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性格
不論是從陶淵明的出仕歸隱,還是平常生活中的飲酒賦詩,從他一生的生平事蹟中就可以看出陶淵明的真性情。從陶淵明創作的那些獨具特色的田園詩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坦率性格、曠達的胸襟以及對自然田園生活的喜愛。
陶淵明畫像
從小陶淵明就受到儒家的教育與道家思想的薰陶,因此年輕時期陶淵明頗有一番濟世之志,渴望建功立業,然而在黑暗的官場中沉浮十餘年,本性真淳的陶淵明並不喜歡那般充滿利益黑暗的生活,甚至在最後一次出仕中發生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美談,最後作出了辭官隱退,迴歸自然田園的決定。從中就能看出陶淵明不隨波逐流、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以及追求身心純真樸實的本性。
陶淵明歸隱田園後,從他的那些詩作中可以看出他的農村田園生活過得相當愜意滿足,雖然仍有着不能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的不滿與苦悶,但總體來説還是對田園生活非常稱心滿意的。從那段時間中陶淵明所創作的《雜詩》、《飲酒詩》等都可以看出陶淵明聽任自然,開朗豁達的樂觀性格。陶淵明為人非常真摯友善,相當重感情,從他的《歸去來兮辭序》、《命子》、《移居》等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對家人、好友、鄰人深厚真摯的感情。
人們常説一個人的興趣愛好能夠直觀地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在性格。陶淵明嗜酒的事情世人皆知,他也曾作過不少關於飲酒的詩歌,更何況還有這酒醉後詩興大發而作的十二首《飲酒詩》聞名於世。與常人不同,陶淵明飲酒只是一種閒情,並且深知從飲酒中能夠得到的樂趣。此外,陶淵明還是一個愛菊之人,從他對菊的摯愛中可以看出他恬靜,與世無爭,淡泊名利的性格。
陶淵明的一生
陶淵明(前365年—前427年),又名陶潛,字元亮,潯陽(位於今江西省九江西南)人。東晉偉大的詩人、散文家和辭賦家,中國田園詩派的開創者,亦是文學歷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後世稱靖節先生。著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畫像
陶淵明出生在沒落的官宦家庭,父親在他八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四年後母親也離開人世。陶淵明和妹妹就寄住在外祖父家裏。外祖父是傑出的名士,對陶淵明的影響非同一般。陶淵明自小就習得琴棋書畫,才華橫溢,頗有外祖父的風範。
陶淵明長到二十歲時,就開始了遊宦生涯。在這期間,曾擔任過江州祭酒、主簿、鎮軍將軍。彭澤令等職位。陶淵明在官宦與田園生活之間遊蕩了十多年,三番兩次出仕、辭官,又出仕。在這反覆無常的日子裏,陶淵明一心想施展抱負展示宏圖偉願,另一方面又想念舒適的田園生活。經歷了內心糾結的鬥爭,最終放棄厭惡了官場的黑暗奸詐,選擇一心向往追求安逸舒適的田園生活。
前405年,陶淵明最後一次任命的職位是彭澤令。在程氏妹的去世後,陶淵明著作了《歸去來兮辭》,表明了他辭官歸隱田園生活的心願。寫完這首辭賦後,陶淵明就毅然辭官,迴歸於農田生活,一直到去世。在歸隱田間生活期間,陶淵明著作了五首《歸園田居》、十二首《雜詩》等詩歌。在病重清醒之際,還著作了《擬輓歌辭》。
陶淵明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精彩絕倫的詩詞歌賦及散文。
陶淵明散文
陶淵明的散文創作文風獨特,是我國曆史上文苑上獨樹一幟的標杆,奠基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陶淵明的散文代表作有《五柳先生傳》及《桃花源記》,這兩篇是最能體現陶淵明的性情和思想的作品。
陶淵明
《五柳先生傳》的寫作形式是採用正史記傳體,用簡單平淡的筆觸着重描寫生活中的情趣,對於平時的生活事蹟只是寥寥幾筆。如此寫法將五柳先生不同流合污的性格、形象勾勒的面面俱到,塑造了一個怡然自得、安樂知足的隱士形象。這個散文的風格情懷具有記敍的特點,是陶淵明創立的。
《桃花源記》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界,裏面的人充滿純真和善良。他們靠着自己的勞動來獲得幸福,簡簡單單,沒有勾心鬥角。這個美好的“世界”體現了作者對於理想社會的追求,強調陶淵明理想境界的獨特性。陶淵明嚮往與追求舒適平和的生活,不再僅限於對自身的考慮,更多的是為廣大百姓和社會着想。儘管“桃花源”只是個虛擬的世界,但是這個理想卻是十分難得的,表現了陶淵明由己及人的過程和昇華。
陶淵明散文的語言簡單幹淨、充滿真摯之情,描寫的人物形象生動有趣,從側面表述了自己的理想情感和追求。此類散文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獨具一格。陶淵明散文的出現打破了當時駢文盛行的格局,魏晉南北朝的文學風格開始從單一走向多元化。
陶淵明 歸園田居
《歸園田居》詩一共有五首,是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的組詩作品。這組詩形象的描述了陶淵明歸隱田園後的生活及感悟,抒發了詩人遠離仕途重返家園的愉悦心情和體驗田園生活的樂趣。
陶淵明
《歸園田居》是陶淵明生活、理想的逐步呈現。
第一首“少無適俗韻……復得返自然”:首先表明辭官歸隱的慶幸和喜悦之情,抒發詩人解脱了官場的壓抑,重獲新生的愜意及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期待。
第二首“野外罕人事……零落同草莽”:描寫詩人進入歸隱生活後的日常生活和心境。相較於黑暗的官場,更喜歡現在樸質、沒有心機的生活。
第三首“種豆南山下……但使願無違”:描寫詩人親身耕種勞作的情景。短短的八句詞,表達了詩人反傳統觀念、破陳舊思想的精神。
第四首“久去山澤遊……終當歸空無”:描寫詩人外出漫遊,偶遇之事。由此事引發了詩人的思緒,對塵世的感悟。這首詩與前三首詩相呼應,總結了陶淵明當下的心境。
第五首“悵恨獨策還……已復至天旭”:描寫詩人勞作歸來的心情變化,由悵恨到歡欣,隱喻陶淵明從宦官生涯到隱居生活的歷程。
從這組詩中,我們能深刻的感受到陶淵明對自由田園生活的熾愛、對勞動者自食其力的尊敬。相比之下,隱含着對宦官生涯腐敗渾濁的厭惡之情,體現了陶淵明寧願忍受田園的辛勞也不願與官場黑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及保持潔身自好的毅力。《歸園田居》集體展現了陶淵明追求悠閒自在、崇尚清貧、安逸知足的美好情操。
陶淵明 飲酒.其五
《飲酒·其五》是陶淵明創作《飲酒十二首》詩中的第五首詩。這首詩是陶淵明在隱居田園生活之後著作的,主要體現隱居田園生活的樂趣,表達作者對隱居生活的歡喜及對大自然的讚歎。
《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欲辨已忘言。”(《飲酒·其五》)這首詩的宗旨是迴歸自然,在意境方面可分為兩層。
第一層是前四句:“結廬在人境……心遠地自偏”。此四句描寫陶淵明終於擺脱黑暗的官場生涯,擺脱了令人厭惡的塵俗紛擾的感受,突顯詩人鄙視仕途之路、不與朝臣統治者等同流合污的情感。看似簡單的四句話,其中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告誡我們,人是可以自我陶冶的,只要心中有理想又追求,終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情趣。
第二層是後面六句:“採菊東籬下……欲辨已忘言”。後六句描繪了夕陽下照映下的南山美景,詩人從中體會到了無限的生活情趣,也表達了詩人對田園隱居生活的熾愛和純潔的品德操行。“採菊”的悠然與“南山”的美景、落山的夕陽與歸巢的飛鳥相互映襯,讓詩人體會到別樣的深意,想要説出什麼,卻陶醉在此山此景中不能自拔,給讀者留下一絲懸念,引發讀者的思考。
這首詩詩句描寫簡單明瞭,富有理趣,但又不枯燥乏味。形式與內容完美的結合達到高度的統一,短短的幾句詞不僅寫出了悠然自在的心情,還描繪了幽靜淡美的景,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又包含了自然萬物各得其所的哲理,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