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解密唐代府兵制是怎麼樣的? 府兵制和募兵制優劣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經典

府兵制自創立初期不斷改善,發展到後期似乎已經不適合社會的發展,甚至還暴露出種種弊端。府兵制停廢於唐朝,那麼唐代府兵制是怎樣的呢?

《唐代府兵制度興衰研究》

唐代府兵制與均田制結合起來施行的,均田制是基礎。府兵是從分到田地的農民中徵集,且規定分到國家田地的農民每年需要有一個月的服兵役時間,這期間所有的兵糧得自備。這項舉措不僅鞏固封建統治,而且也提高中央集權。

唐代府兵制沿用隋朝,只是在某些細微處作修改,比如改屯衞為威衞、改侍衞東宮的率府為左右衞等。唐初的時候還曾恢復驃騎,貞觀年間外府和內府都被改名。內府侍衞一般從二品到五品的府兵子孫中選拔,外府比內府的選拔要求低很多,一般從六品以下府兵子孫及農民中選拔。不管怎樣,選拔的原則是先富後貧、先強後弱、先從人口多的家庭中選拔。有些時候也會從官僚子弟和地主中選拔府兵,不過主要還是從分到田地的農民中選擇府兵。

唐代府兵制發展的非常成熟,不過當土地逐漸被吞併和流失的時候,就出現了難以管理的局面。均田制得不到較好的實施,府兵制必將崩潰。唐代府兵制在發生戰爭時暴露出它的弊端,國家雖然免除了課役,但是參戰時用的軍裝、武器和糧食得自備,這對本就不富裕的農民來説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唐代府兵制數量不一,多的時候達六百多府且規定嚴格,農民不能隨便走出軍府所在地團的地界。

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優劣

府兵制和募兵制都曾受統治者的喜愛,但是發展到一定程度由於社會出現的各種問題而停廢。那麼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優劣如何呢?

《府兵制》

瞭解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優劣,可以從多方面來分析。從國家軍費支出上看,府兵制是好的,國家給百姓田地且不用老百姓交税,打仗的時候軍户自備軍糧打仗。從中央集權上看,老百姓自己有田地,就不用再繼續依附強權勢力討生活,所有人都只聽皇帝的命令。以上是優點,但是缺點很快就暴露了。這個軍籍是強制加入的,還規定不同軍籍間不能通婚,導致了很多的逃兵。特別是土地流失嚴重的時候,府兵制的施行受到阻礙。打仗時還要自備糧草和武器,這使得軍户打仗的積極性不高。再就是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上戰場死傷無數,老兵有作戰能力但已年邁,新兵又大多還未成年。如果國家沒有足夠的土地就無法再繼續招募優質的士兵。

府兵制停廢已經必然,募兵制就沒有這些侷限性。只要國家有錢就行,隨時可以徵兵。募兵制有很強的針對性,同時也使一些流民可以選擇當兵。但是我們必須清楚的是有時候有錢的並不是國家,而是佔據一地的藩王。藩王只要有錢也可以募兵,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地方藩王勢力強於國家。幾百年來最令皇帝頭疼的事情就是藩王要造反,因此為了控制藩王勢力,皇帝無不時時提高警惕。通過上述的解説,相信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優劣顯而易見。

府兵制崩壞原因

府兵制沿襲了幾百年,它給統治者帶來不少益處。府兵制崩壞原因被很多人議論,並且各有説法。那麼府兵制崩壞原因是什麼呢?

《府兵制度考釋》

當一種制度不能給統治者帶來利益的時候,它就會被停廢。府兵制和均田制有緊密的關係,均田制若是被破壞,府兵制就得不到實行,所以均田制的破壞是府兵制破壞的真正原因。

在唐初的時候,國家有很多的土地,就把手裏的土地分給百姓。不過發展到後期,隨着農民手裏的土地不斷被豪奪併兼並,國家的土地逐漸流失,這使得均田制不能繼續實施。當國家沒有土地分給百姓,誰也不願意白白做府兵。以上是府兵制崩壞原因之一,是最重要的原因。

當打仗的時候無法及時徵集足夠的府兵也是府兵制崩壞原因。府兵的服役年齡是20歲到60歲,當年長的逐漸失去戰鬥力且年幼的又沒有作戰能力的時候,他們在和平年代噹噹宿衞還可以。若是打仗的話,根本沒有作戰能力。當一批人死在戰場的時候,國家就需要另一批人前去打仗。由於田地的限制,短期內無法徵集到足夠的壯兵是府兵制的致命點。

古時人分三六九等,國家實施府兵制的原則是先富後窮,先強杆後弱。因為府兵打仗的時候需要自備糧食和兵器,一般貧窮的人拿不出打仗所需的糧草,更別提自備兵器了,所以這樣實施有一定的道理。不過真正打仗的時候,富人都不願意去送死,所以出現了不少的逃兵。府兵制又受到了進一步的打擊,再加上府兵不是正規軍,作戰能力非常弱,所以真正大戰來臨時還得靠正軌訓練有素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