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帝國:從財政視角再看中華史》 劉守剛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看歷史有多個角度。可以從人的角度看歷史的變化,看一個個王侯將相、英雄豪傑、聖賢文人的人生經歷,看個人的意志,看偶然的命運,看個體的奇思妙想與成敗起伏,看誰方唱罷誰登場。也可以從組織或制度的角度看歷史,看一個個王朝的興衰成敗,看從大內到外朝的權力轉移,看中央與地方的互動博弈,看不同政權的爭霸演化。
然而,不管是個人的活動,還是組織與制度的變遷,背後都有一個根本的約束,那就是錢。“水門事件”也好,“岳飛事件”十二道金牌也罷,任何一段歷史、一個歷史事實,如果從錢的角度再看一遍,就能更好地理解歷史中的人、組織與制度,才會明白為什麼有的時候會出現風雲際會、激盪人心的變化,有的時候卻只能換得“讀書人一聲長嘆”。
跟着錢走,會打開一個更真實的視角:錢從哪兒來,又往哪兒去?誰付出最多,誰又坐收漁利?誰得到了好處,誰又付出了代價?
任何時空裏,考察財富的博弈都可以把歷史撕開一個口子,人們能從這個截面上看到各方力量的角逐,理解歷史向前發展的真實動力。你可能聽説過“一人興邦”的歷史傳説,可你知道嗎,有不少王朝的滅亡,在根子上就早已由財政狀況決定了。帝王將相的賢愚不肖難以改變王朝的命運。你可能知道大多數王朝被推翻時國庫都被耗空了,可你知道嗎,財政方式如果出了問題,有錢有糧也一樣能亡國。你可能一聽皇帝收税就想到橫徵暴斂,可你知道嗎,輕税未必就一定有益於民,“正路”不通往往會導致“歪路”的出現,而“歪路”最終不但無益於國,而且有害於民。
營養師會告訴你,“你吃下什麼,就會變成什麼”。財政學家會告訴你,國家徵什麼税、怎麼徵税,會反過來塑造國家本身。恰當的財政制度會讓官民兩利,讓國家不斷地發展;而糟糕的財政制度,會讓官民兩輸,最後國家崩潰。那什麼才是恰當的財政制度?
在這本書中,我將以財政為線索重新梳理一遍中國在帝國時期成長的歷史,從錢的角度解釋許多歷史現象,也會探討什麼樣的財政制度才是恰當的,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恰當的標準又有什麼不同。
本書共30章,每一章的正標題是一個財政事件或財政現象,副標題是一個歷史問題。在闡述時,我圍繞以下三個線索展開:第一,財政制度的三個要素,即收入、支出、管理,在歷史時空中是怎樣不斷變化的?對王朝的興衰、帝國的國家治理有什麼影響?第二,從財政制度變遷的角度看,中國在帝國階段是怎樣不斷成長的?財政作為制度變遷與國家成長的動力又是怎樣發揮作用的?第三,體現在財政領域中的強制權力,是如何從相當程度的君主私權,一步步地實現公共化的?為什麼在鴉片戰爭後,中國從帝國向現代國家轉型具有必然性?
我相信,這30章內容,會有助於人們洞察中華民族艱難成長的歷史,幫助人們把握千百年來帝王將相在歷史舞台上所言所行背後的財政秘密,並從中看清歷史發展的方向所指與動力所在。
本書不同於市面上的一些財政史著作,更不是僅憑網絡就可以查閲到的一些只能讓人“知其然”的知識片段。我挑選財政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重要制度和傑出人物的行為,解釋其中的前因後果,評價它們的得失成敗,指出歷史深處的隱秘,使人能“知其所以然”,對歷史擁有更深入、更準確、更立體的認識,幫助讀者理解歷史何以如此、為何不得不如此。
曾經當過奧地利財政部長的思想家熊彼特説過這樣一句話:“一個民族的精神、文化水平、社會結構等,都寫在民族的財政史中。”我希望,通過從財政出發闡釋歷史的30章內容,讓人體會到那股推動民族命運變遷的力量,並能在看待歷史時擁有新的視角,進而打通曆史和現實,多一個理解世界的維度。(作者為上海財經大學教授)
(原標題:從財政出發認清歷史)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劉守剛
流程編輯:u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