舳艫千里泛歸舟,言旋舊鎮下揚州。
借問揚州在何處,淮南江北海西頭。
六轡聊停御百丈,暫罷開山歌棹謳。
詎似江東掌間地,獨自稱言鑑裏遊。
——楊廣《泛龍舟》。
世人都知楊廣是“暴君”,但只有極少數人知道楊廣也是一個詩人,他的大部分詩歌都跟揚州有關,楊廣在世五十年,揚州佔據了他生命中的一大半,還未當皇帝時,他就在揚州擔任總管十年,當了皇帝又三下揚州,就連死(大業十二年)也是在這裏去世的。
楊廣是隋朝第二任皇帝,在史書當中稱其為:“美姿儀,少聰慧”,意思就是長相俊美,我們都知道“貌似潘安”常常都是用來形容俊美的,潘安也同樣是“美姿儀”,從這裏來看楊廣的俊美絕對不在潘安之下。
二十歲年那年,楊廣就已經是隋朝領銜的統帥,平定了南朝,殺掉陳叔寶,返京之後江南等地又有叛亂,這才坐鎮江南揚州,因作風儉樸,禮賢下士深得隋文帝的歡心,他也被立為儲君。
快登基時,他在歷史上的評價就開始走下坡了,非禮了宣華夫人,又伺機篡位,生活奢靡,還勞民傷財修建大運河,隋朝就是這樣被一步一步拖垮的,雖然史書是這麼評價的,不過明末的屈大均在《燕京述哀》中寫道:作於清初,先帝宵衣久,優勤為萬方,捐軀酬赤子,披髮見高皇。
大致的意思就是皇帝天不亮就穿衣服,為國家憂慮操勞,從這段評價中,他似乎也不是什麼昏庸之輩,在《唐書》、《舊唐書》當中,隋煬帝往往都用來跟李世民比對,一個是“極明之帝”,一個是“極惡之帝”,畢竟李世民父子起兵反隋,唐朝這麼評價也無可厚非。
多數人都知道,唐朝有“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隋朝盛世似乎沒怎麼聽過,不過隋朝也是有自己的盛世,至少在《資治通鑑》當中提到過:隋氏之盛,極於此矣。
這個盛世大概就是大業五年,楊廣主持修建的大運河工程即將落成,科舉制正式確立,全國人口4603萬,雖然是盛世,但修建大運河消耗的人力物力確實太大了,那麼楊廣為什麼要修建大運河呢?
在我們所學的知識當中,楊廣修建大運河是為了玩樂,但江蘇揚州出土的“楊廣墓”卻揭露的他的真實面目,這座墓十分寒酸,只有一些陶俑和金玉帶,而且墓地的規格太小,專家都懷疑這不是帝陵,倒是出土的墓誌銘上清晰可見“隋故煬帝墓誌”等字樣。
從這寒酸的墓也能看出,楊廣應該不是貪圖享樂的人,他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其一就是他常年坐鎮揚州,其二就是利用揚州監管着南朝故地,這最後的一點就是長江下游的進一步開發。
隋朝大運河的路線是貫通洛陽,直至涿郡(北京),相連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途徑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天津等地,促進了南北經濟的發展,同時將揚州打造成一個財政來源地之一。
從歷史的發展來講,這條大運河為後世提供的太多便利,唐朝的盛世也是基於大運河,正應了那句話:前人栽樹,後人乘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