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女孩瑩瑩因為服用了安眠藥,被送到醫院搶救,因為搶救及時暫時脱離了生命危險。看着奄奄一息的孩子,瑩瑩爸爸媽媽真的是後悔莫及。
瑩瑩上中學一年級,她學習成績不大好,但是人很安靜,也很刻苦。昨天,她在數學自習課上做英語作業,被數學課代表把作業本撕掉了。瑩瑩眼看着辛辛苦苦寫的作業被撕成碎片,氣憤極了,上去理論。數學課代表是個高大的男孩,一把把她推倒在地,然後揚長而去。
瑩瑩向老師去“告狀”,男孩子説,我不是故意的。老師對兩個孩子分別進行了批評,並且叫來雙方家長,把孩子領回家教育反省。
瑩瑩對爸爸媽媽訴説,因為英語課上作業沒有做完,所以才拿出來數學課上做。數學課代表平時就總是嘲笑自己,他給自己起的外號是“蒼蠅”。並且曾經把打死的蒼蠅,放在自己的頭髮上。自己哭,他們就哈哈大笑。
瑩瑩爸爸卻説:“沒事的,你以後離他們遠一點,不就行了嗎?”瑩瑩媽媽也説:“你一個女孩子跟別人打架多丟人啊,有什麼事告訴老師去呀!”
瑩瑩覺得自己都要活不下去了,爸爸和老師居然還可以談笑風生地交談。媽媽讓她有事找老師,老師的簡單説教不會起作用,還會招來那些同學的“報復”。絕望的瑩瑩居然吃了媽媽的安眠藥。後來,雖然瑩瑩被救回來了,這件事情也過去了。但是小編卻覺得這件事情對孩子的傷害卻遠遠沒有結束。
相信所有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被欺凌的對象。所以,當孩子説,“我被打了,能還手嗎”,家長的不同做法,將對孩子產生不同的影響。
1、當孩子被打了,家長卻對孩子説,“不許打架,你好好學習,不理他不就完了?”
所有的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打架,不管是打了別人還是被打。當孩子被打的時候,家長覺得是隻是小孩子打打鬧鬧的遊戲,孩子以後離打人者遠一點就完了。小編覺得這種忽略不計的做法,實在是不明智的。
教育孩子遠離品行不端的人固然重要。但是不要在孩子已經被打的時候,僅僅對孩子説“遠離他們就行了”,“你去告訴老師啊”。父母對孩子情感上的忽視,這些毫不起作用的話,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孤立無援的,父母根本不關心自己,也不會幫助自己。
父母對孩子情感上的忽略,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小編從小見到的校園霸凌,大多出現在那些學習不好或者身體特徵有缺陷的孩子身上。這些孩子往往得不到老師的關注,一些老師的不作為或者無效干預,已經助長了打人者的氣焰,父母的幫助與支持已經是孩子的最後一道防線。
許多經受校園霸凌的孩子,都會覺得自己已經痛苦萬分了,卻換來父母的嗤之以鼻。孩子感覺不到來自任何人的温暖,父母的“無動於衷”,或許就會成為壓倒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2、孩子被打,父母很憤怒,“你必須給我打回去!”
有些父母對於孩子被打的事會很在意,但是他們往往會把一部分憤怒轉嫁到自己孩子的身上,怒其不爭。“別人打你,一定要還手,不然我就打你。”很多家長確實這樣,孩子打架不還手被視為“窩囊”,回家就要捱打。
對於那些校園裏的“施暴者”,一味地忍讓當然是無濟於事的。但是,受欺凌的孩子,一般都屬於比較內向的弱小者。家長簡單粗暴地要求他“打回去”,孩子能不能做到呢?孩子做不到,如果再遭到父母的訓斥,只會給孩子的心靈上雪上加霜。
3、家長怎樣做才能使孩子遠離霸凌,健康成長呢?
如果孩子被打了,只要不是自己孩子的錯,家長就要做孩子堅強的後盾,必要的時候應該通過法律途徑保護孩子的合法權益。家長不要解決問題的希望完全寄託在老師身上,一是老師不可能時時刻刻關注一兩個孩子,二是,有些老師確實責任心不強。
孩子有一個“不好惹”的家長,有時候也是霸凌者的忌憚。家長的態度有時候直接影響老師、學校對孩子的關注情況。所以,孩子被打了,不要為了顯示自己的“大度”,而使孩子處於長期被欺負的狀態。
家長還應該具體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當遇到霸凌的時候,大聲呼救比沉默承受更有用。做不到打回去,也應該學會“擋回去”,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最重要。家長教導孩子一步一步變得強大,才能使孩子遠離“霸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