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沒有指紋技術,為啥還要按指紋畫押?專家:我們低估老祖宗了

進入信息時代後,人類身體上的每一處地方基本上都成為了我們的隱私,此前還有“一根頭髮克隆一個人”的説法,可見科技的恐怖程度,要是真有克隆人,那我們的指紋信息起步時也會被奪走?這是值得警惕的問題。

指紋在現代社會的作用是極其廣泛的,可用於解鎖、緝拿罪犯、畫押等等,這在我們看來皆為合乎情理,要是把它放在古代的話,我們是否還能淡定下來呢?我們大可回憶自己小時候沉迷過的古裝劇,驚覺裏面有不少簽字畫押的畫面。

然而,古代明明沒有檢測指紋的技術,為何還要裝模作樣地在紙上留下所謂的身份象徵呢?當事情真相水落石出時,我們就不禁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了。原來,古人一早就認識到了指紋的特徵,還熟練地應用到生活中,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時代所限,指紋出現

古代沒有手機,也沒有開門用的指紋鎖,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指紋作為人身上一個微不足道的存在,一直以來都不被人所發覺。

然而,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經濟活動產生,可以説商業催生了新事物的誕生,例如契約。契約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大特徵,同時也是人類道德墮落的表現。

何出此言?根據英國哲學家霍布斯的説法,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有着契約關係,而這層關係出現之前,人類共同生活在自然社會中,人人都可以自由地行使自己的權利,而由於人類的惡,毫無限定的社會開始出現偏差,因此需要契約。

而在中國古代,需要用到契約的往往是糧食買賣和房屋買賣,白紙黑字出現後,又有誰能證明這張紙有法律效力呢?於是,人們又開始證明“自己是自己”或者“他人是他人”,雙方要在契約上留下象徵性的痕跡。

一開始,人們想到的是簽名,只要人往上面簽了名,今後一旦需要用到契約,只需對照筆記就可以宣佈契約生效。然而,這在廣大貧窮地區的推行中出現了困難,士農工商有着嚴格的區分,農民很大程度上並不會寫自己的名字。

因此,指紋畫押便順理成章地出現了,而且還得到了廣泛的響應。據説,這種畫押技術最早興於唐代,唐建中三年七月就有文獻記載了一個名叫馬靈芝的人借錢的事情,其中便提到“恐無憑證,立捺印”。

然而,按指紋畫押真的行得通嗎?他們怎麼知道這個指紋是某個人的?

二、按指紋畫押有可行之處

既然按指紋畫押已經同行了千百年,那麼其中必然有其可行之處,一頭扎進去竟發現其中大有門道。

對於很多年輕朋友來説,“箕斗紋”一詞可能就像遙遠年代的一個小草似的,這已經不是有沒有印象的問題了,很多人壓根就聞所未聞,而老一輩人聽來是如此親切。

事實上,古人一早就注意到了指紋中的學問,並且根據手指上的紋路給他們做了區分,還饒有興致地給他們取了名字。“箕”和“鬥”是人手指上的總紋路,當我們仔細觀察,容易發現指紋還分內外。

箕紋指的是外圍開口的部分,據古人所説的就是貌似高山流水,沒有盡頭。另外,倘若箕紋的開口向着同一隻手的小拇指,那就是正箕紋;向着天的方向的就是反箕紋。一般情況下,正常人的指紋都是正箕紋,只有少部分基因突變的人是反向的。

而斗紋則更好理解了,斗紋相當於箕紋的小孩,置於後者的層層保護之下,而且還是以一個個同心圓的形式存在的。箕斗紋相互配合,構成了我國古代指紋的基本理論,使得按指紋畫押成為身份證明的可能。

除了指紋畫押本身的可能性外,我們還必須看到古代的淳樸民風。

要知道,現代許多道德敗壞的現象都源自於商品經濟的發展。我們常説“商人不需要良心”,更多的不是對商人這一階層的批判,而是反思商業帶給我們的破壞,對於人類最原始品質的破壞。

農民在進行契約簽訂時,不會把各種奇技淫巧融入公堂對簿之中,因為每年繁重的税收賦役本就夠農民對付的了,契約一旦簽訂,很少會有人特意研究如何逃避應該承擔的代價,而是想着如何支付代價。

另外,古代也講究“人證物證”,畫押時還要有第三者在場,後者作為這場簽訂儀式的見證者,以防將來有任何違反契約的行為發生。

綜合以上幾點,古代按指紋畫押是有可行之處的,並非一定要依靠現代精密的指紋儀器,這一點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崇高智慧。

既然指紋技術如此硬核,古人為什麼不用來實現更大的抱負呢?實際上,還真有。

三、指紋辦案的前世今生

指紋技術高深莫測,古人巧妙地將其運用到了刑偵辦案上。據多年前的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簡可知,早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人們就已經將犯罪現場發現的“手跡”列為證據之一了,因此我國利用指紋的歷史也有2000多年。

當時間軸調撥到唐朝,人們不再將指紋侷限於辦案,而是直接將其流傳到民間和官方文書之上,以至於唐朝時就有指紋的通行。

《大宋提刑官》更是以傳奇斷案的形式展現出了宋代判刑事案件時的規整體系,雖然其中存在不少的弊病,但歷史上的宋官的確將指紋定為了證據之一。

根據《宋史·元絳傳》記載,當永新縣縣令元絳到任時,發生了一個田地糾纏事件,起因是當地一名豪強子弟龍聿用旁門左道欺騙青年周整賭博,企圖將周整的田地騙到手,而龍聿的手段就是將周整母親在別處印下的手印轉移到了田契之上,最後被識破。

元代以後,指紋破案的案例更是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這也許在當代人聽來不可思議,但這確確實實是發生在我國曆史上的事情。

看到這裏,我們還有什麼堅定的理由懷疑柯南道爾的小説是假的呢?

智慧不是用多麼高超的機器衡量的,也不是用“誰先誰後”就能一言以蔽之的,只要處在相應時代的人極盡本時代的生產力,那就是了不起的人。

小結: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之所以看不到指紋在古人手中玩得轉,主要還是因為對歷史瞭解得太少,以及盲目自信,自以為古人生活在千百年前,智慧就不如現代人了,其實恰恰相反。

科技到底使人變得更智慧還是更愚笨呢?普遍來説,是傾向於後者的。得益於計算機,我們不再需要使用紙算、心算、珠算,這的確是科技帶給我們的便利,但是在無形之中我們的雙手被戴上了銀色手鐲。

沒有人可以忘記祖沖之的七位圓周率,沒有人可以忽視“勾三股四弦五”,沒有人可以置四大發明於不顧,今天的人民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罷了。難道今天的指紋刑偵手段就沒有借鑑古代嗎?

我們固然強大,但千萬記得“喝水不忘挖井人”。古人的智慧結晶仍不時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今人便沒有理由感慨過去是一片荒漠。千百年後,我們看待古人的方式可能就是子子孫孫看待我們的方式。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11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人沒有指紋技術,為啥還要按指紋畫押?專家:我們低估老祖宗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