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電台網站11月1日報道,與面對陌生人時的警戒心態相比,在熟人或親朋好友身邊,人們的防疫意識容易下降。這樣的“差別待遇”經常是造成新冠病毒擴散的原因。
報道稱,對多數人而言,以下其中一個情境聽起來會比另一個安全:一是疫情期間在路上與一個咳嗽的陌生人擦肩而過;二是與同事一起喝咖啡。因為與同事互相熟識,而且彼此看上去都健康無恙,所以我們會認為,與接近咳嗽的陌生人相比,和同事坐在一起甚至拿下口罩並沒有太大的危險性。
報道指出,正是此類熟人間的人際交流,導致新冠肺炎的病例急劇增加。在熟識或親近的人身旁,我們對病毒感染的風險意識會降低。不僅是因為比起陌生人我們更樂於與他們共度時光,也因為我們想當然地認為,朋友帶來的感染威脅較小。這意味着我們比較不會認為他們具有傳染性,當對方出現症狀時也能表現得較為包容。如此一來,在熟人身邊時,我們冒着更大的風險——近距離坐在一起、分享食物或擁抱。
但這僅僅是我們的“自以為”,並不意味着親近者的傳染風險較小。
德國負責防控疫情的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最近判斷,新一波的疫情不是暴發於工作場所、大眾交通等公共場合,主要的感染途徑是私人聚會。
報道稱,不只是派對和婚禮,擁有共同社會身份的人也時常羣聚。研究顯示,在這樣的親密環境中,我們對健康風險的認知會降低,更能忍受他人較冒險的行為,甚至參與其中。
在處於陌生人羣中時,人們會傾向“高估”健康風險。人們習慣將陌生人視為威脅和風險。
報道指出,在疫情期間,可以採取“隔離隊友”和“風險泡泡”的模式,意思是一小羣人同意縮小社交圈,只將信任的少數人納入彼此的接觸範圍。英國和新西蘭已建議人們採用這兩種模式。
一份近期發表在《自然》週刊上的研究比較了幾種社交距離模型,發現“封閉羣體”的概念是最能有效限制病毒傳播的方法。
熟人間的人際交流也應保持防疫意識(資料圖片)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