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涓厲害嗎?答案是肯定了,雖然他最後死在了孫臏的手上,但是那是因為他的自大,和個人本事是無關的。龐涓可謂是魏國的名將,魏國能夠在短時期內稱霸中原大地,和龐涓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龐涓(吳鎮宇飾)
相傳,龐涓和孫臏都是名家鬼谷子的徒弟,同時在鬼谷子的門下學習兵法,這種説法是不準確的,先不説鬼谷子這個人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這個人呢,就算有這個人,也是縱橫家的鼻祖,和龐涓的生活時間也對不上。所以,孫臏和龐涓師出同門是沒錯的,但是可能不是鬼谷子的門下。
龐涓在魏國被魏惠王提拔之後,開始對軍隊進行整頓,經過龐涓的努力,魏國的軍隊戰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龐涓親自領導的嫡系軍隊,更是一躍為魏國的精鋭部隊。後來,龐涓率領着這支精鋭之師,利用地形優勢,打敗了兇悍的秦國軍隊。當時的秦國也算是一個強國了,秦國的軍隊以兇悍不怕死著稱,就是這樣一支兇悍的秦軍,也被龐涓率領手下大軍徹底擊潰。儘管魏國軍隊佔據了一點的地形優勢,但是如果主帥不能很好的利用這些,再大的優勢也是沒用的。
龐涓以治軍嚴謹,用兵如神出名,他手下的軍隊能夠非常快速且很好的執行主帥下達的命令,上下級的命令傳遞沒有任何的阻塞。這也正是龐涓的厲害之處,但是他最終還是輸給了自己的師弟孫臏。龐涓輸給孫臏不是輸在了本領之上,是輸在了詭計之上,是輸在了性格之上,龐涓是輸給了自己。
所以,龐涓在死之前才會發出“使豎子成名”的不甘。
孫臏困龐涓是什麼意思
孫臏困龐涓的故事就是著名戰役“馬陵之戰”的結局部分,孫臏用計將龐涓困在馬陵,然後龐涓被亂箭射死。
馬陵之戰遺址
孫臏在利用“增兵減灶”這個計策,成功釣到了自大的龐涓之後,又命一萬名弓箭手,埋伏在一個山坡附近。他命人將山坡上的一棵大樹的樹皮剝去一部分,在上面寫上了“龐涓死於此樹之下”,落款寫的是自己的名字孫臏。他估計龐涓追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大概是傍晚,於是他和埋伏的士兵約定,一見到山坡上有亮光,就馬上向山坡放箭。
龐涓率領先鋒軍追到山坡的時候,恰好是傍晚的時候,龐涓看到山坡的樹上寫着字,但是又看不清楚,只好命令士兵點起了火把。士兵點好了火把,龐涓看到樹上的字,才意識到了中了埋伏。等到他想逃跑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最後龐涓死於亂箭之中。實現了他對孫臏所發的“如違誓言,必受萬箭穿心之痛”誓言。
龐涓死後,魏國的軍隊投降的投降,戰死的戰死,魏國的窮兵黷武,為自己的國家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災難。“馬陵之戰”的失敗,使得魏國處於崩潰的邊緣,徹底喪失了和齊國爭霸東方的機會,至此齊國成為東方一霸。
龐涓之所以被孫臏圍困於馬陵之地,主要是因為他的自大,他的目中無人。龐涓低估了齊軍的作戰能力,也低估了孫臏的軍事才能。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孫臏瞭解龐涓的缺點,並很好的利用了他的缺點,最終,取得了這場關鍵戰爭的勝利。
魏國名將龐涓怎麼死的
龐涓,孫臏的宿敵,是孫臏殘疾的罪魁禍首,最後也是死在孫臏的手中。説到龐涓的死亡,我們不得不提起一個戰國著名的戰役,就是馬陵之戰。這是一個孫臏用兵的經典戰役,也是孫臏兵法的巔峯之作。
龐涓被萬箭穿心
公元前342年,魏韓大戰,韓國沒有頂住魏國迅猛的攻勢,五戰全敗。無奈,韓王只得像齊國求救,受到利益的誘惑,齊王派兵救援韓國。當時齊國領兵的是田忌,孫臏由於桂陵之戰立下大功,擔任這支軍隊的軍師。
當時魏國的大軍在龐涓的帶領下,已經快要打到韓國的國都了,齊國如果要正面救援,肯定是來不及的。於是,孫臏決定再一次使用“圍魏救趙”這一計策,趁着魏都大梁空虛的時候,命人攻打大梁城。無奈,龐涓只好從韓國撤軍,從韓國趕回的龐涓軍團,在龐涓的指揮下,開始對齊國軍隊展開追擊戰。
孫臏將計就計,利用“減灶計”成功引誘龐涓上當。當時的軍事偵察沒有現在的這麼先進,對於軍隊的偵察都是根據軍隊埋灶的數量來估算敵方軍隊的數量的。孫臏讓齊國士兵,沿途減少軍灶的數量,讓龐涓鬆懈下來。果然,自大的龐涓上當了,他還以為是齊國士兵怕他,落荒而逃了。
最後,龐涓被孫臏圍困於馬陵,龐涓的大軍被齊國的一萬弓箭手包圍住,萬箭穿心而死。也有人説,龐涓最後是自己拔劍自刎而死。龐涓死後,齊國俘虜魏國的領兵統帥,魏國一蹶不振,無力爭霸,齊國則稱霸整個東方地區。
戰國初期魏國名將龐涓簡介
龐涓,出生日期不詳,死於公元前341年,戰國初期著名將領,是魏國的著名將軍。龐涓的出名不是因為他的軍事才能,而是因為他的對手孫臏。孫臏是著名軍事家孫武的後人,謀略和軍事才能都非常的出眾,龐涓和孫臏有着同一個師傅,算起來也是師兄弟。
龐涓畫像
歷史上有關龐涓生平的介紹不是很多,都是在介紹孫臏的時候,順帶着介紹的。據史書記載,孫臏就是被龐涓陷害殘疾的,後來龐涓也死在了孫臏的手上。
據史書記載,龐涓和孫臏本來是師兄弟關係,龐涓比孫臏要大一點,所以先行出師,來到魏國從軍,龐涓憑藉着出色軍事才能,很快就當上了魏國的大將軍。在學習軍事本領時期,龐涓就嫉妒孫臏的天賦比自己好,軍事才能比自己高。當上大將軍之後,他更加珍惜自己的地位,自大的龐涓認為這個世上只有自己的師弟孫臏能夠打敗自己,只要自己滅掉了孫臏,那麼就可以建立千秋功業了。
龐涓將孫臏騙到了魏國當官,然後又找了一個藉口,誣告孫臏,孫臏被處以黥刑和臏刑,即在臉上刻字,剜去膝蓋骨,自此孫臏就變成了一個殘廢,龐涓認為這樣的孫臏已經對自己沒有任何威脅了。
孫臏利用自己的智慧逃到齊國之後,成為齊國田忌的門客,不久就受到重用。後來,龐涓在桂陵之戰中,中了孫臏的“圍魏救趙”之計,戰敗被擒。後來,龐涓又在馬陵之戰,再次中了“圍魏救趙”之計,這一次龐涓沒有桂陵之戰的運氣,被亂箭射死。
臨死之前,龐涓悲憤的説:“使豎子成名”,可見此人是一個多麼自大的人。
魏國名將龐涓墓在哪裏
龐涓在馬陵之戰中,被萬箭穿心之後,他的墓葬之地,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現在有關龐涓的墓共有三處,分別是河南通許、山東淄川和山西榆次。
龐涓墓無字碑
河南通許的龐涓墓被認為是比較正統的龐涓墓,此墓南北寬36米,東西長為36.8米,高5米。整個墓葬保護的還是比較的完整,龐涓墓呈圓丘形,另外墓的旁邊是一條河流。墓前立着一座無字碑,相傳這座墓是孫臏為龐涓所立。孫臏在伏殺龐涓之後,命人將龐涓的屍體收殮,按照將軍的禮儀安葬,還親自為龐涓立下了無字碑。在秦末以前,墓葬多是立無字碑的,碑上題字的傳統起源於漢代。所以,通許的龐涓墓是一個正規的戰國大墓。
但是,可惜的是,這座珍貴的大墓,由於數次被盜,裏面的文物基本都已遺失,這座大墓所留存下來的只有一個圓形的墳丘,裏面也只有散落的屍骨和被打開的棺槨。這些棺槨也為該墓葬提供了重要的證明,因為在戰國時期,人們喜歡用棺槨這樣的墓葬方式。
山東淄川的龐涓墓由來,是根據《淄川縣誌》來推斷出來的。根據縣誌記載,龐涓在死後,他的屍首被韓國和趙國國君得到,兩人搶着將龐涓分屍,最後雙方共同得到了龐涓的頭,就順手將他的頭葬在了這個地方。後來,也有村民在墓中挖出了一個石盒子,裏面有着一隻頭骨。
山西榆次龐涓墓的由來是民國時期的《榆次縣誌》,據縣誌記載,在榆次的東賈村,有着一個佔地四頃的荒草灘,相傳此地有兩個大墓,都是戰國時期魏國將軍的墓葬之地。
龐涓觀陣是怎麼回事
這是一個有關龐涓和孫臏的故事,這是龐涓和孫臏的最後一次接觸,因為龐涓就死在了和孫臏的這一次爭鬥之中。龐涓觀的這個陣就是孫臏特地為他設計的陷阱,這個陷阱正是導致龐涓死亡的最根本原因。
龐涓和孫臏
公元前342年,這一年的大魏國軍事實力在龐涓的手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隱隱有了東部一霸的意思。魏國軍隊在名將龐涓的帶領下,開始向周邊國家進攻,和魏國比較近的韓國,就首先受到了衝擊。當時的齊國,一直以東部大國自稱,當然不會由着魏國胡來,挑戰自己的地位。
齊王命令大將軍田忌和軍師孫臏帶大軍支援韓國,孫臏經過局勢分析,決定再次兵圍魏國國都大梁城。無奈,龐涓只得回身救援,雖然他在之前就吃過一次孫臏的“圍魏救趙”的虧,但是龐涓對地利的分析,發現這次孫臏不會再沿途設計伏兵的,自己可以放心的回師大梁。的確,孫臏沒有在沿途設伏兵,他卻將龐涓一步步誘入自己的包圍圈,最後讓龐涓被亂箭射死。
龐涓觀陣就是發生在龐涓邁入孫臏的陷阱之前,孫臏利用龐涓的自大,讓齊國士兵沿途較少軍灶的數量,但是卻偷偷的增加士兵。這樣做的最大的好處,就是讓龐涓認為自己怕了他,讓龐涓自己邁進陷阱之中。龐涓在看到了齊國軍隊遺留下的營地殘骸的時候,自大的説“齊人膽小怕死,不足為懼,此次我們可以一勞永逸”。
殊不知,最後一勞永逸的卻是被他瞧不起的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