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長河(國際問題學者)
每年一到高考時候,語文的作文題必然成為熱門話題,除了比較全國卷以及各地自己出卷作文題目難易之外,不乏有些好事者“手癢”下場自己寫一篇。不過,若是這些好事者拿到法國“高考”作文題,恐怕就不會貿然下筆了。不信,先看一下法國高考作文題:
“所有信仰都與理性相悖嗎?”“工作,僅僅就是為了做個有用的人嗎?”“評點盧梭《愛彌爾》中關於‘教育’的一段論述。”這是2012年的,三個題目任選其一。
“我們的道德信念是否建立在自身經歷的基礎上?”“慾望是否源於人們不受限制的天性?”“解讀1964年漢娜·阿倫特發表的《真理與政治》一文。”這是2016年的,還是三選一。
很明顯,這些題目都沒有方向性標準答案,學生需要有大量哲學方面的閲讀與思考,否則無從下筆。而且,這些題目極為“高冷”,似乎沒有煙火氣,考查的是學生對道德、理性等哲學命題的思辨能力。考生需要在4個小時內就一個主題反覆論證,寫滿至少4張A4紙,其論述論證必須能夠“自圓其説”。為了“應付”這樣的作文題,學生抱着“作文模板”“滿分作文選”之類的東西死啃恐怕不大管用。
事實上,這些並不是真正的語文作文題,而是法國“高考”哲學試題。法國“高考”不設“語文”科目,學生在高二結束時參加法語語言會試,計入“高考”總成績。法國“高考”普考分為三科,社會經濟科、文學和科學,無論哪一科,哲學都是必考科目。在法國,答不好哲學作文題,很難擠進精英行列。
每個社會都有精英教育。現代社會,技術進步一日千里,許多國家都把實用的、技術類的經世之學當作精英教育的重點。但倔強的法國人依然我行我素,把哲學當作精英教育的核心。法國是世界上唯一在中學階段將哲學定為必修課的國家。中學生要學哲學,倒是可以理解,但法國人不照本宣科,不搞死記硬背名人名言,不搞標準答案。通過哲學考題可看出,法國學校的哲學課程並非是單純的哲學史學習,而是要求學生通過掌握哲學知識增強自主思考能力,使其在參與公共事務時具備足夠的思辨能力。依據法國教育部頒發的教學大綱,哲學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並建立理性分析座標,以領悟時代的意義”。
法國為什麼這麼重視哲學?法國人認為哲學代表了人類文化的最高層次,對哲學家極為尊崇。歷史上法國諸多哲學家對推動社會進步發揮了巨大作用。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狄德羅等哲學大師都是推動歐洲啓蒙運動的重要人物,他們的思想影響,至今還在。1980年,存在主義大師薩特逝世時,6萬法國人自發參加了他的葬禮。
正因為如此,法國教育對哲學的“偏愛”源遠流長。儘管正規的哲學課是從高中開始,但法國孩子從幼兒園起便接受哲學浸潤。在幼兒“塗顏色”的畫本中,就有類似道德哲學的元素。筆者印象最深的一個是:第一圖,爸爸橫着切胡蘿蔔;第二幅圖,媽媽要豎着切胡蘿蔔;第三幅圖,爸爸媽媽為如何切胡蘿蔔橫眉冷對;第四幅圖,胡蘿蔔一半橫着切、一半豎着切,爸爸媽媽於是開懷大笑。幼兒通過“塗顏色”就能知曉溝通與妥協的價值。
早在1808年法國“高考”誕生之時(拿破崙時代),哲學就被納入必考科目,且在中學教育中哲學所佔比重極高。法國高中人文類學生,最後一年每週有8個小時哲學必修課,科學和技術類學生每週有2個小時。在法國,鑑別是否具備接受精英教育資格,看的是你的哲學能力;衡量教育成就高度,看的也是你的哲學本事。事實上,不少法國知名人士大都是哲學高手,政治人物的哲學成績是媒體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譬如,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哲學血統”被人稱羨,為其選舉加分不少——馬克龍曾就讀於巴黎第十大學哲學系,為解釋學和現象學大師保羅·利科當過助理,畢業論文研究的是馬基雅維裏。
法國的政治人物考得差的會成為一生的“把柄”,時不時被媒體拉出來“亮亮相”:比如戴高樂在高考的哲學筆試中僅拿到8.5分,前總統薩科齊9分,前總統奧朗德的13分也被嘲笑太沒文化。
中國傳統上也重視哲學。中國古人提倡“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重視深入思考,提倡對生命意義的不懈求索。事實上,中國道家、儒家思想曾經影響過歐洲一些哲學家,如黑格爾、伏爾泰、孟德斯鳩等。對哲學的普及與求索,對“人從哪裏來,到哪裏去”的終極追問,對於一個追求卓越的民族,是不可或缺的。法國“高考作文”及其背後的意義,值得我們思索。
漫畫/陳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