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昭君出塞是哪個塞
公元前33年,匈奴單于呼韓邪南下匈奴求取漢朝公主和親,漢元帝答應了他,但是心裏卻另有打算。他不捨自己的親生女兒嫁給那位年邁的老人,也不願讓她的公主嫁入蠻荒之地。後宮之中唯獨不缺的就是女人,元帝的近臣為元帝出謀劃策,讓他在後宮之中尋找一位女子,代替公主,遠嫁匈奴,元帝也是這樣想的。
昭君圖
王昭君,名嬙,漢元帝在全國範圍內選美以填充後宮,王昭君也在其中。此女子若空谷幽蘭,温婉賢惠,善通音律,更有沉魚落雁之貌。應召入宮後,她卻無緣見到皇帝,在宮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這樣每天虛度光陰,煩悶度日。後宮女子眾多,但是真正得到位分的卻少之又少,能有出宮的日子那是極好的事情了,但是聽説所去之地乃極北苦寒之地,便一個個都生了退意,除了王昭君。這個如蘭花一般的女子,不願終身被禁錮在這厚厚的宮牆之中,毅然決定遠去匈奴。
王昭君隨着呼韓邪單于去了匈奴,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把她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漢匈之間的和親。杜甫《詠懷古蹟》當中寫到“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沙”,這個美麗的女子偉大的一生最終化為黃土。
那麼昭君出塞,到底是哪個塞?據歷史考證,此塞就是光祿塞,光祿塞遺址位於陰山山脈。公元前51年,呼韓邪單于南下投漢,所住之地便是這光祿塞,後來漢匈和親,出的就是這光祿塞。
昭君出塞什麼意思
昭君出塞是我國曆史上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的是西漢一位宮女代替公主主動和親到匈奴,為漢匈之間的和平友好做出了偉大貢獻的故事。
昭君出塞圖
漢宣帝去世後,漢元帝劉奭繼位,正值漢朝最鼎盛時期,同時也是一個下滑的起點。自漢武帝之後,邊境安寧了幾十年。匈奴內部發生內亂,呼韓邪單于主張與漢友好,郅支單于卻主戰,兩人意見不合,再加上爭奪單于之位,匈奴內亂,呼韓邪敗走於光祿塞下。呼韓邪曾三次到大漢朝見,皇帝親派護衞護送,漢匈關係還算平和。呼韓邪提出和親的要求,漢元帝欣然答應。但是他嫁給單于的卻不是自己的公主,而是在他的後宮中尋找一位自願的女子送去和親。
王昭君便是這位女子。王昭君是皇帝選美的時候選入後庭的,只是後宮嬪妃眾多,更何況她還只是個宮女。雖説她有傾國傾城的容貌,但是她生性高潔,無意爭寵,便一直沒有被皇上發現,直到匈奴求親,她才有機會在眾人眼前驚豔,只是這樣一位美女要送去被和親,這事情也無可奈何了。王昭君與自己的親人辭別,便跟着呼韓邪單于出了長安,去往匈奴,因為出的是光祿塞,又去的是塞外之地,故歷史留下的典故便是昭君出塞。
王昭君出塞,帶去了漢朝的文化和先進技術,對邊疆地區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她也能與匈奴民族和平共處,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因為她的出塞,免去了百姓遭受戰亂之苦,王昭君也因此名留青史。
昭君出塞的時間
公元前54年,匈奴內亂,呼韓邪與他的哥哥郅支單于爭奪王位,後被打敗,南遷至長城的光祿塞下,願同西漢交好,曾三次來漢覲見,漢朝更是親派護衞,以示友好。漢宣帝死後,元帝劉奭繼位,朝廷爭端不斷,內部矛盾大有擴大的趨勢,邊境安寧顯得尤為重要。
昭君出塞圖
漢元帝建昭年間,皇帝下詔選美,王昭君也應召入宮。王昭君,名嬙,由於出生之時正好皓月當空,便取小名皓月。王昭君二八年華,氣質如那幽蘭一般,面孔如那桃花一般。只是如此美人並未得到皇帝的榮寵,不是因為她不夠美,只是因為她就沒有見到過元帝。王昭君入宮後,按照慣例,該由畫師畫像,呈給皇帝預覽,以備皇上召見,只是王昭君得罪了那畫師毛延壽,只為沒有像別的宮女那樣巴結賄賂,便無緣見得皇帝。
公元33年,呼韓邪單于再次來朝,請求和親。元帝應允之時另有打算,想要在後宮中尋找一位相貌平平之輩,賜作公主之身,代替公主遠嫁匈奴。王昭君入宮數年,卻從來沒見過皇帝,實在不想一輩子青春年華在這宮中虛耗,便主動請求前往匈奴和親。當她出現在大殿時,一時間驚豔四座,元帝有心留之,但是又不能失信,只能看着美人遠去,後殺了畫師毛延壽泄憤。
王昭君抱着心愛的琵琶,隨着年邁的單于,踏上了去塞外的道路。王昭君的和親,讓漢匈維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她也因此青史留名。
昭君出塞的歷史意義
公元前33年,匈奴單于呼韓邪來漢朝覲見大漢皇帝劉奭,請求與大漢和親,增進兩地往來,共促繁榮。漢元帝念其求親誠懇,再者,漢朝內部矛盾重重,國力也不再像從前,便應允了他。
昭君出塞圖
漢元帝雖然應允了匈奴單于的和親,可是他並不捨得自己的公主遠嫁匈奴受苦,於是便想在後宮之中尋找一名女子,自願嫁到匈奴去。皇帝后宮佳麗三千,可是真正受到皇帝垂憐的屈指可數,大都在宮牆內裏等白了頭髮。聽到有機會出宮,很多人都欣喜若狂,但是知道去地是不毛之地,便都生了退意。王昭君是她們中唯一一個主動請纓的女子,眾人都很是不解,如此顏色的女子,怎會甘心去那荒涼之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王昭君去意已決,就真的隨着匈奴單于北上塞外了。
昭君出塞,在漢匈雙方都是政治上的一件大事,呼韓邪單于封王昭君為“寧胡閼氏”,意為安寧、和諧。昭君出塞結束了數百年來匈奴與漢朝的對抗,建立起和平的少數民族關係。王昭君出塞,也帶去漢朝先進的文化和知識,促進了漢朝和匈奴之間文化、經濟的發展,正如《詠懷古蹟》中所寫“千載琵琶作胡語”。昭君出塞,也為漢匈關係播下了友好的種子,王昭君死後,她的子孫後代也積極的為兩地和平關係奔走,所以,王昭君被稱為“一代奇女子”一點不為過。
昭君出塞圖片
王昭君作為良家女入宮,面容姣好,舉手投足之間很是迷人,但是卻因為不以錢財收買當時的後宮畫師,被記恨,因此王昭君的畫像很是平凡,和她一點都不像,還被畫師加上了一顆醜陋的大痣。因此王昭君一直不得皇上寵幸,過着孤獨傷感的後宮生活。
王昭君出塞圖
後來得知要選出後宮未被寵幸的妃子以公主的身份出嫁,王昭君等人很是開心,畢竟不被寵幸也是老死後宮,現在有一個機會可以出宮甚好,不料聽聞要遠嫁塞外一個個都不想去,王昭君卻答應了此事。
之後王昭君便以漢朝公主的身份嫁給匈奴單于,自騎馬啓程之時,王昭君便不再踏過回程之路,從此在塞外度過餘生。王昭君出塞的那天朝廷派出的護衞組成的隊伍聲勢浩大的從長安街道經過,而眾人皆立於隊伍兩側為一睹昭君美顏,看着這美人遠離繁華京都,出嫁蕭瑟的塞外甚感悲涼,且年輕貌美便嫁於年老單于,頗感同情和無奈。
王昭君看着自己漸漸遠離故土,甚感哀傷,但是卻無可奈何,便撫琴而彈,一曲《出塞曲》,音樂甚是悲傷,雖着鮮紅禮服,卻可以感受到她的那一分孤獨與傷感。而關於昭君“落雁”的雅稱也是從這裏而來的,天下的大雁聽到如此之樂,再見其如花美貌,便忘記揮翅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