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養孩子不容易,教育孩子更是難上加難。稍不注意,就會讓孩子誤入歧途。那麼當孩子出現偷東西的情況,家長們怎麼處理呢?
第一種方式:打一頓,讓孩子知道偷東西的後果
第二種方式:把孩子晾一邊,等孩子長大了再進行教育
第一種方式的好處是可以讓孩子清楚的認識到偷東西是不對的,是會給自己帶來身體上的疼痛。但是治標不治本。第二種根本就是完全錯誤的做法。
那家長們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心態放平靜,不能給孩子隨意貼標籤。不能隨便就説“你怎麼偷東西,你是個壞孩子”這樣的話。因為孩子還小,他對偷這個概念還不清楚。在16年,孫老師接觸過一個初一的學生,把家裏的一塊一萬多塊錢的手錶拿出來賣了800塊錢。學校通知家長這件事以後,家長直接在學校裏就對孩子動手了。從這以後,孩子和父母的關係越來越差,初三直接不上就出門打工去了。這個案例中父母的做法肯定是有不對的地方。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人格塑造的關鍵時期,父母在學校裏動手,孩子會認為自己在學校裏以後就抬不起頭,自暴自棄了。
第二,我們要和孩子溝通,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才會去“拿”東西。搞清楚原因後,告訴孩子哪些東西是自己的,什麼東西是自己不能隨便拿的。讓孩子有辨別的能力。如果孩子沒有偷東西,我們反覆去問孩子,反而會刺激孩子的叛逆。
第三,給孩子改過自新的機會。在給孩子樹立道德觀的過程,父母要明確的跟孩子説,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如果做了,要給孩子承認錯誤和改正的機會。這樣能增加孩子和家長之間的信任感。以後遇到棘手的問題,孩子也會主動和父母溝通。
孫老師。專注教育領域。關注孫老師,更多教育問題解決方法
謝謝你的閲讀,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