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多地發文禁止家長批改作業 一紙禁令能給家長“鬆綁”嗎?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經典

如果成年人所承受的痛苦有排行,給孩子輔導作業絕對榜上有名。

本是為孩子鞏固學習效果的作業,卻成了折磨家長的利器,這和原本為了家校溝通方便成立家長羣,結果卻變成了令人崩潰的“壓力羣”如出一轍。

其實通過梳理可以發現,這幾年來,為了給家長減負,各地一直給輔導作業、規範班級羣等“病症”開“藥方”。但這些措施真的有效嗎?

嚴禁家長代勞批改作業是否有效?

江蘇早在3年前推出禁令

江蘇一位家長因為不滿老師不批改作業,憤而退出家長羣的新聞一度引起網友共鳴,家長該不該承擔批改作業的責任也引起爭議。

現在,從一些省市的情況看,這個問題有了明確答案:不應該。

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在官網公佈《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其中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這是教師的職責。對於不及時親自批改作業的老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校長也會受此牽連。

這一規定的出現讓不少網友拍手稱讚,但一紙禁令是否能有效遏制這類現象,還要畫個問號。

梳理相關政策可以發現,在這位江蘇家長“崩潰”之前,江蘇省教育廳早在2017年就明令禁止不得要求家長代批改作業。

這份2017年10月發佈的《關於進一步規範學校管理切實減輕中小學課業負擔的意見》從作業、考試、課程等多方面進行管理規範,明確提出不得將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教師方面要認真對待學生作業,做到有佈置必批改,有批改必講評,不得要求家長代批作業。

3年過去了,這類現象卻依然把那位江蘇家長逼上熱搜,戳中了廣大家長的痛點。

不止是江蘇,有媒體發現,目前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廣東等至少十個省份的教育部門都出台了相關文件,向“家長批改學生作業”説不。

特別是近期發佈的文件中,包括遼寧在內的不少地區都加大了對違規教師甚至學校的處罰力度。像是安徽合肥,10月27日發佈的《關於公佈合肥市中小學辦學行為“十不得”的通知》明確,一旦老師有違規操作,不僅其本人要受處罰,校長要承擔責任,學校也會被取消評先評優。

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這些年,家長承擔了多少?

從家長批改作業這一現象延伸出去可以發現,這幾年,家長對孩子學習和校園生活的參與度在不斷提高,可這其中,家長也承擔了很多責任以外的事,比如打掃校園、幫孩子做作業等,而這些事一經曝光,便會引起極大的討論熱度。

今年10月,浙江杭州一位小學生家長因為錯過班級通知,未去參加學校的大掃除,被老師面談並指其不尊重集體和老師。事情一出,不少網友質疑,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完成,為什麼一定要家長參與?

像這樣要求家長參與校園事務已不是新鮮事。在北方,有家長還會被要求冬天去校園掃雪。而哈爾濱市教育局也早在2018年12月就曾印發《關於規範中小學校清冰雪工作的通知》,禁止學校組織學生家長到校清冰雪,不鼓勵學生家長自願到校清冰雪。

“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是另一個被吐槽的點。小學和幼兒園階段,手抄報、手工是常見的作業形式之一,原本是為了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但這種作業形式往往因為要求過高、遠超過孩子思維和動手能力,且還要評比,給家長和孩子帶來了困擾,最終都變成了家長的才藝比拼。

今年10月,山西太原市教育局出台《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義務教育學校不得佈置學生難以完成,形似給學生布置,實則給家長佈置的作業。同時還要求,各學校不得指派家長參加本該由師生完成的事宜,如打掃教室衞生、班級文化佈置、裝飾美化演出場所等。

在所有問題中,家長羣則是最大的“雷區”。在江蘇家長退羣事件之前,網絡上,一位爸爸在家長會上因為不回家長羣信息被老師提醒之後崩潰痛哭,也讓不少網友感同身受。“蓋樓”回覆、被點名、對老師花式奉承、點贊投票……都給家長帶來煩惱。

對此,太原市教育局發佈的文件中也做出了詳細規定,嚴禁要求家長點贊、投票、轉發各類信息。早在2017年,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局也發佈了《靜安區中小學班級微信羣建設公約》,明確規定班級微信羣內杜絕任何形式的廣告、拉票、紅包、集贊等與學校、學生無關的內容。

一項項政策文件出台,從各個方面來看都是在為家長減負,但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光有政策顯然是不夠的。

明確家校共育邊界才能真正減負

“家校共育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不是出幾個文件、幾條規定就能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重點還是觀念上的轉變,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

11月10日,杭州市教育局舉辦了“家校共育座談會”,旨在進一步釐清家校職責,為切實減輕學生和家長負擔出謀劃策,其中一位杭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這麼説。

據介紹,杭州將研究、梳理教育負面清單,比如堅決反對家長批改作業、讓家長去學校搞衞生、讓家長代勞學校活動等行為。

“學校永遠是學生學業成績的主要責任方,家庭主要是教育孩子怎麼為人處世。”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把握家校共育的邊界很重要。

心理學家李玫瑾也曾在微博公開表示,家長批改作業等現象,是學校對於學生家庭生活的一種侵入現象,逐漸將學生的家庭轉變成第二所學校,這樣的勢頭必須抑制。

儲朝暉認為,可以關注學業,但是不能借助於家庭或者學校綁架家庭來提高學生的成績,也不能指望家長去訂正作業,輔導學生學業方面的問題,這都是錯誤的定位。“説到底,家校共育,主要是在育人方面的合作,而非其他,家長和學校一定要明確各自定位。”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