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時,如果曹丕及時大舉伐吳,吳國會滅亡嗎?”依我的觀點看,還是不能。説實話,曹丕、劉備兩人都不夠卑鄙,都不是完整的政治家。三國真正的政治家;第一位應該是孫權,他夠卑鄙。行事但求利於自己,至於用什麼手段都是不在意的。作為盟友,他兩次偷襲荊州,半點道義、廉恥也不顧。因為顧得道義、廉恥來,就奪不下荊州。曹操有愛才癖,一個關羽就捨不得殺,最後逼得自己幾乎要遷都。所以,曹操不如孫權。
曹丕就更不如孫權了;孫權在第一時間恭賀曹丕的篡漢,意圖他曹丕其實並不是不清楚。可他就是因為拉不下面子,所以才沒有和劉備一起同時伐吳。劉備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徐州收留呂布、荊州不忍心奪劉表的基業,入川時不滿龐統的“鴻門宴”方式取益州,這些問題,次次都造成了自己的被動。這是一種純江湖式的“義氣”,所以,他也不是真正的政治家!我們假設曹丕、劉備都和孫權一樣的心理會怎樣。
首先説曹丕;第一種方案是,如果在劉備發起東征的同時,曹丕令曹真進入關中,與郭淮一起,守住關中各個隘口。再打着“相助東吳”的旗號,以曹休率軍七萬從襄陽南向,趁機奪取荊州的南郡;再以司馬懿到文聘的江夏,同樣率軍三萬西向奪取公安。之後,合兵從陸遜的背後攻擊,奪取陸遜防守的夷陵。得手後,以曹休鎮守夷陵以擋劉備。劉備就只有乾瞪眼的份,只能撤軍了。跟着司馬懿率張郃、徐晃等,引大軍八萬南下奪取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四郡,則荊州全境又將回到曹魏的手中。這樣,曹魏又有了東征剿滅東吳的機會了;擁有了荊州南部地區,就避免了水軍不濟的弱點。
經營一兩年後,就可以從陸路發起東征;第一路從巴陵出發,沿長江南岸前進,攻取長江南部的江夏,以文聘的水軍佯攻江夏正面予以配合,之後直抵建業。第二路從長沙向東攻擊,奪取浙贛各路,與第一路匯合與建業。第三路從桂陽出動,從側背攻取江西,配合第二路進攻。這樣,東吳的孫權,失去了長江天險之利,將再也難以支撐了。
第二種方案;偷偷聯絡劉備,許以共分荊州;同樣從襄陽。江夏兩個方向,與劉備一起會攻陸遜,力爭全殲陸遜的六萬大軍。得手後,分長江以南歸劉備,曹魏全據長江以北。這樣的格局對曹魏來説,只是增加了南郡。但因為水軍的弱點,仍然沒有統一天下的機會。劉備佔據了荊南四郡,表面上看;蜀漢可以從長江順流而下,配合從荊州南部攻擊東吳。但是,這樣的風險太大,因為曹魏佔據着整個荊州北部的要衝,蜀漢要徵東吳的話,整個側翼,就暴露在曹魏的兵鋒之下,非常的危險。這就變成了三方互相牽制,曹劉如不聯合,是不可能出征東吳的。
上述原因大致可以看出;除非曹丕決心掃平江東,才有利可圖。否則,與劉備連和的話,最多是隻能奪取荊州北部而已。對統一天下沒有太大的作用!而曹魏的大舉出兵,陸遜這一軍是難以保全了。劉備最好的結果;就是奪回荊南四郡,以形成互相牽制。最差的結果,就是是打道回府——撤軍。不至大敗而已!夷陵之戰,是劉備三兄弟去了兩個,皆因東吳。劉備惱怒,率領全國的軍隊去攻打東吳。當時,諸葛亮等忠臣都勸劉備不應該去,因為這時候最大的敵人應該是曹魏。諸葛亮認為滅了曹魏,東吳等自然會歸順,到時很有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而劉備攻打東吳也並非全是因為為兄弟復仇,他有着自己的想法,在他看來東吳弱,曹魏強,應該滅了弱小的東吳,吞併了他的領土,再與曹魏對抗,也有了實力。
那麼曹魏完全可以在劉備攻打東吳的時候趁機偷襲蜀國。這點劉備也想到了,那他為什麼還要去呢?當時魏國曹操剛去世,曹丕剛剛登基,根基未穩,不敢輕舉妄動。速戰速決,曹丕要想攻打蜀國,還需要調整軍隊,中途需要很多時間,劉備認為他可以在曹丕大軍來臨之前滅了東吳。魏國曹丕這邊,當時已經跟東吳孫權講和,如果自己再出兵攻打東吳的話,那就背信棄義了。曹丕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他們兩國交戰,讓他們打去唄,最好是打個兩敗俱傷,好坐收漁翁之利。
吳國孫權這邊,一邊與魏國講和,請求增兵救援,一邊命陸遜為大都督抵抗劉備。陸遜知道劉備率領全國的軍隊來攻打,軍隊千里遠征,糧草和速度最為重要,這個時候跟劉備打持久戰是最好的,最好是把劉備拖垮,劉備在東吳待的時間越長,他的蜀地就多一分危險。小編覺得陸遜在山川之間建立一道又一道防線,守不住丟了防線,進去下個防線,就這樣一直拖着,等待着那個時機。最終劉備被拖垮了,軍隊精疲力盡,天氣又炎熱,索性將營地安置在森林裏。陸遜知道時機到了,將劉備20年的積蓄燒了個乾乾淨淨!如果曹丕攻打東吳的話,那麼東吳可能真的會滅亡,但是自己魏國很可能也得付出慘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