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作為我國四大古都之一,歷史古蹟極多。在南京老城區內,古城牆和古城門是一大特色。明朝初期的南京,擁有全世界最長的城牆,南京的許多地名也以城門來命名。明初的南京城牆,有着十三座城門,其中位於南部的聚寶門,最具代表性。
明朝的聚寶門,也就是今天的中華門,是南京城的南門。這座城門如今已經是南京知名的旅遊景區,距離夫子廟和老門東都不遠。中華門最奇特之處在於它的甕城結構,因為城門內建有三座甕城,被譽為“天下第一甕城”,這也是世界上結構最複雜的古城門之一。
從空中俯瞰,可以很好地看到三座甕城結構。城門的四道門垣分割成三座甕城,每座甕城有單獨的城門並有千斤閘控制甕城的開放與閉合。在古代冷兵器戰爭時期,甕城是極為重要的防禦設施,一旦敵人攻入城門,可以把敵人封閉在甕城內。主城門內還設有27個藏兵洞,一座城門可以藏兵三千餘人。
這座城門的歷史其實已有千年,最早始建於五代十國時期,為吳國的楊行密所建。明朝初期,朱元璋營建南京城,聚寶門就是在其基礎上擴建的。1931年,國民政府把聚寶門改名為中華門,為了車輛出入方便,還在兩側開闢了中華東門和中華西門兩座城門。
中華門是南京城南的交通要道,南邊連接長幹橋,北邊連接鎮淮橋。明朝初期為了修建聚寶門,朱元璋還創造性的發明了質量追蹤制度,在每一塊磚上刻有工匠和官員的名字,一旦發現質量不合格,就可追究責任,這一制度比歐洲早了二三百年。
因為朱元璋對於城牆和城門近乎苛刻的質量要求,這座城門歷經600多年依然屹立。經歷了朝代更迭的戰爭,太平天國戰爭,抗日戰爭,都沒能讓這座城門坍塌,堪稱奇蹟。
關於聚寶門的傳説,與江南的一位富豪有關,這位富豪叫做沈萬三,是當時的全國首富。據説當時修建聚寶門時,城門多次崩塌,朱元璋於是借來沈萬三的聚寶盆埋在城門下,城門才得以建成。
中華門是一座很有特色的中國古代城門,這裏可以瞭解古代城市防禦體系。在中華門兩側修建有平緩的馬道,直通城門頂部。通過這條馬道,可以運送物資到城門上,將領和騎兵也可以迅速登上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