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大山裏的孩子打開心靈視窗

由 老巧雲 發佈於 經典

    

秋雨中,貴州省安順市紫雲縣壩羊鎮大坡村學生王開花揹着書包,走進了初二年級課堂。

    王開花家裏有姐弟四個,大姐和母親身患疾病,家裏全靠父親供養孩子們讀書,負擔重,成為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户。

    王開花上小學讀三年級時,國家出台相關政策,紫雲縣每一位建檔立卡的貧困户學生每年獲得的上千元補助可用來免費住校和支付學校的餐費。這把王開花姐弟已經踏進輟學之門的那隻腳,拽了回來。

    壩羊鎮的中心小學,有着上百年建校史。讓校長張斌欣慰的不僅是這所學校的歷史底藴,還有學校的變化和教育的投入。

    脱貧攻堅以來,鎮裏的小學煥然一新,黑板中間的電子屏幕成了標配。這讓張斌很自豪,如今,學校裏除了教學樓、食堂,還建起了教師宿舍和學生宿舍。

    近年來,特崗教師的到來補充了小學的師資力量,現在不僅有了音體美專業教師,配置了音樂、美術、科學課程的教室,師資學歷普遍在大專以上。

    國家對村級學校的師生配比要求是20∶1,但在壩羊鎮中心小學是16∶1。 中心小學的硬件設施和師資力量強起來,令張斌擔憂的是,“勸返”學生成為難啃的“硬骨頭”。

    鎮上小學生的入學率很高,但進入初中後,一些孩子隨着外出打工的父母到了其他城市,時間一長,有的就棄學去打工了。

    不能讓孩子的教育就此停步。針對輟學學生外出務工的情況,紫雲縣在縣、鄉鎮(街道)兩級成立了縣外勸返復學工作小組,縣鄉集中分7個工作組遠赴江蘇、上海、山東等14個省份開展勸返工作。但一些學生、家長和工作人員“打太極”,“想見上學生一面很難。”工作組就住在當地的小旅館,守着等着,不放過任何機會勸學生回來讀書。

    張斌説,對在外就學的學生更要關注,有時候為了核實學生在外地是否真的就讀,都要打電話去當地學校逐一核實。

    今年教師節這天,望謨縣實驗高中辦公室裏,桌上擺着一束學生們用彩紙折的星星花——送給副校長劉秀祥的教師節禮物。

    這是劉秀祥回家鄉教書育人的第八年。當年,劉秀祥從望謨縣帶着患病的母親去山東求學的事蹟,感動了許多人。如今,學業有成的他放棄了外地工作的機會,毅然決然回到家鄉。

    桌上的另一份“禮物”更讓劉秀祥開心。一張來自貴州民族大學的本科錄取通知書,它的主人是望謨縣實驗高中今年的高考生楊興旺。

    2019年,高考失利的楊興旺選擇到實驗高中復讀,當時他一度找不到方向,愛好民族音樂的他找到了劉秀祥。

    劉秀祥所在的實驗高中成立於2018年。最初這裏的學生中考成績平均不到300分,考上本科的學生只有100多名。而到了今年,考上本科的學生達到300多名。

    這幾年,望謨縣在教育扶貧上下了大力氣。2016年-2019年,望謨縣共投入32.6億元教育資金,全縣教職工4136人,佔全縣幹部總數一半以上。

    望謨縣留守學生較多,9所中學全部是寄宿制,劉秀祥會固定去家訪,讓家長們知道孩子讀書的重要性,“現在還有家長覺得讀書無用,覺得女孩子早晚嫁人讀書更沒用。”

    週末,劉秀祥會把學生帶回家給他們做飯,用自己的經歷讓孩子們感受到温暖,明白讀書的意義。令他感到可喜的是看到了孩子們的變化,認識到“只有學習才能改變未來”。

    劉秀祥主教思政課和歷史課,他把教師和學生的德育放在首位,認為只有更優秀的老師才能教出更優秀的學生,“現在偏邊地區的硬件條件都可以解決,但軟實力更重要,要用思想豐富孩子們的大腦。”

    在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肖冬梅更關注貧困地區學生們的心理健康。

    今年9月,廣州市天河第一小學心理教師肖冬梅來到納雍·天河實驗學校交流,許多孩子“家庭功能缺失”,尤其是“父親育兒功能缺失”的問題刺痛了她。

    納雍·天河實驗學校是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一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宣慰街道宣慰社區的配套學校。2019年,廣州市天河區投入4250萬元援建,現有1260名學生,其中少數民族學生605人,留守兒童約460人。學校建成後,解決了宣慰社區約2393個易地搬遷貧困家庭適齡兒童的入學問題。

    肖冬梅開展了一項心理健康普查,通過孩子們的繪畫作品“我的煩惱”分析他們的情緒,出乎意料的是,一些孩子的畫表現的是“我討厭爸爸喝酒、抽煙、打人,每天喝醉酒就打人”,一個六七十人的班級裏,就有50多個孩子有這樣的煩惱。

    “這不是個小問題。”肖冬梅説,父親的負面行為會造成代際傳遞。在廣東,往往是家長主動找到老師反映孩子心理狀況,但在這裏,肖冬梅意識到不僅孩子需要學習心理知識,家長更需要“補課”。

    校長詹雯很支持她的想法,學校建起心理室、準備了沙盤和玩具,讓孩子們能在其中快樂玩耍,“作為一種釋放”。

    9月份開學不久,肖冬梅開了一次家長會,但來的大部分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不多。她決定,要用網絡、微信、微課,讓在外地的父母參與進來,進行家庭親子教育,普及相關法律知識。

    一天,一個憂心忡忡的班主任送來一個學生,認為他“不愛學習”,希望肖冬梅能“開導”一下。她問孩子對自己哪些方面比較滿意,他沉默不語。

    在耐心詢問下,她才知道這個孩子父母都不在家,兄弟3人相依為命。老大上初中,但由於早期教育缺失,每天回家只玩手機,是這個五年級的孩子承擔了家庭的重擔,每天回家煮飯、洗衣服。

    她告訴孩子:“你不覺得自己很優秀很棒嗎?你沒有給別人添麻煩,還照顧了哥哥和弟弟,讓他們感到幸福。”孩子慢慢抬起頭來,她進一步勸導,那在學校裏可以做什麼讓你的同學和你的老師也覺得很幸福呢?孩子回答:要好好學習,還應該幫助困難的同學。肖冬梅發現,一些孩子不自信,是因為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價值。

    詹雯把“因自己的存在,讓他人感到幸福”這句話作為校訓,用金字寫成裝裱好掛在教學樓牆上。她鼓勵孩子們打掃校園衞生,每天早晨安排不同的孩子在校門口大聲向老師、同學問好,為的是讓孩子們樹立自信心,“成為內心有力量的公民”。

    10月肖冬梅就要回到廣州,但她會繼續和這裏的老師、孩子保持溝通、交流,通過網絡繼續給他們傳遞愛心與力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寧迪 江山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