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用愛和責任讓幼兒健康成長

【來源:中工網】

她身為平凡的師者,用最美的師心、師行、師魂,踐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收穫着幼兒健康快樂成長的幸福感,成為幼兒園的最美守望者。

從事幼兒保教工作8年的陳倩是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中心幼兒園的一名教師,2014年,剛從幼兒師範學校畢業的陳倩正式成為眾多幼教者中的一員。她一直秉承“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精神,把青春和熱血奉獻在這裏,用師愛耕種這片田園。

陳倩:用愛和責任讓幼兒健康成長

“我小時候的理想並不是當老師,在機緣巧合之下,我進入學前教育專業學習,在不斷學習中才真正認識到了幼師這一職業。”陳倩説,“幼師”不僅僅是簡單的職業,他可以是畫家、鋼琴家、歌唱家,甚至還可以是營養師、護士,幼師這個職業需要掌握太多的基本技能。

“做一行愛一行,八年從教始終如一。”在來往顛簸的工作之路上,陳倩從來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總是默默揮灑自己的汗水與青春。她牢記在校學習時老師説過的“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缸水”,克服工作壓力的同時擠出時間參加業務學習和進修,不斷從理論上探尋教學規律、不斷鑽研與提升教學理論和業務水平。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先後取得了大專和本科學歷,並且參加了多項比賽並取得了優異成績。

“要想當好一名幼兒老師,首先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不歧視任何一名幼兒。”陳倩説。

2019年,陳倩帶大班幼兒,其中有一名“特殊”幼兒。一般大班幼兒年齡在5-6歲期間,但這個孩子已經11歲了,屬於大齡兒童。因小時候的一次發燒,讓孩子落下了言語智力殘疾,也無法控制自己的鼻涕和唾液。經過入户走訪,她瞭解到這個家庭的不幸:這名孩子因發燒而落下殘疾後,其母親便外出打工了,其父親則將孩子扔給奶奶。瞭解到這個特殊情況後,她明白孩子在童年缺失了父母的愛,安全感極低,必須給予孩子足夠的愛,並儘可能彌補孩子缺失的愛。

隨後,陳倩組織班級幼兒們一起探討“關愛同學”的主題。她首先從孩子間交往入手,消除同伴之間異樣的眼光,讓孩子真正感受到了自己和別人沒什麼不一樣。其次,她在生活自理習慣上耐心且細緻地教授孩子們,在有鼻涕或口水時主動拿紙巾擦拭,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孩子的個人衞生習慣得到提升。事後,她還常常到孩子家中走訪,充分利用了“家園共育”,孩子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2019年6月,她積極響應貴州省教育扶貧的號召,犧牲暑假休息時間,主動請纓投入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中心幼兒園開園籌備工作中。

在教學中,她一絲不苟,每個活動都寫出切實可行的教案,每一個活動都有常學常新之感,深受孩子們喜愛。每個活動都以孩子活動為主,而她只是一個啓發引導者。她還經常寫課後反思,及時總結經驗,撰寫教學心得、教學論文等。2022年,她獲得了“貴州省五一巾幗標兵”榮譽稱號。

沒有驚人的壯舉,沒有豪言壯語,陳倩用自己滿腔的熱情和不懈地耕耘,展示了一名普通教師躬身耕耘的青春風采。(胡大方)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84 字。

轉載請註明: 陳倩:用愛和責任讓幼兒健康成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