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大,為什麼越不願意和你交流?

孩子越大,為什麼越不願意和你交流?
孩子為什麼迴避同自己交流

很多家長為此困惑、苦惱。他們的孩子年齡介於十四五歲到二十四五歲,屬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初中高段學生、高中生、大學生、研究生及職場新人都有。

父母與孩子關係的一個主要矛盾,是父母對有關孩子信息的瞭解需求和對孩子的信息給予,與孩子對父母的信息供給和對父母的信息接受之間的失衡。簡單地説,就是家長想知道,孩子不想説。

從父母的角度,可以説,有關孩子的一切,鉅細無遺,從思想、情感、價值取向到學業、工作、冷暖、飲食,都希望知曉,願意瞭解;而青春期與成年早期的孩子,並沒有滿足父母瞭解情況需求和接受父母關心、指導的相應意願。這是普遍的情況,也是孩子成長與發展的正常表現。

畢竟,這個時期的孩子處於高速發展期,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有這樣那樣的興趣、愛好要兼顧,有父母之外大量的人際關係需要處理。客觀上,注意力有限,不可能象幼年、童年時期,把父母作為主要的情感依賴對象和交流對象——如果仍然如此,那才真的需要父母擔心呢。

另一方面,孩子的知識、經驗以及獲得知識和解決問題辦法的渠道增多了,獨立性提高了,對父母知識、經驗的依賴程度相應降低,甚至,覺得父母的知識、經驗、認識未必那麼豐富、可靠、適用。

如果孩子不像幼年、童年那樣提供那麼多的信息給父母,不那麼經常地把父母當聽眾,不那麼經常地聽取和採納父母的建議、指導,父母因此失落、擔心,那可能是父母沒有根據孩子成長、發展程度,調整對孩子的期待。

如果要求保持過去頻率、親密程度的交流,那麼,可能會適得其反,有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躲避,嚴重者,如果父母的氣勢成功蓋過了孩子,還可能耽誤了孩子的成長。

不正常、病態的情形是,有些孩子在態度上明顯對父母反感、冷漠、疏遠,搞信息的堅壁清野(比方説,把父母屏蔽在朋友圈外),有些初高中學生不同父母溝通有關學業及在學校的人際關係的重要情況,有些遠離父母的大學生、研究生和已經就業的年輕成人,不僅不主動定期聯繫父母,工作、生活、情感之類的功能性信息也迴避同父母溝通。

不同年齡段的少年、青年,不僅內心的想法不肯主動告訴父母,如果父母詢問,還抱着不耐煩的態度,給以是、不是、還好、有、沒有、沒什麼、無所謂之類簡單的回答,或者對父母的詢問置之不理,或者給予粗暴的反應;有些年輕成人甚至玩失蹤,不回應父母的聯繫,令父母倍加焦慮。

這類親子溝通和信息分享狀態下,親子關係不和諧,雙方都感到不同程度的痛苦。

孩子越大,為什麼越不願意和你交流?
改變親子溝通障礙的一方,往往是父母

面對躲避、抗拒同自己溝通自己的孩子,父母們有不解、委屈,有怨憤、失落,有的陷入焦慮、憂鬱。

從父母的角度講,自己恨不得心都掏給孩子,與孩子溝通,無非是想知道孩子的安危,目的也是表達關心,或者提供建議、指導,希望幫助孩子人生道路走得更順、更好,可是,孩子為什麼就不領情呢?

一般來説,孩子討厭父母打聽他在校的情況主要有這樣幾個原因:

1.父母打聽孩子在校的情況,主要是想知道孩子的學習情況,考試了沒有,考了多少分,排名多少,等等。

這些問題都是圍繞成績的,無形中會給孩子一種壓力,孩子很容易產生反感。

2.有些父母把孩子在校的情況問個遍,這讓孩子感到父母在監督自己,沒有自由感。

3.孩子在校的不良表現被打聽後,父母為此批評、懲罰過孩子。

孩子覺得父母打聽他在校的情況,就是想抓他的“小辮子”,找他不良的表現,因此不願意跟家長分享在學校的任何事情。

避開以下幾個“雷區”

因為關係上的居高臨下,因為各種優勢心理,在與孩子的交流中,父母容易先入為主,輕易論斷、否定孩子的觀點、認識,甚至,有些父母還沒有聽完孩子的話,或者在孩子有機會解釋之前,就已經得出了結論、否定孩子的觀點。久而久之,親子交流就成了一言堂,孩子要麼反駁、爭辯,親子之間的是非、對錯之爭變成了情緒混戰,要麼,孩子就變成了悶嘴葫蘆。

有的父母願意當“事後諸葛亮”,每每在孩子出錯、倒黴、沮喪的時候,嘲諷、責罵、教訓,或者,名言是“我早就給你説過了!”

有的父母喜歡在孩子説話的時候,打斷孩子;或者聽孩子説話時三心二意;或者孩子一個話題還沒有講完,就扯到另一個話題;或者問些與當前孩子興致勃勃講的話題無關的問題,發表風馬牛不相及的評論。

我們當然關心孩子的成功、得意,我們更關心孩子的失敗、失意,而瞭解後者,比了解前者更困難。

實際上,有些孩子在與父母交往中,學會了不報告壞消息,而是掩飾、封鎖,或者輕描淡寫,甚至謊報——道理很簡單,符合人避害的本性。

他們往往都有受到責罵、批評、嘲諷的歷史經驗:

或者,你聽到孩子的壞消息,垂頭喪氣、情緒低迷;

或者,你的評論不着調,交流的結果無濟於事,心緒反而更糟更亂;

或者,你常常窺視、監督、審查孩子的言行,要求孩子糾正,與自己保持一致;

或者,你習慣於否決孩子的思路和解決辦法,給出你覺得更好的辦法,甚至定要孩子採取你的解決辦法;

或者,你不善於保守孩子的秘密,願意在親友中間進行傳播;或者,你把孩子的失敗、錯誤作為翌日批評、説教、打擊孩子的由頭……

改善交流,需要避免這些都是交流中的“害”,同時,還可以提供交流的“利”。

孩子越大,為什麼越不願意和你交流?
不妨試試這麼問

從親子關係認知角度講,父母需要在觀念上“降到”與孩子平等、平視的位置,從根本上去除身份認識上的居高臨下,和話語權、智力、認識及判斷力上的自以為是和優勢心理——沒有平等,就沒有親子之間坦率、愉快的交流。

1.家長應做些改變,不要一天到晚打聽孩子的學習成績。

多關心孩子在學校的人際關係,與孩子談談校園的趣事,這樣便於和孩子談到一塊兒,使談話氛圍更輕鬆愉快。在這期間,順帶着問一問孩子的學習情況,這樣孩子就不容易反感了。

2.多問開放性問題。

針對家長對孩子什麼情況都問導致孩子產生反感的情況,家長可以有選擇地問,多用開放性的問題問孩子,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意願有選擇性地講。

比如,你的開場白可以是:“今天累麼?”

孩子可能説:“不累。”這時你可以説:“不累就好啊,肯定是學校裏有什麼開心的事兒吧?”如果在學校發生了什麼開心的事情,孩子便會樂意分享。

孩子也可能説:“累啊。"這時你可以順着他的話展開:“嗯,爸爸媽媽小時候也會覺得上學累。那時候啊......你呢?你是因為這個覺得累麼”與孩子產生共情,孩子便會表達他的內心。

3.轉變視角,放棄居高臨下的態度。

針對家長曾批評、懲罰過孩子的情況,家長可以轉變視角,多表揚孩子,不論孩子在家裏或在學校有任何好的行為,都誇獎一番,以便於孩子更多的做出好的表現。

比如,爸爸可以跟女兒説:“今天我在路上碰到了你班主任,他説你最近上課特別認真,作業也完成得特別好,爸爸真為你高興。"這樣孩子就會受到鼓舞,以後會做得更好。

曾經有個孩子對我説,每天放學回家,原本很想説話,但經常父母一開口問,就失去了分享的慾望。所以,家長也要多學學“聊天的藝術”,才能讓孩子敞開心扉,打開話匣。

家庭教育的本質,不是教化,是交流與理解。能讓孩子釋放負面情緒的家庭,温暖有愛;懂得聆聽的父母,也懂教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98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越大,為什麼越不願意和你交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