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學問,要下“笨功夫”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做學問,要下“笨功夫”

圖為王正祥(坐者)在指導研究生做實驗。 資料圖片

核心閲讀

從事工業微生物育種和工業酶製劑研究20餘年,天津科技大學化工與材料學院教授王正祥做學問願下“笨功夫”、肯較真,堅持慢工出細活。王正祥説,他做研究只認定一個方向,那就是“必須有利於國家發展、人才培養和人民健康”。

“田裏的塑料太多了,都插不進秧苗了!”時隔多年,天津科技大學化工與材料學院王正祥教授還記得在西部地區調研時,殘留在地裏的農用薄膜成了棉農的心病。為此,他用近13年研發出第四代乳酸單體制造技術,將填補國內可降解材料產業鏈條空缺,解除我國聚乳酸加工產業對國外的依賴。

從事工業微生物育種和工業酶製劑研究20餘年,王正祥在重大澱粉酶品、功能糖關鍵酶製劑、功能糖規模化製造技術創新與應用、乳酸單體綠色製造等方面做出了傑出貢獻,前不久被評為“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王正祥説:“我的研究只認定一個方向,必須有利於國家發展、人才培養和人民健康。”

在未知道路上摸索,幾乎投入了全部精力

廣泛使用的日用包裝材料和農用地膜以石油基為原料,填埋難以降解,焚燒污染大氣,想要根治白色污染,用可降解材料替代是一大方向。而以聚乳酸為原料生產可降解塑料的技術被西方國家壟斷,成本居高不下,難以推廣。

2007年,王正祥開始立項,想要以聚合級乳酸單體高產新菌種和發酵生產新工藝為突破點,生產出代替不可降解塑料的新型材料。王正祥認為,白色污染是必須解決的問題,中國要建立生物可降解全產業鏈,解決乳酸單體原料的規模化高效製造難題,才不會受制於人。

在未知的道路上摸索,王正祥幾乎投入了全部精力。實驗要從微生物資源選擇與積累開始,每一步都充滿艱辛。2011年,他的團隊終於找到可以滿足全系列聚乳酸材料加工要求的第四代乳酸單體制造技術,“利用這一技術生產的薄膜,使用後6月會自動降解為肥料。”2012年,這項技術被授予發明專利,2015年,進一步提升後的相關技術被授予中國發明專利和國際發明專利。

技術問世後,王正祥沒有急於推向市場,他繼續坐着冷板凳,一步步解決原料供給、副產物資源化利用、生產工程的自動化與智能化等問題。2019年12月,國內化工企業萬華化學集團在調研後,選擇了王正祥的技術。目前,項目正在有序實施中。

選定方向,然後腳踏實地研究下去

1981年,17歲的王正祥成為他所在高中班級唯一一個大學生。大學畢業時,他又以年級第二名的成績在畢業典禮上發言。即使這樣,王正祥並不覺得自己是“學霸”,他認為考得好全靠下“笨功夫”。

“先把書背下來,慢慢地不懂的會懂,會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和思維架構。”1986年,王正祥考取研究生,從此與工業發酵結緣,以微生物為研究對象,至今未變。“我的方法就是選定方向然後腳踏實地。”王正祥説。

他堅持慢工出細活。看文獻時,他會站在作者角度重新推演一遍;用6年多時間,和導師合作編寫出後來成為經典實驗用書的《工業微生物實驗技術手冊》;做博士後期間,導師發現他常能將別人已經失敗的實驗做成功,這靠的也是王正祥的“笨功夫”。為了增加做實驗時手的穩定性和靈巧性,用手指夾磚塊、平舉拎水等成了他常做的練習。

2002年,王正祥放棄了國外的工作機會,將目光鎖定在工業菌種與工業酶製劑領域。

工業酶製劑被喻為生物製造工業發動機,決定了相關工業的發展水平。而我國功能性低聚糖生物製造酶製劑及其高效製備技術缺乏,制約了功能性低聚糖產業健康發展。經過12年的努力,通過基因篩選與定向進化,王正祥獲得了應用性能優越的關鍵酶分子,創建了功能性低聚糖高效製造的新技術。

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嚮往和熱情

除了帶碩士和博士,王正祥還承擔了《微生物遺傳育種學》等3門本科生課程和3門研究生課程。“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有太多因素分散學生的精力,我要把他們的注意力找回來。”從“四大發明”到分子進化,從克隆技術到工業發展,王正祥將深奧與通俗結合,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嚮往和熱情。

平時,王正祥親切和藹,和學生們打成一片,但每當涉及學術問題,王正祥的較真勁兒常讓學生害怕。有一次研究生論文審核會議上,王正祥直接指出一篇論文的不足,並堅持論文應繼續補充修改,推遲答辯。

每天閲讀學生提交的課題進展報告、為研究生量身定製培養方案、跟每名新學生單獨談話兩小時……不管多忙,王正祥從不忘關心學生。

2020級碩博連讀研究生王彩喆對和導師的一次談話印象深刻。“當時我只想着碩士畢業後找一份不錯的工作,其實也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但王正祥説的“志存高遠”打動了她,也讓她記住了要把解決國家重大需求作為首要任務,真正實現技術創新,解決技術難題。

志存高遠,這是王正祥對學生的教誨,也是他多年不變的堅持。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5日 12 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30 字。

轉載請註明: 做學問,要下“笨功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