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之於郫都區,猶如斯坦福大學之於硅谷,緊密的校地合作結出了累累碩果。4月23日,雙方合作之樹再發“新枝”。當天,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在郫都區德源街道德安社區揭牌。社區和學院之間將圍繞課題調研、志願服務、法律知識普及、產業人才服務等領域開展合作,積極探索“社校共建”新路徑,讓產業社區建設添“智”更添質。同時,希望以開展社會實踐為契機,在更多電子科大學子心中種下未來紮根郫都建設郫都的種子。
此次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落子德安社區,是德源街道與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合作的延伸。
去年11月,郫都區德源街道與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簽訂結對共建協議。雙方約定,後者將充分發揮教學、科研和人才優勢,為德源街道社區發展治理提供智力支持,為轄區企業輸送更多人才資源,助力國際化產業社區建設。同時,德源街道亦將發揮區域、治理和產業優勢,為電子科大公管學院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提供實踐基地、研究題材。按照合作協議,電子科技大學公管學院每年將選派10名優秀研究生到德源街道掛職,擔任社區(村)黨組織副書記、社區(村)主任助理或街道相關職能部門副職。
“德安社區來了2名(電子科大公管學院)研究生掛職,他們在各自崗位上發揮在校所學為我們貢獻了諸多智力支持。”德安社區黨委書記王倩告訴記者:“在交流中,公管學院相關負責人也告訴我們,他們很看重我們產業社區的特色,和一般的社區有所區別,工作內容跟學生的專業方向很對口。過去5個月的合作雙方都很滿意,所以希望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將合作內容延伸。”
馬如意便是王倩口中的2名掛職幹部之一,目前就讀於電子科大公管學院讀研究生二年級。她告訴記者:“這幾個月利用掛職機會,走出校園課堂在德源開展社會實踐,提前熟悉和適應外面的了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對個人成長大有裨益。原來我們讀書所在的城市是如此的巴適安逸和美。掛職期間,我也多方瞭解了這裏的產業發展、就業環境,方方面面都受到很好的照顧,郫都區對人才也非常禮遇,這幾個月逐漸有了畢業後留在這裏的想法。我相信很多同學和我一樣,從心裏熱愛這片土地。”
德源社區是“標準”的產業社區。從區位而言,地處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核心區;從“地位”而言,擁有智慧科技產業園與高新郫都共建產業園兩張“業”屆王牌,佳馳電子、拓米科技、瑞雪精密機械等頭部企業紛紛安家於此,“家底”不可謂不厚實。
產業社區具有“產業”和“社區”的雙重屬性,產業聚集了大量就業人才,是社區成長的基礎,而社區通過搭建產業主體和就業人才的社羣平台,打造生態、舒適的生活環境,強化了對人才的吸引力。德安社區現有德安佳苑、德源衞生院家屬區2個住宅小區,公服配套有德源衞生院及德源新城第三幼兒園,榿木河濕地公園、產業人才足球場等。社區面積1.94平方公里,“城”與“產”佔比大致呈“三七開”。因此,從案例樣本角度而言,德安社區就是“產業社區”該有的樣子。
釐清社區定位,德安社區以產業人才和居民多元需求為導向,全方位做好在地企業、產業人才、社區居民的貼心服務,努力做好高新郫都融合共建的“橋頭堡”。近年來,各種場景不斷被營造、各種資源不斷被盤活,“人城產”一體的產業社區形象在這裏越來越飽滿。
去年5月,由德安社區牽頭的“成都菁蓉湖補丁服務公司”正式成立。公司的本質屬性是社會企業,其特點是“服務最大化、收益合理化”,為功能區內企業和產業人才提供確有需求,但市場供給暫時缺位、短期內無法補上,同時園區、功能區因為行政職能邊界不便提供的服務。其業務範圍強調‘精準聚焦,小切口’,只做目前市場供給缺位的業務,例如針對企業提供公司搬家、後勤保潔、團隊建設、空間運營等服務;針對產業人才提供有軌電車車站至企業的交通接駁、興趣交友、買房租房、訂餐訂票等服務,努力做好“產業的配角,服務的主角”。
談及此番電子科大學生實踐基地在德安掛牌,王倩表示:“這是一個好平台,有了它,電子科大的學子可以來德安發揮聰明才智,大展拳腳展開實踐,我們會為他們的成長提供肥沃的土壤。接下來,我們還計劃開展就業沙龍、開展產業研學等活動,讓學生多多走進社區、企業,實現校地企三方共贏。”
“電子科大是全國知名高校。我們歡迎並期待公共管理學院師生像‘走親戚’一般,到德源街道開展專題調研、提供技術指導,為我們出謀劃策把脈問診,為社區(村)發展治理實踐提供理論、智力支持。”郫都區德源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雙方通過人員互動、知識互通、資源互享,探索校地合作新機制,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多贏。”
華西傳媒記者 李玥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