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嚴禁採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這一最新規定,贏得大量點贊。
中國經濟網資料圖 劉天一/攝
回應家長們的關切
近年來,不時有家長對中小學幼兒園收集學生家長工作單位、職務、收入等信息的做法提出質疑。這些家長認為,家長是幹什麼的、收入多少,與學校教育並無直接關係。他們擔心,學校可能根據這些信息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並據此來分配教育資源。
這不是多慮。同樣是在去年,天津一教師公開在課堂上“教育”學生,“別怪我瞧不起你,以往送到我班裏的學生,全都是家長當官的,要不就是家庭條件特別好的”……明晃晃的歧視言論令人氣憤。
依法治校應有之舉
《通知》為有關各方都上了一堂深刻的法治課。我們常説,提高全民法治素養,當從娃娃抓起。如何提高娃娃的法治素養?除了開設有關課程外,老師、學校也要做好“身教”,將“依法”貫穿於日常行為及管理中。
另外,建立能發揮作用的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的辦學管理和監督,或許是個辦法。如發現有教師歧視對待學生,家長可以向家長委員會反映、投訴,家長委員會可以聯合學校教師委員會進行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做出處理,這就有效監督教師履行職責,平等對待每個學生。
繼續推動教育公平
有人認為,嚴禁採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可能會讓學校無法掌握困難學生的信息,不能及時給予相應幫助。對此,也要謹遵“依法”原則,通過學生自願與老師交流等合法途徑,瞭解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尊重學生,嚴格保密信息,並採取更為人性化的方式進行資助。
建立發揮辦學監督作用的家長委員會,才能平衡家校權責,避免家長在處理家校關係時陷入囚徒困境。禁止收集學生家長職務、收入等信息,只是治標,治本之策還是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建立能發揮作用的家長委員會,推進學校實行教育家辦學,或是可以嘗試的抓手之一。
(以上綜合廣州日報、光明網、紅網)
V視角:
@春天到:袁華同學哭了,其他同學樂了。
@小胡:受教育權不應關乎家庭背景。
@滌明一下:我覺得一些家長也得注意,別沒事兒就顯露“身份”。
@水流三千尺:給學生隱私上一道安全鎖,給學生家長添一分安心。
@愛電影:想起來一句電影台詞,公平、公平、還是公平!
中國經濟網編後語:
有教無類,《通知》設定的新規是值得肯定的促進教育公平之舉。只有為信息採集劃好邊界,嚴禁過度採集,才能保證信息確為教育目的所需。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想讓孩子成長為擁有高尚人格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個體,家長得先以身作則。當然,讓《夏洛特煩惱》中的“袁華”同學只是出現電影裏,需要每個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