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焦裕祿上任河南蘭考縣委書記
誓要帶幾十萬受災羣眾
擺脱內澇、風沙、鹽鹼“三害”
為此,焦裕祿鮮少和家人團聚
甚至沒有留下一張全家福
這也成為他的二女兒焦守雲
此生最大的遺憾
△焦裕祿
在近日《經典詠流傳》的舞台上
節目組通過照片修復、數字合成技術
送上了一張遲到了57年的焦裕祿全家福
背後的故事讓人淚目
△焦裕祿去世後,妻子徐俊雅(中)和子女們,右圖為修復後的全家福。
身患嚴重肝疾,他仍義無反顧
誓將受災羣眾救出“三害”
1953年起,焦裕祿到河南洛陽
礦山機器廠參加建設
之後相繼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和
大連起重機廠的機械加工車間進修
再回到洛陽礦山機器廠擔任車間主任
1958年春,他和工人們一起排除萬難
研製出中國第一台2.5米雙筒捲揚機
在此期間,焦裕祿患上了肝病
1962年,河南省委、開封地委
物色幹部到蘭考,卻遲遲找不到人選
因為這裏是自然災害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遭受嚴重的風沙、鹽鹼、內澇
全縣糧食產量降到歷史最低水平
全縣36萬人當中,受災羣眾就有19多萬人
合適的幹部人選從春天物色到冬天
直到找到了焦裕祿
焦裕祿明知蘭考是全地區最苦最窮的縣
仍然義無反顧上任蘭考縣委書記
誓將幾十萬受災羣眾救出“三害”
為緩解病痛 藤椅被頂出大洞
病重的他心裏只有百姓
擔任蘭考縣委書記期間
焦裕祿總覺得
“隔着車窗老百姓看不清你”
所以他在縣委書記任上的475天裏
他放着縣裏的車不坐
騎着自行車親自走遍蘭考
越颳大風越往風裏跑,查風口探流沙
越下大雨越往雨裏鑽,追洪水看流向
最終成功繪製“三害”分佈圖
摸清“三害”形成的來龍去脈
在這過程中
焦裕祿的肝癌越來越嚴重
心裏卻只有為民解決問題
坐在工作的藤椅上,咬牙度過無數個日夜
痛了,就拿硬物頂肝緩解
直到將藤椅戳出一個洞
焦裕祿在蘭考工作的475天裏
基本上沒有留下太多的影像資料
這個永遠活在人民心裏的英雄
心裏裝的都是人民
唯獨沒有他自己
△節目組對焦裕祿在蘭考僅留的四張照片進行數字修復
如今遺願成為美好現實
泡桐樹成為蘭考的致富“種子”
當年與焦裕祿一同種下“焦桐”的
魏善民老先生回憶曾經的歲月
在風沙災害最嚴重的時候
焦裕祿一聽説泡桐能擋風沙
連跑幾個縣城找樹苗
一次,在路上看到一棵小樹苗
焦裕祿愛惜地撿起來,小心翼翼埋下
“別扔,可惜了,咱埋下吧”
那棵險而得生的樹,後來被羣眾稱為“焦桐”
現在,他的遺願也成為美好現實
那棵“焦桐”長成了參天大樹
“三個人抱不過來!”
他親手種下的蘭考第一棵泡桐樹
不僅是防治“三害”的樹苗
更是一顆顆幫助蘭考致富的“種子”
搖身變成製作樂器的絕佳材料
如今,蘭考發展為
全國最大的民族樂器生產基地
在2017年成為全國第一批脱貧摘帽的貧困縣
聲聲呼喚卻再未能得到回應
成為女兒最大的遺憾
節目現場,焦裕祿二女兒焦守雲通過連線
説出此生最大的遺憾——
焦守雲從小跟着奶奶在山東老家長大
1964年春節
焦裕祿生前最後一次回家探親
有一天,父親拿糖逗她:
“小云,你喊我一句爸爸,我給你糖吃”
因為長期分隔兩地而認生的她
拿了糖靜靜跑開
後來,焦裕祿病重時
焦守雲看到醫院裏的父親
已經沒有了力氣
喊的一句句“爸爸”
卻再也無法收到回應
為了彌補這份遺憾
節目組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
當主持人撒貝寧語帶哽咽地
把一張從來沒有拍攝過的全家福
交到焦裕祿外孫餘音手中的那一刻
全場淚目
這讓焦守雲感動道
“在父親活着的時候,我們沒有一張全家福
現在我們有了,一定要好好地珍藏”
外孫用一首《詠煤炭》緬懷焦裕祿
在節目現場,焦裕祿的外孫餘音
在蘭考泡桐製成的民族樂器伴奏下
唱響明代詩人于謙的《詠煤炭》
詠煤炭
明·于謙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後心。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寫下《詠煤炭》的于謙
曾為了家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只願像煤炭一般
哪怕看似平平無奇,哪怕歷經千辛萬苦
窮極一生只為燃燒自己,温暖他人
焦裕祿的“煤炭精神”
直到如今仍然在傳承着
一代又一代甘願做煤炭的人燃燒自己
為國家和民族的前行提供能量
為後輩留下寶貴的財富
我們崇尚這樣的“煤炭”
我們也可以是這樣的“煤炭”
向焦裕祿致敬!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黃品超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