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教師成長新路徑:用互聯網手段帶鄉村教育“彎道超車”

由 宿秀榮 發佈於 經典

“現在鄉村的教室都蓋得不錯了,最大的不均衡是在教師資源上。因為條件艱苦,沒有優秀教師能長期在鄉村學校待下去。”在國務院參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湯敏看來,對鄉村教育來説,比硬件投入更重要的,是對教師的培訓。

提高貧困鄉村的教育質量,核心在於老師。而對於青年教師,特別是新教師來説,師資培訓是最需要的。

“作為鄉村一線教師,經常會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想要解決卻不知從何下手。”洋葱學院聯合創始人兼CEO楊臨風指出,這個羣體沒有經驗、沒有方向,往往不是他們不想改變現狀,而是不知道如何去改變。

在他們兩位看來,鄉村教育如果沿用過去教師“滿堂灌”的傳統模式,很難改變鄉村教育面臨的困境。而教育信息化手段的大面積普及,給這一問題的解決帶來可能。“未來可以嘗試校內校外結合、線上線下結合,讓鄉村教育實現彎道超車。”湯敏説。

這對鄉村教師的信息化素養是更高的考驗。湯敏希望,打造一個更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教師成長平台。

2017年起,湯敏主導的“鄉村青年教師社會支持公益計劃”(簡稱“青椒計劃”)正式啓動,全國23個省份的鄉村青年教師,每週三晚與週六晚兩次課,在手機或電腦上參加“青椒”培訓。迄今,“青椒計劃”已經歷經三屆,總共覆蓋全國249個區縣的1萬餘所學校,近6萬名鄉村青年教師。

與傳統師訓項目不同的是,“青椒計劃”聯合了多方,包括企業、學術、公益機構等,通過“互聯網+”方式連接優質的師資培訓和課程資源,探索大規模、低成本、可持續的助力鄉村教師發展的新路徑、新公益、新模式。

洋葱學院則是“青椒計劃”鏈接的重要資源方之一。這個在線教育企業把所有商業付費產品免費向鄉村中小學開放,幫助鄉村教師開展日常教學。

2010年,楊臨風從哈佛大學畢業回國後發起公益項目“陽光書屋”,在甘肅、湖南等地向農村學生捐贈定製化的硬件設備,希望用科技的力量提升鄉村教育質量。三年後,他又聯合創辦洋葱數學(後更名洋葱學院),專注研發在線教學資源和軟件。從公益機構轉型而來,這讓洋葱學院天生就帶有社會企業的基因。用楊臨風的話來説,“做這件事一開始希望解決的就是社會問題”。

六年來,洋葱學院先後與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美麗中國、農村小規模學校聯盟等公益機構深入合作,已經惠及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3500餘所鄉村學校超過5萬名鄉村教師。

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橫巖中學王紫月老師利用洋葱學院開展課堂教學。受訪者供圖。

對話

國務院參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湯敏

洋葱學院聯合創始人兼CEO楊臨風

當代鄉村教師教學和師訓的痛點

新京報:目前鄉村教師在教學上的痛點是什麼?

楊臨風:鄉村青年教師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怎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已經厭學的學生重新找回學習的樂趣,很多老教師都不一定能搞定。

另外一個問題是,很多鄉村教師的教學能力還很有限,尤其數學中有很多抽象概念,可能只會拿着粉筆寫、看着教參講,當學生聽不明白、不感興趣的時候,老師就慌了。

新京報:目前鄉村學校的信息化水平大概是怎樣的?

楊臨風:儘管和城市尚有一定差距,但硬件設備基本完善,制約鄉村教師發展的主要因素是缺少優質資源和信息。雖然大部分鄉村青年教師具備日常使用互聯網的能力,但畢竟受環境的侷限,信息獲取上難度會大一些,他們得到的優質信息是不夠的。

從專業性上來講,信息化教學強調幾個能力的綜合,一是對學科內容本身的理解,二是對教學法的理解,第三才是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鄉村教師缺少這樣可落地的方案。

新京報:洋葱學院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楊臨風:我們會盡可能將信息化資源、軟件、平台、工具、培訓結合為一體給到教師,讓他們能夠用起來,手把手教他們能夠落地的框架和手段,以及教學資源和平台的常態使用。 基於這些,我們再去培訓他們一些稍大一點的方法論,教學流程整體是什麼樣,課堂環境應該怎麼設計等等。

老師在課堂上可以直接播放我們的視頻課程,每個視頻只有5~7分鐘,但這一小部分內容對於點燃學生的興趣,以及打通一些關鍵的、難於理解的部分是很有用的。播放完之後,老師可以進行提問引導,與學生互動,這樣學習就變得相對容易了。

新木桶理論下的教育公益

新京報:“新木桶理論”在“青椒計劃”中如何體現?

湯敏:“新木桶理論”是把每一個公益機構看成是一塊木板,每個公益機構把自己的最強項拿出去跟別的機構合作。我們聯合了國內30餘家優秀教育公益機構、企業、政府組織、學術研究機構,包括北京師範大學、滬江互加計劃、洋葱學院等社會跨界資源,讓每個機構充分發揮自己的“長板”作用,為鄉村青年教師,尤其是特崗教師提供為期一年的、專業的、社羣化的系統性培訓,並持續提供其他相關支持。

新京報:培訓週期一年結束後,持續性怎麼實現?

湯敏:我們有一個重要的工具是社羣,青椒和洋葱都在做老師社羣。這些老師們需要溝通的平台,包括在資源使用、技術操作,也包括知識交流。

楊臨風:我們會在羣裏定期做一些活動,另外老師們會不斷有問題提出來,我們有專門的助教團隊,目前團隊4位工作人員專職跟蹤指導,隨時提供服務。羣內老師們互相回應和支持也很重要,每個老師都不會覺得自己是孤獨的。

新京報:為什麼選擇運用互聯網方式解決鄉村教育問題?

湯敏:如果用傳統的方式根本培訓不過來,且成本非常高、能覆蓋到的範圍也有限,很多教師是輪不到的。“青椒計劃”是鏈接了全國頂尖的教育資源,專為特崗教師設計的課程,免費提供。互聯網一個好處就是共享,不管是幾個、幾十個老師,還是幾千、幾萬個,都能夠大面積覆蓋。

楊臨風:專業賦能可以通過更快速和更便捷的方式來實現,通過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手段放大它的價值。如果一個很好的方案能夠改善現狀,我們就希望這個東西趕快鋪下去,讓它幫助成千上萬的鄉村教師羣體解決實際困難。

未來教育新理念新形態

新京報:充分利用資源後,老師節省的時間要做什麼?

楊臨風:其實,“講”只是教學其中一個環節,講完了要交流觀察,要檢查學生是否真正聽懂了,要給學生布置任務……這一系列環節都很重要。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滿堂灌”,一節課45分鐘全都是老師在講。現在這個環節用更高質高效的方式來進行,老師就可以去做那些原來沒時間做的事。

老師的功能不應該侷限教學上。未來的教育,凡是重複性的東西都交給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去做,人只做創新性的東西。這種方式減輕了老師的負擔,讓他們能夠以學生為中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這其實對老師來説難度比“滿堂灌”要更大。打個比方,我們更希望把老師在課堂上的角色升級為“導演”,而不是降級為“演員”。

新京報:鄉村教育如何彎道超車?

湯敏:越是貧困地區越應該率先推廣教育信息化,推廣先進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學生不可能在學校呆一輩子,學習能力是人生非常重要的能力,比知識更重要,會讓孩子一輩子受益。

現在城市裏越是好的學校,教育理念、軟硬件越是先進,而農村還是傳統的教育方式,這樣差距越來越大,如何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就要依靠全新的方式來改變農村的教育。只有運用互聯網、教育信息化的方式,城鄉之間的差距沒有那麼大,才有可能緩解。

新京報:先進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是指什麼?

湯敏:目前的分班教學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產物,而未來社會需要創新,需要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人是傳統教學方式教不出來的。過去都是以老師為中心,現在提倡以學生為中心,發揮他們的主動性,給他們表達的機會,這就需要組織教育流程的重構。

在做教師培訓的過程當中,也在慢慢地滲透這些理念,一下子走到最前沿不現實。但要儘可能推廣這種方式,讓更多的孩子能享受新的模式,讓他們10年、20年以後真正滿足社會的需求。

新京報記者 馮琪 編輯 林野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