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中國大規模修建城池,而中世紀的歐洲卻更多修建城堡

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車爾尼雪夫斯基

城堡乃是歐洲中世紀的特有產物,主要是歐洲貴族為保護守衞自己領地而修建的軍事堡壘。中國城池則起源較早,早在殷商時期便已經開始利用版築技術修建城池,後世只是在規模和材料上有所變化而已。那麼為什麼古代中國熱衷於修建城池,而西方則熱衷於修建城堡呢?

為什麼古代中國大規模修建城池,而中世紀的歐洲卻更多修建城堡


統治層面:中國古代統治方式與中世紀歐洲有明顯不同

中國古代修建城池其實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不過當時的城池數量和規模普遍較小,直到春秋戰國時期才開始集中出現,到郡縣制後開始大規模修建城池,而歐洲的城堡則集中出現於中世紀。

為什麼古代中國大規模修建城池,而中世紀的歐洲卻更多修建城堡


中國雖然也曾出現分封制,但持續時間較短,到春秋戰國時期便已經開始逐漸走向崩潰,郡縣制的出現便標誌着世卿世祿制逐漸被官僚制所取代,以卿大夫貴族治理地方的方式,逐漸由朝廷派遣流官的統治模式所取代。這種模式下,地方直接隸屬於國家,而不再屬於私人,地方人口、土地、財產的得失直接關係到了國家的存亡,而不是一家一户的得失。

西方中世紀採用的則是領主式的統治模式,其實有點類似於中國分封制下的貴族統治模式,地方分別由大大小小的領主所統治,領主雖然也需要向國王負責,但卻擁有着高度的自治權。這種模式下,地方人口、土地、財產的得失僅僅關係到了領主的存亡,而對於國家損害其實並不大。

國家的崩潰形成了領主式統治

這種統治模式的差異,導致中國古代的統治者必須關注地方百姓的安危,並通過修建城池給予最大限度的保護,而歐洲的領主則更加重視自身的安危,城堡的主要作用便是為了保護領主。

社會層面:地主式封建莊園與領主式封建莊園的根本差異

縱觀中國歷史,地方經濟模式其實長期處於地主式封建莊園,而歐洲的中世紀則處於領主式的封建莊園,而這兩種經濟模式則存在着根本性的差異。

為什麼古代中國大規模修建城池,而中世紀的歐洲卻更多修建城堡


古代中國是典型的傳統農業國家,地主式封建莊園,其實主要反應在經濟方面,即地主雖然掌握着國家的主要生產工具“土地”,但地主的土地所有權與政治統治權相分離,並不擁有行政、司法等特權。

而中世紀的歐洲則普遍是領主式封建莊園,領主不僅擁有轄內土地的所有權,而且擁有絕對的政治統治權,擁有着獨立的行政、司法、軍隊等特權。此外,這種領主式封建莊園,還擁有着一定的奴隸制色彩,農民的生命財產完全隸屬於地方領主。

為什麼古代中國大規模修建城池,而中世紀的歐洲卻更多修建城堡


中世紀歐洲的領主莊園經濟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經濟模式,使得中國的地主的自我防護能力極為有限,不論是他們自身的權益,還是隸屬於他們的佃農權益,必須依靠地方政府乃至國家層面的保護。而中世紀的領主則擁有較高的自我防護能力,而他們和農民的權益也更多依賴於領主自身。

人文層面:中國的國家民族意識和中世紀的家族存亡觀念

人文觀念同樣是個極為重要的因素,中國的國家民族意識和中世紀的家族存亡觀念同樣存在明顯的區別。

為什麼古代中國大規模修建城池,而中世紀的歐洲卻更多修建城堡


春秋戰國已經出現國家觀念

中國的民族意識形成雖然是在漢朝以後,但國家觀念形成的卻相對較早,即使是在分封制時期,國家觀念便已經初步形成。或許是受領土面積較大的影響,世卿世祿制崩潰之後,普通百姓之間雖然仍受宗族血緣關係影響較大,但上升到更高的層面,國家觀念其實已經形成。例如戰國時期,魏人、秦人、齊人等稱呼便時常出現,而家國一體思想更是長期影響着中國人。

而在中世紀的歐洲,由於領主式的統治模式,相對於國家民族觀念來講,家族的存亡反而變得更加重要,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家族之間可以用過聯姻等方式繼承封地乃至國家,這在古代的中國,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為什麼古代中國大規模修建城池,而中世紀的歐洲卻更多修建城堡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念,使得古代中國百姓之間雖然姓氏不同、血緣無關,卻在存亡之際能夠形成較大合力;而中世紀的歐洲,家族內部的凝聚力更強,而國家層面卻相對較弱。

軍事層面:政權之間的相互攻伐與領主之間的相互吞併

戰爭是人類歷史永遠繞不過的話題,而由於以上三點因素的影響,中國古代的戰爭更多是政權之間的相互攻伐,而中世紀的歐洲則更多是領主之間的相互吞併。

為什麼古代中國大規模修建城池,而中世紀的歐洲卻更多修建城堡


中國古代的戰爭的典型特點就是政權之間的相互攻伐,這種戰爭使得戰爭結果不再是一家一户的存亡,而是整個國家層面的毀滅,而其中最重要的形勢便是攻城略地。與此同時,政權之間的相互攻伐,導致戰爭規模普遍較大,小規模的城堡根本無法抵禦大規模的進攻,只有規模較大的城池,才能在保護更多人口的同時,形成較大的抵抗力量。

而中世紀的歐洲,由於領主統治模式的存在,領主之間因為矛盾和發展往往發生戰爭,這種戰爭的結果往往是家族的毀滅或衰弱,而其中最為重要的形勢便是對其家族核心成員的攻擊。因此,領主通常是以保存家族勢力為主,這種情況下的戰爭規模普遍不大,需要較多軍隊防守的城池並不適合這種規模的戰爭,城堡顯然更為適合一些。

為什麼古代中國大規模修建城池,而中世紀的歐洲卻更多修建城堡


綜上所述,正是由於統治、社會、人文層面的影響,決定了戰爭方式的不同,而不論是城池還是城堡,其主要作用便是為戰爭服務,而戰爭方式的不同,決定了城池更適合古代中國,而城堡更適合中世紀的歐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15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古代中國大規模修建城池,而中世紀的歐洲卻更多修建城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