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史論作品 歐陽修是哪個朝代的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五代史伶官傳序》是歐陽修所作《新五代史.伶官傳》的節選,是一篇史論。文章通過對五代時期後唐的盛衰過程的分析,推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至真道理。藉此告誡北宋朝廷切莫貪圖安逸,而荒廢了國事。

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北宋年間,朝廷積貧積弱,冗官冗兵現象嚴重,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社會矛盾一度激化,改革變法迫在眉睫,但是這樣會損害大批封建貴族的既得利益,難免得罪權貴,只是若不改革,北宋朝廷堪危。歐陽修作《新五代史.伶官傳》,文章通過五代時期,南唐由盛轉衰的原因,指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説明國家的興衰不由天命,更看重的是“人事”,帝王勤勉,官員勤政,百姓安定和諧,則國家之興旺,君主安逸,官員貪污,百姓民不聊生。歐陽修想借此告誡北宋王朝的執政者要吸取歷史教訓,居安思危,千萬不能貪圖安逸,力戒驕奢淫逸。

文章開頭就寫“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一語點破了朝代的興衰不在天命,而在人事,之後便從“人事”下手,敍述莊宗由盛轉衰的過程,以具體史實為證,採用對比的手法,強烈感人,先贊其盛世之時的意氣風發,又感嘆其衰亡之時的頹敗,興與亡,盛與衰的對照,史論結合,成為歷史傳頌的佳作。

歐陽修上疏説

歐陽修上疏説:“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為《宋文》者,多是議論時政之言···詳其語言,不可流佈,而雕印之人,不知事體,竊恐流佈漸廣,傳之虜中,大於朝廷不便···(請)今後如有不經官司詳令,妄行雕印文集,並不得貨賣。

歐陽修像

這是一段文言文,是高中三年級的一道歷史題目,這段文字主要説明了文化傳播的方式影響了政府的管理。歐陽修是我國北宋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官至翰林院學士,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開創了北宋新一代文風。

上面這段話是説,歐陽修上書給皇上説:“京城近來有印出來的文集二十卷,名叫《宋文》,裏邊的內容多數是討論當下的政治所言,細細的揣摩了其語言,實在不能流傳於世,而印刷這本書的人,不知茲事體大,現在害怕這本書中的語言流傳越來越廣,對於朝廷來説實在是大大的不便,今後有不經過官府明令,私自印刷文集的人,不準流傳於世。

歐陽修處在宋朝,也是一個思想大融合的年代,經過唐的洗禮,宋朝在沿襲的基礎上,有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唐朝出現雕版印刷,宋朝時期就是雕版印刷的黃金時期,北宋的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在那個思想文化活躍的年代,無可厚非成為文化傳播最好的載體,對於政治的不同看法,廣傳於世,不利於政權的穩定,這也是歐陽修上疏的原因。

歐陽修簡介

説到歐陽修簡介,很多人對他的《醉翁亭記》印象非常深刻,但是關於他坎坷的一生,瞭解的不多。歐陽修別名醉翁,他出生的時候父親年紀已經很大了。

歐陽修雕像

於是他的成長几乎都是母親一個人陪伴的,幸運的是還有個親戚可以依靠一下,即便不是很富裕,但基本的生活還是可以維持下來。因為從小家庭就是比較貧窮,所以歐陽修很努力也很勤奮,加上母親的教育,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歐陽修從小就喜歡廣泛讀書,十分刻苦加上天生的聰明才智,從小作的文章就比其他人強很多。

於是家人更加用心的培養他的文學才能,他是家人未來的希望。歐陽修果然沒有辜負家人殷切的囑託,在參加科舉考試的路途上即便是滿路的荊棘但也沒有阻擋他前進的心,即便最後沒有拿到狀元,但也考的不錯,順利進入官場並擔任了職位。在長大後歐陽修成為了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

他在文學方面頗有一番成就,開創了北宋文學的新局面。他領導了北宋的文學改革與創新,在繼承前人的理論的基礎上,他又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融入到新領域。因此他成為了唐朝和宋朝兩個朝代的八個散文大家之一。他的醉翁亭記便是他文學作品的一個典範。歐陽修還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在官場,他看到了一些社會問題並與同伴着手進行改革,可是最終抵不過那些官宦的內部操縱,最後被降低了官職。即便如此也沒有影響到他作詩的風格,他仍然比較豁達,面對生活的磨練也很樂觀。

從歐陽修的簡介來看,他一生雖然坎坷,但是依舊樂觀。實在是令人佩服。


歐陽修性格

大凡詩人都非常的有個性,歐陽修也不例外。發生在歐陽修身上的故事很多,足足可以寫厚厚的一本書,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歐陽修性格。

歐陽修的石像

歐陽修性格受他父母的影響很大,歐陽修性格的形成主要是她母親言傳身教的原因。他的母親是大家閨秀,識字懂禮節。他和母親從小寄居在叔父家裏,知道叔父家裏拮据,他母親就通過自己的努力養活自己和兒子,並教育歐陽修一定要有志氣,千萬不能看不起自己,要學會苦中作樂。他的母親還教育他以後做官一定要學他父親,清正廉潔且要寬大處理。

他三次被貶,但都不以為然,反而能在逆境中陶冶情操。他很孝順,怕母親一時受不了自己被貶而過艱難的日子。他的母親説:我已經習慣過苦日子,只要你覺得沒什麼,我更覺得沒什麼。他第一次被貶夷陵,這個地方更似蠻荒之地,條件極差不説,冤假錯案不少且包括師爺在內都沒什麼文化。他積極改善夷陵的不良現象,提高官吏的文化水平,減少冤假錯案,受到百姓的稱讚。第二次貶官到經濟較好的地方,不與富商與其他官員來往,反而開發旅遊,有空飲酒作詩自得其樂。第三次被貶已是晚年,沒過幾年就去世了。

歐陽修的品德很高尚,離不開他有一位賢德的母親。他做官敢於諫言,離不開他母親的薰陶。他做官寬大處理,離不開他有一個清廉的父親。他耿直敢得罪權貴,所以才三次被貶。

歐陽修領導的運動

歐陽修領導的運動把古文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對古文作出的貢獻不可磨滅,後人應當記住歐陽修領導的運動,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歐陽修領導的運動。

歐陽修的畫像

這場運動讓文學變得更加有意義,有人説歐陽修是因為他在官場的地位才能發動這場古文運動的。但是無論怎樣,這樣運動讓我們知道學習文字是要讓大家看懂,而不是追求生僻讓別人看不懂。寫文章更不是追求表明的奢華,重在文章的實質意義。從韓愈開始的早一批文人已經看出了這一弊端,但是到了唐宋時期又開始追求浮華的文學,這才出現歐陽修又一次領導這場古文運動。

參與這場運動的人數很多,參與的人數還包括著名的黃庭堅、蘇軾、蘇轍等一大批名士和文人。他們也都一致認為進行文學創新的同時,還應當講究其實質內容。這一重要思想歐陽修在早期的時候就已經提出,只不過那個時候還沒有形成一種趨勢。據説他在做官的時候審批一個學子的文章,那個學子的文章寫的非常的好,只不過出現了一些生僻的字。原本出色的文章被他拒絕,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內心是一直注重文章簡單易懂。他認為:文字是拿出來給別人看的,而不是追求讓人看不懂。他倡導的這一股風氣對後世的影響很大,所以我們在後期才能看到很多簡單易懂的文章。

從歐陽修領導的運動中我們可以看出,他這一生過的認真、過得充實,並積極地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歐陽修的母親

歐陽修的母親非常的偉大,他若沒有他母親的傾心付出,根本不可能成為一代文豪和政治家。接下來將為大家詳細介紹歐陽修的母親。

歐陽修母親畫荻教子的畫面

看了歐陽修母親的故事,真的很令人感動,她不愧是我國曆史上傑出的母親,同時也是所有為人父母應該學習的榜樣。歐陽修母親是一個賢惠的女人,她不會事事過問丈夫的事情,而是把它放在心裏。她是意志堅定的女人,丈夫死了,她就靠自己一個人的辛苦付出生活,而且她教育孩子的方法自有一套。她愛她的丈夫,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跟自己的丈夫一樣。

歐陽修的母親是明事理的女人,歐陽修當官了,生活富裕了,但是她卻依舊如初,生活非常節儉。因為她知道,自己兒子耿直不隨波逐流的性格早晚有一天會被貶。果不其然,歐陽修被貶了,她安慰兒子説:“我們本就貧窮,已經習慣苦日子,只要你能適應,我就能適應。”後來歐陽修又因另一件事被貶,她説:“因為正義被貶,這不是什麼不光彩的事情,只要你覺得沒什麼,我就開心。”

歐陽修的母親畫荻教子的故事非常聞名,家裏沒有錢買紙,就在地上寫。她教育孩子要人窮志不窮,他的丈夫便是一個非常孝順父母和清廉的好官,她十分地尊重自己的丈夫,希望她自己的兒子能像他的父親一樣。她的一言一行對年幼的歐陽修的影響很大,歐陽修良好的品德離不開她母親孜孜教誨。


歐陽修母親畫荻教子

人窮志不窮,想要讀書總歸會有辦法,讀書條件和環境不好,也可以通過各種辦法克服,這就是歐陽修母親畫荻教子的故事。這個故事雖然過去了很多年,卻是後人學習的榜樣,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歐陽修母親畫荻教子。

圖為歐陽修母親畫荻教子石像

歐陽修母親畫荻教子的故事是這樣的:歐陽修的父親是當地的一個司法小官,但是為官清廉不敢錯判重判任何一起案件,他認為當官有錢就是累贅,所以死後沒有留下什麼東西,就連一間像樣的東西都沒有留下。歐陽修的家很窮買不起紙筆,可是她的母親又想讓他讀書成才,這怎麼辦好呢?他的母親一直為這事犯愁。有一天,她經過池塘看到荻草杆,於是就拿這個教歐陽修寫字。

她拿來一些沙鋪平在地上,不厭其煩地用荻草杆教歐陽修寫字。歐陽修對這個非常感興趣,一遍又一遍地在地上寫字。時間久了,他認的字多起來了,他母親就向有錢人家借書給他看,有時候還會把書抄錄下來。歐陽修的學問不斷提高,小小年級幾乎可以過目不忘,而且寫的文章已經達到成年人的水平。

他的母親同時教他做人的道理,又把他父親怎麼做官的告訴他,目的是希望他將來做一個清廉好官。做人一定要孝順自己的父母,雖然不能給予母親多好的生活,但是也要保證母親的温飽。

歐陽修成了一個非常優秀的人跟他母親的辛苦教育是分不開的。歐陽修母親畫荻教子的故事流傳千古,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如果每個母親都像她這麼教育孩子,何愁出不了更多的歐陽修。

歐陽修墓誌銘

歐陽修一生寫過很多的墓誌銘,從這些墓誌銘中可以看出歐陽修對人物的評價標準,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歐陽修墓誌銘。

歐陽修的畫像

在他的墓誌銘中是這麼描述張子野的,子野是對張子野的簡稱,他説:子野這個人,外表看起來高興,但是他是一個刻苦的人。他待人渾厚且低調,但是他志節高尚、品德端正,遇到事情敢於決斷,在外辦事的時候喝酒總是心意到了就行。他脱掉帽子的時候,頭髮都禿了而且兩邊都是白髮,讓人感嘆他這麼年輕就未老先衰。話雖然這麼説,但是隻要他自己內心高興就行。他祖上是開封人士,三代都葬在那裏,他也算是落葉歸根!這是歐陽修為張子野寫的墓誌銘,通俗易懂,短短几句就把他的性格特徵和往日的工作作風描寫的很清楚。

通過上述,相信你大概瞭解他是如何給別人寫墓誌銘的。曾經為好幾個人寫過墓誌銘,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范仲淹風波,從那次以後他就再也不敢輕易幫別人寫墓誌銘。由於范仲淹的特殊地位,而且他非常的敬重范仲淹,他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修修改改才把這篇墓誌銘寫好。結果寫好遞給範的家人過目的時候,他們大怒歐陽修怎麼能這樣寫?他們的意思是一定要寫好的一面,且要誇大死者。但是歐陽修實事求是,認為實事求是的記錄一個人的生平很重要,這能讓活着的人看到真實的死者,同時也起到警示後人的作用。

這便是歐陽修寫墓誌銘的目的,同時也可以看出他做人的原則,並不會因為我們之間關係很好就説你好,這是先賢值得我們尊敬的地方。

歐陽修墓

在中國清代起,河南省新鄭有八大景觀,其中之一就是“歐墳煙雨”,指的就是宋代大文豪歐陽修的墳墓。

歐陽修墓碑

歐陽修之墓位於河南省新鄭市西面的辛店鎮歐陽寺村內,該處是歐陽修的陵園和他家族的墓葬羣,是歷代文人雅士弔唁大文豪的地方。

歐陽修去世於公元1072年,三年後,被皇帝賜葬於此。之後,歐陽修的祖母李氏和夫人薛氏,以及他的四個兒子和兩個孫子,都先後被葬了過來。所以,這裏也逐漸成為了歐陽家族的墓葬羣。到了清代,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為中國文學作出傑出貢獻的大文豪,又給他修建了祠堂。如今,在2000年9月25日,這裏通過國務院審批,成為了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歐陽修墓地前,有祠堂的中殿和大殿,那裏矗立着一尊歐陽修官服坐姿像,大殿上題額“一代文宗”,是對他一生貢獻最好的闡釋和概括。在大殿的周圍的壁畫和東西配殿內,陳列着許多歐陽修生前的事蹟,以及歷代名人撰寫的神道碑,其中更不乏像蘇軾、蘇轍這樣的名士。更值得一提的是,大名鼎鼎的歐陽修親筆草書《醉翁亭記》就珍藏在東配殿之內。

歐陽修之墓高五米,周長達到15米,在他墳墓的右側,是他夫人薛氏的墳墓,另外還有他祖母和祖孫的墳墓。墓地周圍有歷代名人題寫的碑文和神道碑,也成為了中國文學史和書法史的一大奇觀。墓地前後,曾經種植着許多參天古柏,每當下雨天,這裏霧氣繚繞,猶如江南煙雨,蔚為神奇。只可惜,這些古柏在1958年之後,中國的“大躍進”和“文革”運動中遭到了破壞,古柏幾乎全部被砍伐殆盡。如今再到歐陽修的陵園,我們只能看到他的祠堂和享殿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620 字。

轉載請註明: 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史論作品 歐陽修是哪個朝代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