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器瑰寶——康熙宜興胎畫琺琅茶器

第三章 明清茶事

第三節 茶器瑰寶——康熙宜興胎畫琺琅茶器

一、概述

1、產生背景:

台北故宮所藏康煕朝宜興胎畫琺琅折枝花卉器是清宮茶器中的瑰寶,也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收藏。康熙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學貫中西的博學君主,在位期間,廣納百川,潛心西學,使西方的科技文明陸續傳進宮廷。畫琺琅器即於此時經西方傳教士帶入宮廷,深獲康熙皇帝喜愛,康熙三十二年(1693)在宮中設立“琺琅作”專門燒造琺琅器。康熙三十五年(1696)又建“玻璃廠”引進西方畫琺琅的燒製技術,開始提煉琺琅彩料。歷經多次試驗,終於在康熙晚年燒製成功。自此以後迄於乾隆朝,各種胎地如金、銀、銅、宜興、瓷、玻璃等畫琺琅器皆在宮廷造辦處琺琅作坊中完成。其中康熙宜興胎與瓷胎畫琺琅器,開啓一器兩地製作的先例。首先在宜興與景德鎮御窯廠分別燒製宜興胎與白瓷胎,精選入宮,再由精畫琺琅的匠人,依照皇帝選定的畫稿在器胎上加繪琺琅彩料,入爐燒製成器。

2、經典代表:

根據道光十五年(1835)《琺琅玻璃宜興磁胎陳設檔案》(以下簡稱《陳設檔》)記載,乾清宮端凝殿所藏康熙朝宜興胎畫琺琅器共有20件(圖9-1),除咸豐四年(1854)賞皇后御用的“包袱茶壺”一件外,其餘19件悉數藏於台北故宮。這19件中除一件小型提樑壺或為文房水滴外,其餘均為茶器。這些披上華麗外衣的宜興胎畫琺琅茶器,不僅是康熙朝造辦處琺琅做試驗的成功之作,也深受雍正、乾隆寶愛,代代相傳,無一外流,堪稱中國陶瓷史上稀有珍貴之器。

二、造型與紋飾:本文從這19件宜興胎畫琺琅器上的折枝紋飾談起,發現其不僅與同時代宮廷花卉繪畫扣合,風格上甚至可上溯至宋代花鳥畫。

1、概述:

這19件康煕朝宜興胎畫琺琅與同時期其他畫琺琅器相較,在畫琺琅的裝飾上有一大特徵,即其他器物多在胎地上塗施色地,再描繪琺琅彩料,畫樣少數雖繪折枝花卉(圖9-2),大多為圖案式花紋(圖9-3、圖9-4),但因繪於色地上,或添加蕉葉、蓮瓣等飾紋,故無折枝花卉之自然畫意。宜興胎因以紫砂本色呈現(圖9-5),於素胎上作寫實折枝花卉果實,並於空處施掛透明琺琅釉,設色明豔,風格上與同時代的宮廷畫作相似。此一特徵與其他胎地畫琺琅明顯不同,十分特別。這19件宜興胎畫琺琅器分為:茶壺4把、小提樑壺1把、蓋碗11件、蓋鍾1件、茶碗2件。以下分別説明。

2、造型

〈1〉四把茶壺:其中方壺1把、海棠式壺1把、瓜式壺2把。除方壺外(見圖9-5),其餘3把(圖9-6至圖9-8)造型相近,壺身皆為四瓣瓜稜形。這類形制清宮一般以“瓜式壺或海棠式壺”定名(見圖9-6)。在乾隆三年(1738)養心殿《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以下簡稱《活計檔》)原記名為“宜興畫琺琅海棠式茶壺”;而《陳設檔》(1835)及民國十四年(1925)《故宮物品點査報告》中,則增加“萬壽長春”四字,全名為“宜興胎畫琺琅萬壽長春海棠式壺”。另兩件宜興畫琺琅瓜式壺,一件有康熙款;一件無款但有“卍”“壽”銘紋飾(見圖9-7、圖9—8)。兩件瓜式壺造型相似,紋飾不同。

1)、萬壽長春海棠式壺,圓口無邊(見圖9-6),器身作四瓣瓜稜形,四稜區上分繪桃花、桃實、芍藥及月季花;蓋卷邊,蓋面以紐為花心,畫黃色秋葵及淺藍野菊;底書“康熙御製”四字黃料楷款,外加雙海棠形黃料圈,中間則加繪白料圈飾。此壺除底部款識圈內及器內無施透明琺琅釉外,隙地均薄施低温透明釉。主要紋飾為壺兩面的桃實,象徵長壽;另流嘴與壺把稜區的月季花又名長春花,兩者合為“萬壽長春”的吉祥寓意。壺蓋上小缺數處,正與《陳設檔》上的原始記錄“蓋有缺”相符。

2)、宜興胎畫琺琅四季花壺(見圖9-7)造型與萬壽長春海棠式壺相同。

壺作四瓣瓜稜形,蓋沿作成四瓣蓮瓣形卷邊,壺外壁四稜區分畫牡丹、蓮花,菊花、茶花等四季花卉紋,蓋面飾牡丹及野菊等。器內素胎,紫砂胎地間雜黑、黃砂點,造成表面略凹凸不平,故紋飾釉彩處,常見氣泡劃破所留棕眼遺痕。外壁除款識圈內,器面均薄施琺琅透明釉。壺底書“康熙御製”四字黃料楷款,外加粗細雙黃料圈飾。

3)、宜興胎畫琺琅花卉壺(見圖9-8),器底無款,流嘴下有二“卍”及一“壽”印款,應就是乾隆六年(1741)十ー月《活計檔》上所載“宜興琺琅瓜式銚二件”中的無款識者。

此壺製作精細,與其他同類瓜稜壺的做工迥然不同。壺為蓮瓣口,而蓋口與蓋內沿亦作成轉折的蓮瓣形,蓋口與壺口必須方向相同才可對準套合。此壺胎泥色較其他潔淨,澀胎上直接施繪琺琅彩,壺腹四面繪四季花卉,兩面主花及蓋面均為牡丹與秋葵,把及流嘴兩面則畫牡丹、萓花及野菊,而“卍”“壽”款飾則隱藏於牡丹與萱花之間,如不仔細審視,極易忽略。花卉工筆設色,花瓣粉白暈染,富層次變化和立體感。壺內外壁及蓋均無施琺琅透明釉,僅流、把及蓋鈕施掛透明釉。全器製作嚴謹,壺底刻畫線條分明,底心有一小圓點,由此作為圓心向四周刻畫四稜,延伸至器身,呈四瓣瓜稜形(見圖9-8底部)。

〈2〉小提樑壺:

1)、宜興胎畫琺琅小提樑壺(圖9-9),口徑及深度約3釐米,小不盈把,應不作茶壺使用。提樑壺造型特殊,蓋紐做一甪端異獸,施黃綠兩色琺琅彩料,三足呈如意形外撇,附提樑,壺腹兩面繪飾折枝月季與萬壽菊花,流嘴圍飾盛開蓮瓣一週,另面提樑下飾二“卍”字及一圓形“壽”字等三印飾,與前述宜興胎畫琺琅花卉壺(見圖9-8)作相同款識,與黃月季花合為“萬壽長春”的吉祥寓意。器底黃料書“康熙御製”四字楷款,外加粗細雙圈。器內及雙圈款識內隙地均露胎,無施透明琺琅釉,紋飾之外的隙地加施透明釉一層。

2)、這把小提樑壺初於乾隆六年(1741)配製木匣時,所記為“康熙年制宜興胎畫琺琅提樑壺一件”,當時品名內並無“小”字(見圖9-9木匣)。到了道光十五年(1835)《陳設檔》上則添加一“小”字,記為“宜興胎畫琺琅小提樑壺壹件,足粘”,由於原無“小”字,是以黃籤浮貼於“提”字右上方(見圖9-1)。到了光緒元年(1875)及二十八年(1902)《陳設檔》冊登錄名稱,“小”字黃籤則已去除,全名定為“宜興胎畫琺琅小提樑壺”。此壺於道光十五年(1835)時一足已斷經黏合,至今仍見粘痕(見圖9-9底部)。清宮檔案如實地記載了當時文物的收藏經過與保存狀況,一如今日博物館所做的登錄保存狀況報告。

〈3〉蓋碗、蓋鍾:蓋碗共有宜興胎畫琺琅五彩四季花蓋碗(圖9-10)5對,宜興胎畫琺琅蓋碗(圖9-11)1件,造型、紋飾皆同。碗外壁及蓋面均繪飾五色琺琅四季折枝花卉,有牡丹、月季、蓮花、茶花、菊花、梅花等;碗心及蓋內飾月季及蓮花一朵。碗底書“康熙御製”二行四字黃料楷款,外加粗細雙框圈。蓋碗內面以及碗、蓋之口沿及圈足上一圈均無施琺琅透明釉。

1)、單件蓋碗(見圖9-11)與5對蓋碗,造型、紋飾俱同,唯在道光十五年以前或因口足有缺損,當時《陳設檔》(1835)特別註記:“宜興胎畫琺琅蓋碗壹件,迸琅補蠟。”(見圖9—1)此碗後經造辦處修復,將口足磨掉並加飾銅鍍金寶珠形紐,如不仔細觀察,或以為此蓋碗為平底無足。修繕改裝後形制別緻,所以光緒元年(1875)及二十八年(1902)《陳設檔》均將“迸琅補蠟”四字去除,儼然為一件完整器。以器物學的觀點而言,相對於原生形器(見圖9-10),此器應可列為再生形器。然而,磨去的圈足底雖不易發現磨痕,碗蓋的圈形紐卻留有遺痕一道(見圖9-11下)。

2)、蓋鐘口折沿(圖9-12),形制有如倒置的鐘形,器身較一般茶碗略高。器內及蓋內均露胎無掛琺琅透明釉;器心則各飾月季花一朵;外壁及蓋面彩繪牡丹、月季、菊花、萬壽菊及茶花等四季花卉,隙地薄施透明釉。碗底書“康熙御製”二行四字黃料楷款,外加粗細雙方框。這件帶蓋茶鍾與一般明清無蓋茶鍾器形明顯不同,尤其是出唇向上折起的口沿殊為特別,與折沿蓋口正好扣合,設計實用合理,這是康煕朝茶碗造型的一大創新。

〈4〉茶碗:

二件茶碗造型相同(圖9-13、圖9-14),唯紋飾、款識不同,應不是成對的。口足間有回凸稜弦紋各一圈,全器澀胎無施透明釉,器內無紋,外壁琺琅彩描繪花果紋及花卉紋。茶碗清宮檔案有時稱為茶元(亦作圓),根據乾隆三年(1738)九月二十七日《活計檔》載:“宜興燒琺琅茶元四件。”原有4件,然傳至道光十五年(1835)僅存2個單件,故《陳設檔》上載這2件茶碗同置一匣,品名為“宜興胎畫琺琅三季花茶盌”及“宜興胎畫琺琅三果花茶盌”貳件計一匣(見圖9-1、圖9-13),外壁以黃料繪飾三西洋式蔓草開光,開光內畫康熙皇帝喜愛的折枝野菊與牽牛花;三果花茶碗(見圖9-14)以果實紋飾為主,花卉為輔,有桃實、荔枝、香櫞、枇杷、柿子、石榴葡萄、菱角、櫻桃等,果實之間並飾蘭花、月季、野菊等花卉。碗底書“康熙御製”二行四字黃料楷款,三季花茶碗外加單框圈一週;三果花則無加框圈,款識設計説明兩件茶碗原本就不成對。三果花茶碗上的果實與花卉的排列方式,似未曾出現於以往的官窯器上,但類似的組合方式卻見於成化官窯鬥彩器。乍觀其花果排列或與西洋油畫寫實靜物畫法相近,然而僅止於形象組合,若再仔細觀察,堆聚的花果畫上並無使用光影明暗的西洋透視法,特別是光點的使用(圖9-15),排列方式亦不相同。至於構圖與色彩漸層面上的處理,其使用技法或與傳為宋代錢選(約1235~1307)的“珍果圖”(圖9-16)或明代御用監武英殿畫家所畫“花雜果”或“錦盆堆”較為接近,再往上推溯則或與宋代花果繪畫技法相似,賦彩生動且富靈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835 字。

轉載請註明: 茶器瑰寶——康熙宜興胎畫琺琅茶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