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歷史上聽起來很威風,實際卻一文不值的官位

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前,人們在滿足基本温飽需求後則會去追求一些精神上的滿足,比如説“名”
平民追求名聲是為了方便行走江湖,而官員追求的名望是為了讓其後人承其餘蔭,但無論是哪種,所為的不過是想通過這寥寥數字的標籤給他人留下深刻記憶。
然而在這形色各異的官場稱呼中,有一些聽起來很響亮但實際上卻一文不值的官位存在,他們的出現有的是因為朝代更迭有的是因為歷史造就。
細數歷史上聽起來很威風,實際卻一文不值的官位

南北朝時期;
假如有一個位頭頂“大司徒、太傅、柱國將軍、廣陵王、錄事尚書、史持節”等職的人來找你辦事。你的第一印象會不會覺得這些官位背後一定是一位權力滔天的人物而欣然應允呢?
如果你這麼想,那就錯了。
因為歷史上的西魏有一位叫元欣的人,就同時獲封了這些頭銜,然而他當時的身份地位卻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威名顯赫。
細數歷史上聽起來很威風,實際卻一文不值的官位

史料中的元欣沒有記載他在政治上的成就也沒有他在沙場上的功業,所記錄的不過就是他侍弄花草肆意荒唐的一些瑣事。
按照正常邏輯來説,一個身兼如此多職位的人,即使沒有大作為,但一些從官事蹟多少也應該有所記載才對,而他為何會落得一個“紈絝而已”的評價呢?
要想知道真實原因,我們只需要將其所屬官位一一剖析就能明白其中道理。
柱國大將軍:僅憑這五個字就應該知道這是武將的高官。“柱國”二字可是寓意撐起國家的意思,絕對是個手握重兵統領千軍萬馬的職位。
然而,自北魏太武帝時代起,這就是個虛職了,雖然其身份地位在丞相之上但毫無實權,基本就是個擺設。
細數歷史上聽起來很威風,實際卻一文不值的官位

錄事尚書:單看“尚書”二字,看過清宮劇的人都知道,尚書可是正統要職,六部之首,平時都是上達天聽,妥妥的正二品。
單當時的這個職位是沒有具體的委任狀,沒有正式的品級,只能算是編外人員。到了南北朝後期,他們的地位更是江河日下,平時的工作也就是給皇帝提個小建議。
使持節:使持節為上,持節次之,假節為下。這個職位主要是替皇帝在地方行使軍政大權的官職,和我們熟知的欽差大臣相似,可以暫時不請旨皇帝,直接斬殺該殺的官員。
但在南北朝時期,此官位一般與刺史,都督同授,而元欣所授予的官位顯然就是個虛授,並沒有多少實際的權力。
廣陵王:獻文六王爵,宗室,名號裏雖帶有“王”,卻既不能領兵打仗也不過問政事。
細數歷史上聽起來很威風,實際卻一文不值的官位

至於大司徒、太傅等職,隨着隋唐時期逐步實行三省六部制度以後,它們的權力也逐步被弱化,成為有名無實的虛職。
所以,在我們真正瞭解這些官職的實際權力以後,就會發現元欣這個朝廷重臣只不過是個無權無勢,甚至可以説是可有可無的“吉祥物”。
細數歷史上聽起來很威風,實際卻一文不值的官位

北宋時期
在水滸傳中,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誤闖白虎堂”是知名度非常高的故事章節。
太尉高俅故意設計陷害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説他挾刀進入白虎堂意欲行刺自己,最後,林沖被打入死牢,好在開封府尹一番盤旋才留了一命。
而林沖也隨即被髮往滄州,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細數歷史上聽起來很威風,實際卻一文不值的官位

不説其他,單看80萬禁軍教頭這個稱號就已經很唬人了,字面意思理解這個官職,這可是為80萬禁軍傳授武藝的人物,其在軍中一定有着非同凡響的人脈。
然而,小説終究是小説,因為在真實的歷史上,林沖這個職位連個正式的官銜都沒有,非要算起地位,那他頂多算是帝都裏一位武藝不錯的名師罷了。
細數歷史上聽起來很威風,實際卻一文不值的官位

因為在真正的北宋歷史上,“教頭”並不是什麼吃香的職位。
在宋神宗繼位之前,教頭只是個“編外人員”,連體制內都不算。再加上宋朝的國本向來就是“重文輕武”,自然教頭的地位就更低了。
不僅地位低,和“教頭”搶飯碗的人還不少。
當時朝廷的編制是每10個士兵中就有一個人為教頭,然後通過系統的培訓,再分派到各禁軍當教官,有的還會被分派到民兵部門進行教學。
按照當時的編制,一個教頭大致可以培訓25~200人的新兵。我們就按照訓練規模最大的人額來算,光是80萬禁軍就至少需要4000名教頭。因此,教頭不僅不身份高貴,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説:“教頭遍地走”!
細數歷史上聽起來很威風,實際卻一文不值的官位

明朝時期
“院在太平門外,惟操江、全院間來同堂。四五御史,雍容禮貌,體統森嚴,殊無事事。”
這段話出自明朝南京工部任職的張瀚,在其所寫的《松窗夢語》中,因為工作實在太過於無聊而發出的感慨。
其實,這不單單是張瀚一人的苦惱,在當時的背景下,整個南京大部分的官員都很清閒。甚至被人們戲稱為“養老院”。
細數歷史上聽起來很威風,實際卻一文不值的官位

我們知道明王朝一開始的國都並不是在北京,朱元璋在剿滅張士誠,陳友諒以後,藉助南京城離老家鳳陽比較近,且江南自古繁華,所以才建都南京,後來明成祖朱棣推翻侄兒建文帝,自己做了皇帝。
因為是篡得侄兒的帝位,帝位來之不正,再加上他本人之前的封地在北京,而北方遊牧民族又一直南下襲擾,因此在多重因素影響下,朱棣便將都城由南京遷至北京。
但奈何南京是祖業興起之地,朱元璋又長眠於此,且以南京作為都城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各項基礎建設完善,如果就此丟棄不用實在可惜。
細數歷史上聽起來很威風,實際卻一文不值的官位

而且當時的遊牧民族一直是其最大的威脅,誰也不敢保證“靖康之恥”再來一遍(後來的土木堡之變也確實驗證了這一點),所以為了給將來留退路,朱棣在遷都北京以後,並沒有廢除南京帝都,而是將他作為“陪都”的形式與北京同級別存在,於是形成了南北兩都制。
既然同是國都,政府官員配置也就幾乎沒有差異了,六部九卿一應俱全。
細數歷史上聽起來很威風,實際卻一文不值的官位

然而,官銜雖然都一樣,但是南北兩朝的官員所做的工作卻完全不同。
其根源在於,一個是有實權的,天天忙於政務;一個是無權的,只能寫寫詩,發發牢騷,嗑嗑瓜子,以此度日。
當然,因為明朝的特殊南北兩都制,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確實不奇怪。
當時不少南京在職官員都覺得內心憋屈,因為官銜不小,卻屁權都沒有。有時説出來職位可能讓人膜拜,但是官銜前面加上“南京”二字,含金量就會頓時大減。
所以才會有人戲稱在南京做官的官員,其實是在那養老。
漸漸地,這裏也成為官途不順或者官員作為職業生涯緩衝點的暫閒之地。
細數歷史上聽起來很威風,實際卻一文不值的官位

盛名背後
在過往的歷史中,種種名不副實的官職一直存在,它們或因朝代的更替、制度的變遷,或是出於統治者安撫人心的一種手段而採取的非常手段來使用。
而這段過往的歷史,也代表着我國豐富的文化底藴,以及用人制度的變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80 字。

轉載請註明: 細數歷史上聽起來很威風,實際卻一文不值的官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