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二戰德軍在東線最後一次戰略進攻——"藍色方案"始末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經典

1941年,進攻蘇聯的德軍在莫斯科城下遭遇到了巨大的失敗,“巴巴羅薩”計劃宣佈破產。

德軍遭遇了重大的損失,雖然兵員損失不多,但是德軍油料補給卻出現了巨大的問題。

石油號稱是“工業的血脈”,對現代工業影響頗大,尤其是對汽車領域。在二戰初期,德國是最早認識到機械化部隊重要性的國家之一,在他的軍隊中包含了大量的機械化部隊,諸如摩托化師和坦克師,還有用來運輸補給的汽車運輸營。

在整個二戰期間,德國軍隊一共裝備了51385輛全履帶裝甲、123314輛半履帶車輛、812216輛輪式卡車和1186691輛摩托車,在執行巴巴羅薩計劃的時候,德軍一次性便動用了50萬輛各式車輛用來運輸部隊和補給物資,如此巨大的車輛裝備量再加上總產量在14萬架以上的各式戰機和海軍艦艇,都意味着德國需要巨量的石油。

早在1936年8月,在希特勒的主張下,德國制定了《德國經濟發展4年計劃》,意在增加德國本土石油和合成燃料的產量,隨後戈林德國制定了野心更大的《凱林大廈計劃》,這個計劃要求德國在1944年石油產量要達到1100萬噸的數字,而實際上,德國在戰時最高峯的1943年石油產量也只能達到全部用油量的40%不到。

因此德國的石油供給仍舊極度依賴於外國進口。
在1939年戰爭爆發之前,德國的石油進口量曾經創紀錄的達到516萬噸的數字,這僅僅是9月遭到海上封鎖之前的數字。而到了1940年,德國的進口石油量鋭減為207.5萬噸。其中包括從蘇聯進口的65.7萬噸,這樣的石油儲量絕對算不上充裕。而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後,德國的主要進口石油來源只剩下了羅馬尼亞這一家。

而同一時期,雖然德國的合成燃料產量增加迅速——在1942年德國的合成燃料產量增加到約590萬噸,加上從外國進口的石油和繳獲的油料,德軍的油料供給基本上可以滿足前線德軍的需求。但這時美國已經因為珍珠港事件加入了同盟國的行列,無論是希特勒還是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都認識到,只有在英美全面進攻西歐之前奪取蘇聯的石油資源,才能讓德國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有能力和英美對抗。


但在1941年蘇聯的冬季攻勢結束之後,德軍的情況卻不容樂觀。在蘇軍的冬季攻勢中,德軍不僅損失了1/3的前線兵力,還損失了將近90%的坦克,直到1942年夏季攻勢開始之前,德軍也沒辦法讓其部隊的機動化水平回升到1941年6月份的狀態,好在中央集羣與北方集羣將幾乎全部非戰鬥車輛都加強給南方集羣,這才使得南方集團軍羣有發動大規模進攻戰役的能力。

1942年春,在做好進攻戰役的準備之後,希特勒發佈了第41號元首指令,該進攻方案在德軍內部被稱為Fall Blau,即:藍色方案。

這個方案可以看做是巴巴羅薩計劃的延續。按照這個計劃,德軍的南方集團軍羣將被分成A集團軍羣和B集團軍羣 ,其中A集團軍下轄第一裝甲集團軍、第11集團軍(該集團軍早在克里木地區和蘇軍激戰多月,並不參與藍色方案)、第17集團軍和意大利第8集團軍,目標是進攻高加索地區,奪取蘇聯的巴庫油田和當地其他的自然資源(巴庫油田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之一,佔當時蘇維埃共和國70%左右的石油產量,僅在1942年就生產了2400萬噸石油)。


而B集團軍羣則下轄第4裝甲集團軍、第2集團軍、第6集團軍和匈牙利第2集團軍,主要進攻斯大林格勒地區,消滅在頓河流域的蘇軍重兵集團,等到德軍完全佔領斯大林格勒之後,B集團軍羣就會分兵南下,協助A集團軍羣進攻高加索地區,作為先導,從1941年冬季開始,德軍第11集團軍就在曼施坦因上將的帶領下猛攻蘇聯克里木地區,為南方集團軍羣解除側翼威脅。

到了6月24日,南方集團軍羣所擁有的兵力已經增加到97個師,其中包括71個德國師、12個羅馬尼亞師、5個意大利師、8個匈牙利師和1個斯洛伐克師,總兵力高達130餘萬人,擁有近2000輛裝甲車輛和近1600餘架各式戰機。

在希特勒看來,德軍想要取得勝利可謂輕而易舉,然而這次的進攻行動已經是德國在東線最後一次戰略進攻了。

希特勒嚴重高估了自己的力量,也嚴重低估了蘇聯人的力量。

首先在於兵力問題,德軍的兵力嚴重不足。1941年的戰事,不僅讓德軍付出了慘重的人員傷亡,同時也讓德軍的機動車輛遭遇了重大的損失。儘管在1941年的巴巴羅薩計劃中,德軍頻頻運用自己的機動部隊進行“閃電戰”,成功的殲滅了上百萬的蘇軍,但是為勝利付出的代價就是德軍機動車輛大量損失,到了藍色方案的時候,德軍已經做不到像1941年一樣動用21個裝甲師進行大規模的包圍作戰。

同時,由於分別要攻佔高加索地區和斯大林格勒地區,A集團軍羣和B集團軍羣之間的距離被越拉越遠,進攻的鋒線的實力被不斷拉長的戰線削弱。例如,A集團軍羣要求進攻高加索地區,但是從羅斯托夫-巴庫油田的直線距離過長,德軍兵力過於分散,根本無力奪取高加索地區。

而擋在德國南方集團軍羣面前的對手足足有5個蘇聯方面軍,分別是沃羅涅日方面軍、西南方面軍、頓河方面軍、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和外高加索方面軍,光是在6月28日西南方面軍、南方方面軍和布良斯克方面軍的部分力量,在德軍面前的蘇軍總兵力已經不低於300萬人,更別提隨後還有兩個蘇聯方面軍馳援南方戰線。


在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輕易粉碎蘇軍的反擊之後,德軍在6月28日正式開始執行藍色方案。

在戰鬥的一開始,德軍可謂進展神速。

首先是B集團軍羣。

在戰鬥開始之後,德軍的第4裝甲集團軍、第2集團軍和匈牙利第2集團軍一馬當先,猛攻沃羅涅日,而第6集團軍也從側翼進行包抄。這時的蘇軍由於經驗不足且缺乏裝備,無力抵抗,只能被迫後退了100~300公里,將頓河及頓巴斯盆地最富饒的地區讓給德軍。

在取得早期的勝利之後,希特勒下令讓B集團軍羣直取斯大林格勒,到了7月中旬,德軍B集團軍羣的主力第四裝甲集團軍和第六集團軍就已經兵臨斯大林格勒城下,德軍步兵開始和蘇聯士兵爭奪斯大林格勒的每一寸土地。


而就在B集團軍羣沿頓河一路南下的時候,A集團軍也進展迅速。

進攻開始後不久,也就是7月9日,A集團軍羣便渡過了頓涅茨河。7月13日,隸屬A集團軍羣的17集團軍從塔甘格羅出發,意圖合圍羅斯托夫這個進入高加索的門檻,7月22日,德軍幾乎在無抵抗的情況下渡過頓河並佔領了羅斯托夫,隨後精鋭的德國山地部隊開始進攻蘇聯外高加索方面軍所把守的陣地。


但是,如同貝恩德·韋格納指出的那樣,“整個戰役變成了沿着矩形兩條平行的邊所展開的兩個攻勢,令獲取的空間和投入的兵力之間的關係不可避免地越加惡化”。

德軍本來就因為缺乏機動力量和鐵路改軌緩慢而後期補給困難,而如今德軍的前線長達4500公里,更加分散了德軍的力量,增加了補給難度。漫長的補給線和開闊且守備薄弱的側翼,完全無法承受蘇軍的反擊。
最終的結果就是雄心勃勃的藍色方案在斯大林格勒城下遭遇慘敗,不僅第6集團軍被蘇軍徹底包圍消滅,德軍也為此付出了上百萬人的傷亡,德國至此再也無法向蘇軍發動大規模的戰略反擊。


但在這裏,國內有很多熱心的軍迷也提出了疑問,如果德軍在執行藍色方案的時候有實際兵力兩倍以上的可用兵力呢?這樣能不能完成藍色方案的既定目標?

你們怎麼看呢?

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點一下關注,我會持續更新歷史/軍事領域優質文章!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