意識,樹立具有時代特徵的質量觀,妥善處理好規模與質量之間的關係,從而確保我國研究生教育的又好又快發展。二是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機制,強化研究生教育中的招生入學、課程設置、論文撰寫、學位授予等方面的要求,促進研究生內部質量保障的“全過程性”,繼而推動其內涵式發展。三是推動研究生教育質量標準建設,嚴格學生學業評價制度,嚴把學生學習的質量關,如完善研究生的資格考試,嚴格實行分流與退出制度。四是完善對導師的質量管理和監督機制,不斷提升導師指導研究生的質量。“研究生培養的質量與導師的業務水平與能力有着密切關係,加大對研究生導師思想政治、道德品質、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培訓顯得尤為重要。”
第四,以完善第三方機構為紐帶,推動社會及行業組織參與外部質量保障。
建設世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不僅是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選擇,也是我國“雙一流”建設的核心任務。由於研究生教育在整個高等教育系統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世界一流大學在研究生管理中也突出強調第三方機構的介入。例如,英國高等教育保障署(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就是劍橋大學研究生外部質量保障的第三方機構,其通過學術資格框架、專業規格、學術質量與標準等確保外部質量保障的有效性。在研究生教育的外部質量保障方面,我國社會第三方中介機構對質量保障的參與較少,這造成高校的質量評估難以站在客觀中立的立場上反映社會對研究生髮展的需要,難以真正按照教育規律和學術思維來培養人才。隨着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高等教育體制也在相應地發生變革,高等教育中研究生教育的利益相關者日趨多元化,這就迫使研究生教育走出象牙塔,關注社會相關部門的利益和訴求,使其參與到研究生教育外部質量保障工作中去。
近年來,我國政府開始轉變職能,一些第三方機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等)開始積極參與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的有關工作,但行業協會等仍沒有充分介入研究生教育的外部質量保障工作。有鑑於此,未來可以考慮如下幾個方面:一是轉變觀念,動員社會各方力量,促使政府、高校與社會通力合作,有效地構建中央與地方、政府與高校、社會與高校協調聯動的質量保障網絡體系。二是完善半官方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估機構,提高第三方外部質量保障的權威性,這是實現研究生教育管理科學化和民主化的重要途徑。三是推進行業協會的建設,吸引行業組織參與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強化其在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養、標準制定、實踐訓練和專業學位認證等方面的作用,共同致力於研究生教育外部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
(本文系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年度項目“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研究生教育制度變遷的邏輯與未來走向研究”(2019Q024)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北京大學教育學院)
相關閲讀:
創新新時代研究生教育培養方式
打造研究生教育“四有好導師”隊伍
完善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的基本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