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媽在孩子1、2歲的時候,會特別關注“説話”這個問題。生怕孩子開口遲會影響智力發育,錯過語言發展的黃金期。
等到孩子會叫“爸爸、媽媽”,會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後,媽媽們心裏的大石頭落了地,就轉而把注意力放在培養寶寶的其他技能上了。
殊不知3-6歲這個階段,對孩子的語言發展也是十分關鍵。
心理學家跟蹤調查了3歲的孩子和父母的交談次數,以及這些孩子後來的智能發展情況,發現父母與孩子的大量交談能夠使孩子擁有更高的智力。
此外,3-6歲還是孩子一生中口語詞彙增長最快的階段。
據統計,孩子3歲時的詞彙量約為800-1100個,4歲時為1600-2000個,5歲時為2200-3000個,6歲時達到3000-4000個。
孩子擁有越多的詞彙量,語言表達能力和認知能力就越強,將來上了小學,語文和數學成績也會比同齡孩子好。
很媽看到這裏可能會犯難,“都知道陪孩子説話好,可是説點什麼呢?除了日常用語,也就是問問他在幼兒園裏玩了些什麼,其他沒什麼可聊的呀。”
日前,小翔參加了沃爾馬·尹文剛教授的大腦潛能開發培訓班,學到了不少乾貨。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促進孩子語言發展的好方法,讓家長不僅可以和孩子聊天,還可以暢所欲言。
01 學會拓展話題
想要讓孩子多説話,擴大他的詞彙量,我們就要學會聊天,千萬別把天給聊死了。
打個比方,我們接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些家長在路上都不怎麼和孩子説話,或者只在和孩子分別的時候説一句,“要聽老師的話哦。”
其實只要發散一下思維,就會發現有很多可以聊的話題。
比如現在到了,我們可以聊哪些樹長了,是什麼形狀的,哪些樹開花了,花朵是什麼顏色、什麼氣味的。
可以聊路上經過的車輛,是什麼顏色、什麼品牌的,車上的人可能是要去哪裏,去幹什麼。
放學回家的路上,可以和孩子聊今天玩了什麼遊戲,最喜歡和哪個小朋友玩,有沒有學到什麼新遊戲,回家後可以教爸爸媽媽一起玩。
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我們要多問開放式的問題,積極主動地傾聽,讓孩子有興趣、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想法。
還可以有意識地把數學、植物、動物、天氣等概念結合進來,擴展孩子的詞彙量,讓他對這個世界有更豐富的認識。
比如前幾天,我和老公聊天的時候説到了“哺乳”這個詞,小樣馬上問我,“媽媽,哺乳是什麼意思?”
我回答他,“哺乳就是喝奶的意思,哺乳動物就是喝媽媽的奶長大的動物。”
之後,小樣興致勃勃地和我聊各種動物,“媽媽,牛是不是哺乳動物,羊是不是哺乳動物?”
我一一回答他,最後還打趣地問他,“小樣是不是哺乳動物?”他開心地回答“是”。
這樣的聊天不僅能增進我們和孩子的關係,還能激發他表達和思考的慾望,讓孩子的思維更活躍。
02 詞彙擴充練習
除了通過聊天來擴展孩子的詞彙量,我們還可以給孩子做專項的訓練。
這裏介紹2種訓練方法。
第一種是以某個音開頭,説出儘可能多的詞彙。
比如bu開頭的詞可以有“布丁、布娃娃、不好、捕捉、步行”等等。
為了增加趣味性,我們可以和孩子比賽,大家一個個輪流説,看誰説的詞更多。
第二種方法,是説出某個概念下的詞彙,比如有哪些水果、動物、花朵等。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我們還可以增加難度,説一説形容詞和副詞。
表示“漂亮”的形容詞能説出多少,表示“程度”的副詞(一點、很、非常)又能説出多少。
腦科學的研究發現,我們的大腦在記憶詞彙的時候,是分門別類的。
和孩子經常玩一玩羅列詞彙的遊戲,把同類的詞彙一起記憶,不僅能提升孩子的記憶力和詞彙量,也能讓孩子的思維更清晰、更有條理。
03 看圖説故事
孩子4歲左右開始學習瞭解故事的含義,還有學會辨識文字背後隱藏的意思。
比如我們問別人“你知道現在幾點嗎?”是希望對方告訴我們現在的時間,而不是回答“我知道”,然後走開,這就是文字背後的意義。
想要提升孩子的這種能力,我們可以多陪他玩“看圖説故事”的遊戲。
比如陪孩子讀繪本的時候,我們可以請他當小老師,給媽媽講講“圖畫裏有誰,他在幹什麼?”
一開始,孩子可能會説得很零碎、不夠完整,語言表達也沒那麼順暢。
這些都沒關係,我們只要專注地看着他,耐心地聽他把話説完,讓孩子願意開口就可以了。
等孩子説完後,我們可以再用完整的語句給他講一遍。次數多了,孩子自然會模仿我們,用更復雜、準確的語句來進行表達。
特別提一句,看圖説故事不僅能訓練孩子對圖畫的理解能力和用語言表達的能力,還能加強左右腦的溝通。
因為我們的左腦是負責語言的,右腦負責圖像。孩子在看圖説故事的時候,需要左右腦協同合作,才能把圖像信息轉變為文字信息,所以對左右腦的協調特別有好處。
尤其是男孩,兩腦協作能力和語言能力都比女孩弱一些,所以要在上學前多做這方面的訓練。
今天給大家介紹了3個提升孩子語言能力的方法,如果你家孩子正好是3-6歲,就抓緊給他練起來吧。
喜歡我的文章,別忘了轉發支持我哦,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