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不僅是文化傳承重要的手段,更是學生成長的重要方式和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基礎能力,是學生學習成長髮展的內在需要。閲讀素養與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核心素養息息相關。培育、提升中小學生的閲讀素養,對促進學生的認知和情感發展,對打好中國底色、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具有重大意義,也為開展終身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中小學圖書館是書香校園建設及學生閲讀素養培養與發展的首要陣地,要強化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聚焦瞄準和着力解決當前中小學圖書館管理中的突出問題,加強對中小學圖書館配備資源及功能應用的研究,通過強化中小學圖書館的應用進一步發揮對青少年閲讀素養提升的引領作用。其中,涉及科學認識和處理幾對重要的辯證關係。
一是“硬件”與“軟件”的關係。圖書館工作主要包括閲讀空間硬件建設及圖書資源配備軟件建設兩個大的方面。在圖書館閲讀空間“硬件”建設方面,近年來,廣東、安徽等地出台了《中小學圖書館(室)建設標準》。在圖書館館藏圖書資源“軟件”建設方面,按照《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規定,應以教育部指導編制的《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室)推薦書目》作為中小學圖書館館藏建設的主要參考依據。教育部自2014年起,已經數年發佈推薦書目,2019年12月出台的推薦書目6905本。可見,中小學圖書館硬軟件建設進入並駕齊驅的高速發展階段,但目前,尚缺乏集空間建設及書目推薦於一體的“軟硬兼施”銜接配套一致、系統完備的方案。
二是“數量”與“質量”的關係。進入新時代,“有書看”數量問題解決後,師生對“看好書”質量的需求日益增長,師生日益增長的“看好書”的需求與圖書館圖書質量之間的矛盾已成為主要矛盾。從數量上看,隨着義務教育全面改革的不斷深入,各地各校圖書館人均藏書量基本都能達到規定標準,館藏圖書數量也達到了人均冊數的基本要求。通過近年來開展的圖書適宜性評價調研、中小學圖書館圖書審查清理專項行動情況看,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圖書還一定程度上存在資源不豐富、前沿知識較稀缺、學科結構不均衡等問題。比如,一些學校存在教輔類書籍相對偏多的情況,個別學校存在一些品位低劣、內容陳舊迂腐過時、“三觀”不正、違背教育教學規律不適宜中小學生閲讀的書,甚至有非法出版物通過捐贈等途徑混入等情況,對這類質量問題需高度警惕、即時關注和積極應對。
三是“配備”與“使用”的關係。受限於慣性思維和中小學圖書管理服務人員整體專業化水平,長期以來存在的重藏輕用、重配輕用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學校配好了數量達標和質量較高的圖書,但由於缺乏科學系統的閲讀教育課程和有效的管理利用指導,一些好書籍束之高閣。除圖書館的藏書功能外,閲覽、借還、教學、研討、自學、文創、展陳、休憩及讀者其他文化活動等功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利用圖書館服務開展探究性學習和跨學科學習較為缺乏。
四是“普遍性”與“個性化”的關係。根據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結果,中國在全部3項科目(閲讀、數學、科學)測試中均排名世界第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參加測試的四省市被稱為“首都+江浙滬包郵區的強強聯合”。我國城市與農村、東部與西部、強校與弱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呈現差異,書香校園建設任重道遠。加強先進建設、管理理念和優質軟硬件閲讀資源在全國範圍內的共享是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以發展眼光看,圖書館配備的推薦書目存在一定侷限和滯後,如缺乏對閲讀資源的分類構成、分級閲讀內容及閲讀數量等方面的系統、科學研究支撐,難以適應信息化、數字化閲讀時代背景下中小學生日益個性化、便捷化、直觀化的閲讀需求,須及時將面向未來發展的圖書館配備資源及方案納入研究視野和範圍。
進一步加強書香校園建設應多措並舉,堅持與時俱進,準確把握新時代青少年閲讀素養教育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一是確保“讀好書”。深入開展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圖書審查清理專項行動,及時清理不適宜中小學生閲讀的“壞書”。二是促進“書讀好”。在加強圖書館資源配備與圖書館管理與創新服務基礎上,建設集書目推薦、閲讀教育指導、閲讀環境營造“三位一體”的智能化閲讀資源系統,打造立體化的閲讀“綜合體”,營造良好的校園閲讀生態。三是引導“好讀書”。加強對中小學生閲讀喜好、規律的研究和運用,為中小學生提供更多個性化、滿足多層次需求的閲讀教育方案。四是引領“善讀書”。科學把握信息化技術帶來的閲讀介質的變化,依託中小學圖書館打造“閲讀實踐校”“閲讀實踐陣地”等閲讀陣地,開展形式多樣的“讀經典、讀原著”等閲讀活動,引導廣大中小學生系統閲讀、大量閲讀、專題閲讀、深層次閲讀。
(作者單位: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中小學圖書館與文科教育裝備處)
《中國教育報》2020年09月23日第9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