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啥?武大學生團隊研發出“隱身衣”

由 華愛利 發佈於 經典

極目新聞記者 柯稱

視頻剪輯 柯稱

通訊員 吳江龍

擁有一件隱身衣,是很多小説、電影裏的橋段,也是許多孩子的夢想。科技,總會幫人類圓夢。11月27日,“華為杯”第一屆中國研究生網絡安全創新大賽落幕,武漢大學獲一等獎5項,獲獎數居全國高校首位。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武大獲獎項目中有一項名為“InvisDefense隱身衣”。

它真能讓人隱身?先別太激動!和隱身戰鬥機只是讓雷達看不到一樣,這套“隱身衣”對付的是機器識別,而非肉眼。

“InvisDefense隱身衣”示意圖

用算法來對抗算法

武大官方新聞上是這樣介紹“InvisDefense隱身衣”的:InvisDefense提供全天候的隱身防禦。白天場景,特製的迷彩圖案有效地干擾視覺神經網絡,使其失明。夜間場景,InvisDefense在衣服內部嵌入温控材料,實現在熱紅外成像下的隱身,可在機器視覺下隱身用以保護人身安全。

內容不長,但一般人可能看不大懂,“不明覺厲”。

“視覺神經網絡指的是人工智能識別,而不是人類的肉眼識別。比如現在很多視頻監控設備都有行人檢測功能,智能汽車也可以識別行人、道路、障礙。”InvisDefense研發團隊指導教師、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王正解釋。

穿着“隱身”改進圖案的衣服(左)未被監控識別

王正説,人們都知道,穿上迷彩服可以幫助自己不容易被人看到,但計算機視覺還是可以很容易地識別,因為它是靠算法“看見”。於是,研究計算機視覺的王正想到,通過新的算法來設計一種迷彩紋路,讓目前常用的行人檢測的方法失效,“通俗地説就是,攝像頭可以拍到你,但判斷不出你是人類。”

對於夜間模式,目前計算機視覺常用的是紅外熱成像來判斷。與之對抗的辦法是在“隱身衣”內裝一些温控裝置,有的是提高温度,有的是降低温度,使計算機難以通過熱成像圖案判斷出人。

七百次失敗終成功

從2020年海外留學期間產生初步想法後,王正一直在做這方面的理論研究。將理論變為現實的,是他帶的研究生團隊:武大計算機學院博士生衞慧、國家網絡安全學院碩士生李柱波、戴書鈺,以及經濟與管理學院碩士生菅澤華。

“珞珈山AIMM小隊”團隊成員

衞慧介紹,他從2021年開始跟着導師做“隱身衣”研究,今年8月開始組隊備戰這次比賽。負責核心算法和設計的他介紹,想要實現“隱身衣”的理論並不容易,“首先要解決的是一種平衡,比如説,你拿着一個大色塊擋在身前,確實可以騙過攝像頭,但騙不過人眼,反而會特別顯眼。所以,我們要通過算法設計出最不‘顯眼’卻能讓計算機視覺失效的圖案。”

算法框架示意圖

為了找到這種平衡,團隊成員不斷通過電腦模擬,3個月內經歷了近七百次失敗,才取得理想的結果。“有時候電腦模擬成功了,我們把圖案打印出來在現實環境中測試,又發現不行,就得繼續改進。”衞慧説,為此團隊成員相互配合,頂住了巨大的壓力。

三維重建示意圖

另一個難點是實現晝夜兼容。團隊的目標就是找到成本最經濟的方案,因此一開始試驗的是暖寶寶和降温貼。改變局部温度後,還要計算出怎樣的排列方式,能成功干擾計算機視覺識別。通過團隊的測試視頻可以看到,最終只需要在上衣內裝上4處不規則形狀的温控裝置,就可以讓紅外成像識別“失明”。

白天測試“隱身衣”(左)未被識別

“白天夜晚兩種模式,我們都在校園裏進行了測試,效果很好。目前可以做到行人檢測精度下降57.0%,未來可以更高。”王正説。極目新聞記者通過團隊提供的測試視頻看到,穿着“InvisDefense隱身衣”的人,和穿着普通衣服的人在同一場景活動,監控設備只把沒穿“隱身衣”的人“框”了出來,標註着“person”(人)。

讓人工智能更可靠

目前,“InvisDefense隱身衣”項目已有兩項專利申請被受理,相關成果被CCF(中國計算機學會)A類人工智能頂級學術會議AAAI2023錄用,所有審稿人一致給出有趣、高性價比、操作性高、結果出色等高度評價。

該項目實際應用前景如何?王正認為,首先,它的價值在於可能為我國國防事業作出貢獻。王正説:“當前,無人機作戰已經十分普及,還有很多國家在研究機器作戰,未來人和機器的對抗會十分常見。因此,‘隱身軍服’的研究十分必要。”衞慧補充道,“InvisDefense隱身衣”目前一套的成本僅約500元,是一種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

夜間紅外成像測試“隱身衣”(右)未被識別

對於民用方面來説,該項目的價值在於反向促進人工智能模型安全性的提升。“研究網絡安全,就是要通過不斷地對抗攻防,來發現破綻,進而堵住漏洞。我們的成果證明,現在的人工智能技術、計算機識別技術,還可以進一步提升。”王正説。

“我是學‘可信AI’的,這次項目的研究和很多人工智能領域的道理是相通的,比如智能駕駛怎樣更可靠地識別道路情況,也可以通過類似的攻防測試來提升可靠性。”衞慧説,此次參賽很好地鍛鍊了科學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將來他會繼續完善“InvisDefense隱身衣”項目,希望在人工智能安全這一領域多做一些更有價值的研究。

決賽啓動儀式(北京郵電大學圖)

據瞭解,中國研究生網絡安全創新大賽以國家戰略需求為驅動,突出解決“真環境”中的“真問題”,強調在實戰中培養真人才,為國家培養、選拔和儲備一批急需的高層次網絡安全人才。初賽吸引了147所高校的755支隊伍報名,共有125支隊伍進入決賽,最終評選出18支一等獎團隊,48支二等獎團隊,59支三等獎團隊,30個優秀組織獎,18名優秀指導教師。武漢大學共有23支隊伍參賽,8支隊伍入圍決賽,最終獲一等獎5項、二等獎3項,一等獎獲獎總數居全國高校首位。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