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被忽略的岳雲:自古許多皇帝殺過大將很少殺其子,岳雲為何被殺

由 公羊易綠 發佈於 經典

可像岳飛和岳雲這般,父子一同被殺的例子卻十分罕見。岳飛雖對皇帝趙構產生了一定的威脅,但也沒有犯下謀逆的重罪。究竟是何原因,趙構要對岳家父子痛下殺手。

岳雲為何被殺?這背後隱藏着當時盤根錯雜的局勢,牽動着多方面的利益。


宋朝猜忌武將乃是傳統

“杯酒釋兵權,圖穿匕首現。”趙構對岳飛、岳雲如此忌憚,這與宋太祖趙匡胤有着莫大的聯繫。

趙匡胤乃是後周大將,手下有許多忠心耿耿的將領。由於後周皇帝年幼無知,趙匡胤聯通他的部下發動兵變,奪了皇帝的權。他的手下自發為其披上了黃袍,這才有了宋朝。

在此之後,宋太祖擔心其他的武將也被手下擁護謀反,於是才有了杯酒釋兵權的故事。而趙構作為宋朝的皇帝,自然深知武將對皇帝的威脅。看着岳飛深受部下的尊敬,而岳雲也在軍營中頗具影響力,實在是令他感到不安。

對岳家父子痛下殺手,雖然一下折損兩名大將,卻能讓自己的皇位坐的更穩。岳飛、岳雲父子二人雖然對朝廷忠心耿耿,但架不住手下人的推波助瀾。若有人將黃袍披在了岳飛的身上,即便他沒有謀反的心思,卻已犯下了謀逆的大罪。

他若是不要這個皇位,便會面臨滿門抄斬的結局。再加上岳家軍那麼多士兵的妻兒老小,此時的岳飛已是身不由己。岳家父子的悲劇實際上很難避免,當時金國虎視眈眈,岳飛還想着上戰場將他們殺退,因此岳飛絕不會放下手中的兵權。

可兵權一日掌握在岳飛的手中,趙構便一日不得安寧。正是這種對武將的忌憚,令趙構不僅殺了岳飛,還殺了岳飛的兒子岳雲。


岳雲與岳飛太過相似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可對於皇帝來説,自然更願意聽臣子説好聽的話。而岳飛的性格較為直爽,他總是會戳中趙構的痛處。若趙構是一代賢君也罷,可偏偏他不過是一個普通人。

隨着時間的推移,趙構對於岳飛的態度也從最初的欣賞變成了厭煩,再到最後的痛恨。而岳飛的兒子岳雲雖然沒有其父那麼大的名氣,可趙構對他也比較瞭解。

岳雲乃是岳飛髮妻所生之子,他的母親曾誤以為岳飛死在戰場,便匆匆改嫁。沒有母親的陪伴,岳雲對父親更加崇拜,他自幼在軍營摸爬滾打,對待事情的看法與岳飛如出一轍。若趙構僅僅殺了岳飛,留下其子岳雲,就會給自己埋下兩大隱患。


首先,岳雲會成為第二個岳飛,依舊不得趙構的歡心。若不早早下手,趙構很難再找到殺害岳雲的機會。

再者,岳雲對岳飛有着深厚的感情。即便岳家忠於朝廷,但面對殺父之仇豈有不報的道理。留下岳雲的性命,就相當於把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其實岳飛遠不止岳雲一個子女,但趙構偏偏對岳雲起了殺心,可見他並不是濫殺無辜之人。若岳雲是不學無術之人,趙構自然願意放他一條生路,但遺憾的是,岳雲深得岳飛真傳,日後定能與其父一樣成為戰場上的一員猛將。

趙構為了不給自己留下隱患,也會殺了和岳飛太過相似的岳雲。


岳家軍對朝廷產生威脅

“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在朝堂之上,往往奸臣會活得如魚得水。對於皇帝來説,只要臣子能解決自己的問題,犯下一些小錯無傷大雅,反倒將把柄送到了自己的手中。

而像岳飛這樣的忠臣,皇帝很難挑到他們的錯處,也會讓趙構產生一種無法掌控的感覺。岳飛手下有着多達十餘萬人的岳家軍,他們對岳飛首馬是瞻,這對朝廷產生了很大的威脅。

趙構面對數量如此之大的岳家軍,感到無從下手。若是直接奪了岳飛的兵權,反倒會引起岳家軍的反抗,給了他們謀逆的理由。若是將這支部隊一直經由岳飛領導,一旦他起了歹心,後果將不堪設想。

被忽略的岳雲,並不像人們認為的那般無能。他12歲進入軍營,受到了其父嚴厲的教導。都説虎父無犬子,岳雲自然也是戰場上的一員猛將。直至被殺之時,岳雲也不過23歲的年紀,前途不可限量。


他多年以來在岳家軍中積累的威望,足以讓其成為他們的領袖。因此若是隻殺岳飛,留下岳雲的性命,不過是將岳飛的兵權轉手送到了岳雲的手裏。而殺了岳家父子,岳家軍則會羣龍無首。要不了多少時日,就會被其他的士兵分崩瓦解。

而這樣的局面,恰恰是皇帝趙構最希望看到的。趙構對岳飛、岳雲痛下殺手,實則是想瓦解虎視眈眈的岳家軍。

奸臣秦檜的推波助瀾

“叛君叛國為金細, 無義無忠忘靖康。”秦檜乃是宋朝的宰相,亦是歷史上有名的奸臣。他與岳飛一文一武,在朝堂之上分庭抗禮。

岳飛乃是抗金名將,而秦檜是金國的奸細。立場的不同,註定了二人無法和平相處。而趙構能對岳家父子下殺手,少不了秦檜的推波助瀾。

在朝堂之上,對於金國有着兩種不同的看法。以秦檜為代表的一眾文臣主張議和,雙方互不侵犯。而這一觀點也正中皇帝趙構的下懷,因此他總是支持秦檜的決策。


而以岳飛為代表的武將則主張作戰,不一教高下誓不罷休。可此戰勝了固然好,若是失敗將會對國家產生巨大的影響。趙構並沒有勇氣開戰,這也是他和岳飛的分歧之一。

奸臣秦檜則將這種矛盾擴大了,他隱晦地向皇帝表示,岳飛此舉乃是不將皇帝放在眼裏。但秦檜的最終目的不過是除掉岳飛,而不是連岳雲也一併殺掉。

生性多疑的秦檜在金國這一問題上考慮的更為長遠,留着岳雲的性命,是為了避免金軍突然襲擊。若是連岳雲都死了,宋朝將面臨無人帶兵的局面。

但此時的趙構已經對岳雲起了殺心,秦檜即便是阻攔也沒有什麼作用,反倒會引來趙構的猜忌。而秦檜此舉也是為了保全自己,因為他和岳飛代表了文臣與武將,若是關係太好則會對皇帝產生威脅。


在為官之道上,秦檜顯然比岳飛更加精通。他懂得揣摩皇帝的心思,知曉皇帝的喜好與顧慮。因此岳雲的死,其實與秦檜關係不大。他不過為皇帝提供了一個藉口,是一個並不重要的幫兇。

若沒有秦檜的推波助瀾,岳飛、岳雲依舊會死,只不過在時間上會略有延後。

一直以來,岳雲都處於被人們忽略的狀態。他離世時年齡不過23歲,還沒有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自古許多皇帝殺過大將很少殺其子,岳雲為何被殺?這背後的原因頗為複雜。


但其根本在於,岳雲和其父一樣乃是一名優秀的武將,他的存在令皇帝趙構感到了威脅,這才引來殺身之禍。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要想在皇帝的面前活得長久,單有一片忠心遠遠不夠。而這,便是歷朝歷代無數忠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