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博覽萬物、知行合一”為理念,將“萬物裝進盒子送給孩子”作為創新原點,近日,學而思網校舉辦了“學而思博物”系列產品發佈會, 該產品自上線以來已累計服務了15餘萬中小學用户,多位國內科普專家、博物館館長到場探討博物教育主題。
“博物”究竟是什麼?國家動物博物館館長張勁碩的總結是:“讓孩子知道萬事萬物是什麼,這就是博物。”他表示,通過博物學,孩子們能“博聞”,探索世間萬物,培養廣博的興趣愛好;能“博識”,從興趣愛好到持續探索,搭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能“博愛”,從萬物中發現世界的美好,擁有博愛精神。
好未來執行總裁位晨在發佈會上介紹:“去年,在好未來成立19週年之際,推出了全新的科教、科創、科普概念。我們希望運用自身的教育和科技積累,貢獻更多的社會價值,助力國家的科學教育戰略。”
為了更好的激發中小學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培養學生科學興趣,做到學思結合、寓教於樂,學而思網校發佈了三大“學而思博物”教育產品——“我的自然博物”、“我的文史博物館”和“我的科技博物館”。
該系列產品主打主題式教具盒子,將與主題相關且有趣好玩的“博物館館藏”收納於盒子中。每月一個獨立科學主題,隨教具盒子附上專家教師在線講解的科普內容,可以帶領孩子博覽萬物。
中國古動物館王原館長在此次發佈會上提到:“古人云:‘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可以先把孩子們的興趣提起來,讓他們自己去主動探知。”這與教育部對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的要求不謀而合。“努力在孩子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該產品負責人曲晟介紹,產品設計以“重在實踐,激發興趣”為原則,形成了主題式學習、實物教具盒子、學思結合、寓教於樂等核心亮點。
據悉,通過十二個主題相互獨立的實物教具盒子,推進基於探究實踐的科學教育,可以讓孩子們在短時間內進行更多嘗試,最終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和天賦所在。以《奇妙的昆蟲之旅》這一主題為例,孩子們需要自己動手製作蝴蝶標本,並通過主動觀察對比一系列昆蟲標本,自主歸納出昆蟲的特徵並總結定義。同時配合由深入科考一線的專家進行課程主講,引導學生廣泛參與探究實踐,聯動社會各界力量,用一堂堂優質的科學教育課程,培養孩子的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質、增強科技自信自立,成為學校內科學教育的有益補充。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李佳
編輯/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