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戰國的歷史,首先浮現在我們腦海裏的恐怕就是干戈與烽煙:無休止的戰爭,縱橫對抗的亂局,秦滅六國進而統一天下……我們能深刻地意識到“戰國”“戰”的那一面。但除了統一天下的秦軍,或是留下“胡服騎射”之神話的趙國軍隊,您對其他國家的軍隊又有多少了解呢?
在戰國七雄裏,除了摘得最終勝利果實的秦軍,以及具有“中原政權有史以來第一支強大騎兵”之頭銜的趙軍,其實還有一支前無古人的強軍——魏武卒。它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重裝步兵。相比於聲名遠揚的前兩者,魏武卒顯然算是“默默無聞”。這並非是因為這支軍隊不強,而是因為這支軍隊如曇花一現,只留下了讓人扼腕的“傳説”。一、魏國軍隊的希望“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常看戰爭小説的朋友,或許對這段描述並不陌生。這是許多所謂強軍的選拔標準,是我們所能想象到的精鋭部隊該有的模樣。而這段話,最早描述的就是戰國時期魏國軍隊魏武卒。
“衣三屬之甲”,首先點名的就是魏武卒的分類——擁有重防護盔甲的重裝步兵。彼時魏武卒哪怕只是在日常訓練中都常全副武裝,因而是當時不折不扣的重裝步兵。“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個”,展現的則是魏武卒的射擊能力。拉力高達十二石的弩,全然可被劃歸為重弩。而五十隻箭,大抵是士兵們滿足現實作戰需要的基本配置。“置戈其上”,強調的則是士兵們在弩之外的其他武器——長戈。據相關記載,那時魏國使用的長戈能達到5.54米左右,是名副其實的長——戈。長戈與重弩的組合,讓魏武卒的敵人們首先要面對如雨弩箭,隨後又交鋒長槍利刃,可謂是苦不堪言。
而“冠冑帶劍”,説的同樣是魏武卒的裝備。原本魏武卒就是攻擊力極強的一支隊伍。而再加上堅硬的甲冑和防身的利劍,他們便是遠攻近搏都無所畏懼的一支勁旅。且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秦始皇治下的秦朝,也難做到步兵人人佩劍。是故通過魏武卒人人佩劍這一點,我們也可看出魏國在建設這支強軍時的巨大投入。最後,“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展現的是魏武卒極強的單兵自持力和機動性。魏武卒全員被要求攜帶足夠支撐自己3天的補給,並能做到半日行軍約40千米。在當時,戰車半天約能行進13千米,而魏武卒則能做到如今日士兵一樣行進3倍以上距離。這樣的機動性,在戰國幾乎能“打遍天下無敵手”。
是故總得來説,魏武卒不僅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支重裝步兵,更是實力強到有些超越時代的強軍。魏國能成為戰國七雄之一,離不開魏武卒的“撐腰”。二、魏武卒與吳起也許看到這,您不禁疑惑:魏國這支強到可怕的軍隊到底是怎麼建起來的?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將目光放到一位充滿爭議的戰國名人身上——吳起。吳起一生的精彩故事實在太多,在此不再贅述。我們要細説的,是他的軍事思想和與魏武卒的關係。
作為兵家代表人物,吳起的軍事思想十分明晰。他提出了“外治武備”的思想,將“教戒”推為治軍首要。“教戒”不僅包括提高士兵的思想水平,更囊括對士兵的軍事訓練。且在吳起眼中,對單兵的訓練是最基礎的訓練。只有提高了單兵實力,才能“一人學戰,教成十人……萬人學戰,教成三軍。”於是在奉魏王之命駐守西河時,吳起便深刻地踐行了自己的軍事思想——建立魏武卒。通過徵兵,他首先獲得了足夠數量的士兵。隨後,吳起以前文提到的一系列要求訓練士兵,成功將那些原本與他國士兵幾無差別的士卒訓練成了身強體壯、遠攻肉搏皆擅長的魏武卒。三、魏武卒“一去不回”的緣由就創設魏武卒一事而言,吳起和魏國無疑是成功的。但遺憾的是,作為魏武卒的主心骨,吳起後來與魏國關係破裂。且在失去“軍魂”的基礎上,魏國的農業和經濟又不能很好地支撐魏武卒的消耗。
於內,魏武卒失去凝聚力。於外,魏武卒又失去大量武器裝配,衣食補給也出現問題。原本難逢敵手的魏武卒便迅速回到了同對手們相近的水平。且隨着魏國稱霸,國家需要面對的戰事也有所增多,魏武卒的壓力也就更大。是故隨着戰爭的一次次消耗,吳起建起的魏武卒一點點被消磨,最後徹底被歷史湮滅。吳起曾以為——“先和而造大事”。魏武卒也確實曾在他的調動和領導下達到一個“和”的境界,為魏國稱霸做出重大貢獻。但可惜天下大事並非他一人就能決定,魏國也不是時時事事都能“和”。失去了吳起和強大的魏國,魏武卒也就只能被秦軍和“胡服騎射”奪去風頭。
曇花一現的重裝步兵“魏武卒”,只留下讓人扼腕的“傳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63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