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這一段視頻,刷爆餘杭人的朋友圈!閒林中心小學西溪源校區404班的黑板上,43個孩子的名字被一筆一劃認認真真地寫在了上面,每個名字後面還粘了一根棒棒糖。
不僅如此,孩子們的新書、毛筆工具包、科學實驗包……全都被整齊地擺放在了書桌上,班主任方煥春告訴記者:“這是我們學校的傳統,每年都給孩子們把書和教具放好,這樣東西也不會少。”
為了迎接闊別已久的孩子們,方老師和同事們前天一直忙到了晚上七八點,還有貼小餅乾的,簡直要把小賣部都搬空的節奏!
閒林中心小學為一年級的新生們準備了別樣的入學典禮。
蒙童啓智,硃砂開筆,紅紅的硃砂痣是對孩子們最衷心的祝福。
閒林小學是區書法實驗學校,老師們先準備了精美的掛件,和父母一起用毛筆書寫“人”字,簡單的一撇一捺,希望孩子們立下“學會做人”目標,邁好求學的腳步。
不止是閒林中心小學,8月30日是餘杭全體一年級新生報到的日子,各鎮街的小學,都花了不少心思,為小朋友們精心準備開學儀式。為餘杭所有一年級“萌新”們,點個贊!
東塘中心小學
走入學門、硃砂開智、行拜師禮……舊時入讀私塾,都要先舉行一個簡樸隆重的拜師儀式,而這一禮儀如今也出現在了仁和街道東塘中心小學的開學典禮上。
30日早上,在家長和老師的陪伴下,同學們踏着紅地毯,跨過“仁愛門”、“智慧門”、“勇敢門”,光榮地成為一名小學生。
孩子們面向老師,鞠躬作揖,老師們則用毛筆蘸上硃砂,在小萌娃的額頭正中點上紅痣,寓意開啓智慧。
太炎小學
8月30日,嶄新幹淨的餘杭街道太炎小學校園裏,也迎來了一羣“小萌新”,學校精心準備了別有寓意的站點。
崇德站:轉取書籤,明責知訓。
尚志站:擊鼓明志,人生始立。
博學站:硃砂點痣,開啓智慧。
勵行站:厚德致遠,展望未來。
簽名牆:許下諾言,迎接挑戰。
杭師大附屬倉前實驗小學
8月30日,倉小校園裏又迎來了一羣可愛的萌娃。
與航船票合影、按下彩色指紋以表示登船,希望每一位新生,都能收穫美好的小學生活。
心願樹下,親手掛上自己的心願卡片;簽名卷軸上,用稚嫩的小手書寫下自己的名字。願你們在這充滿愛與活力的校園裏,乘風破浪,揚帆起航!
中泰中心小學
8月31日,對中泰中心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説,是與眾不同的日子——期待了好久的入學禮終於到啦!
他們與家長大手牽小手,一起逐一走上了學校特地為他們準備的紅毯。穿過象徵未來和希望的“入學門”,邁出求學道路上的第一步。
學校特長生們為歡迎新同學們的到來,還準備了才藝展演。一路沿着紅地毯而入,來到終點的簽名牆,簽下自己的名字併合影留念。
杭師大附屬五常小學
昨天,杭師大附屬五常小學為一年級的小芽兒們精心準備了一場隆重的入學典禮,儀式感撲面而來!
在教師的引導下,孩子們一一站立,“正衣冠,點硃砂”,開啓“養正”第一課。
學校還準備了“花開向陽”,滿滿童心,快來一張有紀念意義的照片吧!
老師們將象徵希望和未來的種子福袋,雙手遞到孩子們的手中,祝願孩子們身體健康,吉祥如意!
良渚杭行路小學
30日,杭行路小學校門口熱鬧非凡。門口的百米紅毯通向學校大廳,拱形門上的育人目標分外耀眼。
台階通往着學校大門,也通往孩子們的理想彼岸。勇敢踏下狀元橋,有信心、有毅力成為“健行、品行、智行、雅行、創行”五行兼備的陽光少年!
擊鼓啓智、秉筆直書,最後開啓入學第一課,每一個環節都藴含着學校對新生們最美好的祝福。
瓶窯鎮彭公中心小學
30日一大早,各個崗位的老師和大隊部隊員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等待着一年級新生的到來。
硃砂啓智、擊鼓明志、開筆破蒙,希望孩子們好讀書,讀好書,將來成為棟樑之材。
走過成長門,進入教室,兩手抱掌向前,身子微彎,向任課老師行鞠躬禮,希望在學校裏,能快樂成長!
徑山鎮雙溪中心小學
昨天,邁着輕快的腳步,雙溪中心小學的一年級新生們,踏進人生的新篇章!
有序排隊,亮碼+測温進入校園後,小朋友和家長在背景牆上簽字並拍照留念。
走過紅毯,迎接着孩子和家長們的是“硃砂啓智”和“贈入學禮”。
進入教室,小朋友馬上開始體驗入學常規,為接下去的學習做準備。
黃湖鎮中心小學
在這夏花與秋葉的交替之際,黃湖鎮中心小學接新一批黃小學子。
走上紅地毯,踏上新旅程,校長為每一位一年級新生貼上勤學筍芽兒章,送上新生福袋,預祝小朋友成為黃小“最美筍芽兒”。
勤學好問,精思善行,希望每一個孩子的明天,都光明美好。
鸕鳥鎮中心小學
在家長的陪同下,一年級新生來到了鸕鳥鎮中心小學的門口,踏上步入校園的紅地毯。
老師們還貼心為孩子準備了精美的開學禮物。
明亮的教室,嶄新的課本,還有新的校服,知識的海洋廣闊無窮,希望每一個小朋友,都能在這兒快樂學習。
百丈鎮中心小學
8月30日一大早,學校的老師和禮儀生們就開始忙碌起來,準備迎接孩子們的到來。
小朋友們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穿起美美的漢服,牽着爸爸媽媽的手,精神抖擻地踏上學校精心安排的紅毯,邁開小學生涯的第一步。
拿上《弟子規》、佩戴好竹娃徽章,眉心繪一點硃砂。
校長還贈予每個孩子一支毛筆,希望孩子們在讀書明理的同時,也可以繼承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