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顧祥林:選專業選職業最忌單純朝“錢”看,以有力舉措引導優秀學子報考基礎學科長線專業
隨着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未來一段時間,高教改革重點或將不再是快速擴大高校招生規模,而是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優化學科結構,使之更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
今年到北京參加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同濟大學副校長顧祥林將提交提案,建議加大對理工科人才的培養力度,尤其是加大對基礎“長線”學科的投入力度。
據他觀察,在不少高校,學科間仍存在冷熱不均的現象,諸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科的熱度,整體上不及工科和商科。而即便在工科領域,內部也呈現明顯分化。“一些高校面向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而專設的招生計劃,部分學科實際招生名額未招滿。不少學生對傳統理科的興趣不夠,有志於在傳統理科領域長久鑽研的學生,在數量上不夠多。”
這種冷熱不均,顯然和學生報考時的心態有關,學生更願意扎堆選擇一些看似有“錢途”的專業。“從長遠看,學科結構性失衡若無法有效解決,未來可能使我國各個行業出現人才的結構性失衡。”
其實,不少常人眼裏的“冷門”理科和工科專業從需求角度來説並不“冷”,而且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在顧祥林看來,這些理工科專業如果沒有足夠數量,沒有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和人才儲備,長遠而言,會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
我國從1999年開始實施高校擴招政策,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1998年的9.8%快速增長到2002年的15%,由此步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2019年時達到51.6%,這標誌着我們已經正式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這是一項十分了不起的成就。”顧祥林説,我國已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在短時間內實現超大規模人口的高等教育大眾化和普及化後,接下來勢必要通過優化結構,推動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一段時間以來,文科類專業招生規模偏大,而理工科學生比例則相對下降。”顧祥林建議,在繼續推進高等教育朝更高程度普及化邁進的過程中,高等教育改革的戰略重心應移向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進學科結構性調整,“應適當增加部分具有戰略性意義的理科、工科招生規模和培養規模,尤其是要擴大研究生培養規模。”
要鼓勵有基礎、有條件的高校加強理科和工科建設力度,一方面增設數理化生等傳統理科的學位點,擴大這類學科的人才培養規模;另一方面可考慮增設交叉學科點。比如,理科之間的交叉、工科之間的交叉,以及理科與工科的交叉等,促進學科交叉和複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可考慮設立特定的資助項目,加強部分具有戰略性意義的“冷門”學科專業的建設。在培養方面,不妨採取適度提高這類學科專業的本研貫通培養比例、提高研究生的免試保送比例的方式,增加報考的吸引力。
“事實上,年輕人在選擇專業或者職業的時候,除了考慮個人、家庭等實際情況,有時候,社會氛圍對他們的影響很大。”顧祥林認為,比起知識傳授,高校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做更多“人心”的工作。比如,老師要多和學生“交心”,糾正社會上存在的對選擇專業和職業單純朝“錢”看的不良風氣;糾正學生和家長等羣體對理工科領域所謂“冷門”專業的認識偏差,提高他們對這些專業的認知度和認可度。“這方面的工作從大學開始做太遲了,建議大中小學聯手一起開展,在加強中小學的理工科教育銜接、加大科普宣傳的過程中,我們的科學家就要旗幟鮮明地鼓勵有志青年選擇攻讀國家亟需的理工科等專業。”
讓更多優秀人才甘於坐“冷板凳”,也需要政府、學校、企業、家庭、社會等多方合作。尤其是要加強就業支持和幫扶力度,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支持,解決學生的“後顧之憂”,鼓勵學生鑽研科技前沿問題。
作者:樊麗萍
責任編輯:姜澎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