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歷史遺存,夏朝國都的見證,華夏文明的創造者
(作者:趙輝)夏朝做為華夏文明、中國國家形態建立的標誌,是中華文明史的重要階段。夏朝創造與形成的人類文明形態,是華夏民族早期各氏族部落,引以為傲共同認同的文化基礎。尋找並確立夏朝國都的歷史文化遺存,是中華民族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因為受到中國歷史朝代更迭,統治中心地理變遷的影響,關於夏朝國都的文獻記載已經被掩蓋抹殺的蕩然無存。夏朝的歷史存在,只剩下文化的概念讓後人緬懷敬仰。要破解夏朝的歷史,只有通過對華夏文化傳承內容的抽絲剝繭、去偽存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深入研究,才能真正解開夏朝歷史的面紗,還原一段真實的夏朝。在筆者研究確認的夏朝國都為淮河流域塗山地區夏水北淝河的四方湖古城遺址,其方方面面的文化內涵,無不透露了夏朝國都歷史的地位與文化,顯示了其豐厚的、被歷史遮掩的華夏文化內涵。
四方湖古城遺址西南方位的官莊村,無疑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夏文化歷史遺存,彰顯了四方湖古城遺址的夏朝國都地位。官本位是我們民族幾千年歷史形成的一項文化習慣認同,貫穿了我們整個國家歷史。為何在四方湖古城遺址不遠處的農村有一個名為官莊的村莊?其內涵了哪些夏朝國都的歷史文化信息?《呂氏春秋》【勿躬】“夫自為人官,自蔽之精者也。大橈作甲子,黔如作虜首,容成作歷,羲和作佔日,尚儀作佔月,後益作佔歲,胡曹作衣,夷羿作弓,祝融作市,儀狄作酒,高元作室,虞姁作舟,伯益作井,赤冀作臼,乘雅作駕,寒哀作御,王冰作服牛,史皇作圖,巫彭作醫,巫咸作筮。此二十官者,聖人之所以治天下也。聖王不能二十官之事,然而使二十官盡其巧,畢其能,聖王在上故也。聖王之所不能也,所以能之也;所不知也,所以知之也。”《呂氏春秋》記載的這二十位華夏先民與創造發明,是華夏文明得以確立的基礎,包含了華夏最初文明的各個領域,他們是華夏文明建立形成的開創者。沒有他們的發明創造,就沒有華夏文明的形成與高速發展。堯舜禹建立的華夏精神文明,“二十官者”創造是華夏物質文明。
“二十官者”所創造發明的內容,包含了當時人們生活領域的各個方面:“大橈作甲子,黔如作虜首,容成作歷”確立了農耕文明形成必需的歷法;“羲和作佔日,尚儀作佔月,後益作佔歲”是當時人們認識自然、觀測日月天象、探索宇宙的原始文明,其標誌是具有觀測天象日月星的觀星台;“胡曹作衣,夷羿作弓,祝融作市,儀狄作酒,高元作室,虞姁作舟,伯益作井,赤冀作臼,乘雅作駕,寒哀作御,王冰作服牛,史皇作圖,巫彭作醫”包含了華夏民族最初文明人們生活的各個發明,沒有這些發明創造,就沒有人類從原始走向文明的基礎,是華夏民族文明形成的標誌;“巫咸作筮”是人們做出判斷、做出決策的基本方法,雖有不科學的地方,但已完全脱離了原始人類依靠本能做出下意識決定的動物模式,是華夏文明形成必不可少的思維階段。因此,“二十官者”的工作與創造發明是華夏文明的基礎,是華夏文明內容的核心。
四方湖古城遺址的官莊村,位於北淝河北岸四方湖西的半島之上,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官莊村東北方有觀星台遺址是觀測日、月、星辰的地方,南面有酒坊村是造酒的地方,瀕臨北淝河必須發明舟楫作駕才能便利交通,作室作井滿足生活的方便,古城遺址古井密佈等等。官莊村與古城遺址的地理環境與歷史遺存,無不隱含了豐富的夏朝歷史信息。這些歷史信息既符合人類文明形成對地理氣候環境的依賴條件,也符合夏朝歷史在華夏文明誕生的眾多文化信息。
官莊村與古城遺址範圍內的同一水平線上東的祭祀堯舜禹的三官村,三官村北的華家村、婁家村,共同組成了夏朝國都的文化內涵:官莊是夏朝文化創造者的家園,三官村是夏朝人民祭祀堯舜禹的場所,華家村是華族後人的生活村落歷史遺存,婁家是大禹後人的生活村落歷史遺存。四方湖古城遺址範圍內的這些特殊村落的存在,與四方湖名稱代表的四方匯聚、四方來朝、四方來賀的夏朝時期特殊文化概念,共同形成四方湖古城遺址夏朝國都文化遺址牢不可破的地位。
四方湖古城遺址的官莊村、三官村、華家村、婁家村的這些夏文化村落,與古城遺址六千年的人類文化遺存涵蓋仰韶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殷商文化時期的大量陶片殘存,以及四方湖古城地區優越的地理自然環境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採集、漁獵、農耕文明在同一地理下的穩定發展條件,造就了四方湖古城遺址唯一的夏朝國都地位。這些隱含的夏文化內涵與獨特地理環境、人類文明發展早期依賴的自然條件、考古內容所綜合形成的夏朝國都文化遺址,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所有單一、消亡的夏文化代表遺址所能取代,是夏文化的典型代表,是高度文明的夏朝國都遺址。(作者:趙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68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