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泉:“雙一流”將加劇高校發展失衡,地方高校需獲支持

李清泉

為此,李清泉向大會提交了《關於加大對地方高校支持力度 扭轉高等教育發展失衡態勢的建議》。

身份等級制、“雙一流”計劃將加劇高校發展失衡

李清泉注意到,無論是年度經費總額還是生均經費,高校之間,特別是地方高校與部屬高校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一所部屬高校的年度經費可以超過幾個省的地方高等教育投入的總和。”而且,不同地區地方高校之間在辦學經費上也存在較大的差距。除此之外,在辦學自主權上,地方高校也遠弱於部屬高校。

對於高校之間發展失衡的主要原因,李清泉分析,一方面是現行高校管理體制發展運行到一定階段的客觀後果,同時長期以來高校身份等級制加劇了失衡,而“雙一流”計劃也對高校失衡將產生疊加效應。

“目前‘好大學’在很大程度上被標籤化為‘雙一流’建設高校,而以部屬高校為主體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其他高校之間的發展失衡問題越來越突出。”李清泉説。

他給出了一組數據:目前,全國在校大學生近3700萬人,2020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874萬人,這其中,非“雙一流”高校佔比90%以上,非部屬高校佔比95%左右。“這些高校畢業生在就業擇業時,往往受到‘雙非’‘四非’等大學標籤的歧視。”

“教育部應該是所有高校的教育部,而不只是部屬高校的教育部”

為此,李清泉在建議中提出,應強化中央對地方高校的財政支出,國家有關部門提早研究,進行必要的政策準備。對所有地方高校的國家計劃內全日制學生,特別是全日制以上本科生,中央財政可以承擔全部或按一定比例分擔生均撥款。對所有地方高校,中央財政按照一定的比例對地方財政投入進行補貼。根據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分擔比例或補貼比例可以有所區別,對中西部地區地方高校予以傾斜照顧。

同時還應強化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力度。李清泉認為,教育主管部門應是規則的制定者而不是資源的分配者,“教育部應該是所有高校的教育部,而不只是部屬高校的教育部。”

他建議,應深化部屬高校的管理體制改革,儘量減少“自留地”。從這個意義上説,以共建、合建等方式,試圖通過納入部屬高校序列或者通過增加部屬高校數量的途徑來解決高等教育區域失衡的路徑是治標之策,而非治本之道。

在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上也要有新思維。李清泉認為,應該加快建立完善高等教育領域學科專業設置、學位授權、學位授予、教師教材方面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加快形成高校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互為支撐的協同監管格局。

新一輪“雙一流”計劃應加大對地方高校的開放度

李清泉提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政府部門遴選部分“種子選手”並給予中央財政的傾斜支持或優勢保護是必要的。但是,如果這種支持和保護導致高校“階層”之間缺乏良性的競爭機制和上下流動機制,那麼,將最終影響我國高校在全球範圍內競爭力的提升和維繫。

因此,他建議,要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必須加強高校之間的良性競爭機制建設,重點是加快從身份等級機制到開放競爭機制的轉變。

按照方案,“雙一流”建設計劃每五年一個週期,2016年開始的一輪建設應該在今年結束。根據期末評價結果等情況,“重新確定下一輪建設範圍”。

李清泉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可在下一輪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學科的遴選中,從扭轉高等教育發展失衡趨勢要求出發,參照本科和高職專業建設計劃的有益經驗,加大對地方高校的開放度,特別是對發展態勢良好,在權威性第三方評價中持續表現良好,對深圳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西部大開發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的高校,儘可能地納入新一輪建設範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52 字。

轉載請註明: 李清泉:“雙一流”將加劇高校發展失衡,地方高校需獲支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