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回家做作業,家長應該做什麼?

由 哈愛朵 發佈於 經典

孩子回家做作業,家長應該做什麼?

■本報記者 張鵬

“不得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關於學生作業,本市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的行為已劃出明確的“紅線”。不過,家長們在大鬆一口氣的同時,是否也該思考一個問題:孩子回家做作業,家長應該做什麼?

“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坊間流傳的這句話多少説明,在一些家庭,作業經常成為親子矛盾的“導火索”。

家長不用檢查、批改孩子的作業,是否意味着可以當“甩手掌櫃”、對孩子的作業不聞不問?如何圍繞作業,構建更平衡、良好的家校關係?

孩子寫作業時家長應該做什麼,這還真是一門學問。記者近日採訪了不少中小學校長和一線教師,他們的建議是:相比關注孩子作業題目的對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關心孩子寫作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孩子一起尋求戰勝困難的辦法,這才是家長們更應該做的事。

就是不想讓孩子閒着?這種認識要糾偏

“娃寫作業我看書,我們彼此鬆綁。”楊浦區一位小學生家長艾瑪(化名)在看到一連串教育部門關於作業的“新政”後,長舒一口氣。此前,艾瑪在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件事上沒少費心思。“每天逐一檢查孩子各科目作業的完成度和正確度,相當於給自己找了一份兼職。”一邊是工作後的疲累,一邊是孩子完成度並不完美的作業,艾瑪高度緊張的神經緊繃,家庭矛盾也不時發生。

滬上一所公辦小學班主任發現,從小學生的作業量看,學校佈置的作業“總量可控”,倒是不少家長會自發給孩子加碼,佈置家庭作業,比如讓孩子讀英語繪本、寫讀書筆記、做奧數練習題。 “總而言之,家長就是不想讓孩子閒着。孩子不寫作業沒事幹,一些家長就會開始莫名焦慮。”

松江區一所公辦初中的教導主任則有另一種煩惱:不少學生家長忙於打拼事業,孩子放學後幾乎沒有人監督作業完成的情況,至於檢查孩子作業完成好壞、對錯更是無從談及。“家校溝通缺失重要一環,班主任肩上的壓力就大了。”

採訪中,不少家長對於輔導孩子作業這件事,也有不少困惑。一位小學生家長就説,其實自己並不知道究竟應該怎樣輔導孩子寫作業,也不知道自己做的這些努力對於孩子提高成績有無幫助。

家長是否應該參與輔導孩子課後作業?幾乎所有教育者都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這是因為,作業是聯繫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鍵一環。要注意的是,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家長參與家庭作業的方式方法都應有所差異。

從教育學角度分析,靜安區家庭教育中心主任陳小文説,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後,分配在每個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而孩子學習的深層次品質,常常是在家庭較為放鬆的環境中才會展現出來。“家庭中,至親好友的細心呵護,考驗孩子的專注度和自律性。此外,家庭中一對一的輔導關係,更能展現出孩子個性化的問題。”

確保孩子交上去的作業全對?這種輔導手勢恰恰錯了

眼下,不少家長參與作業輔導過程時態度不免“簡單粗暴”,認識誤區也不少。比如,有的家長髮現孩子題目做錯後,會要求孩子及時訂正、修改。這樣,孩子交上去的作業乾乾淨淨、答案全部正確。

在上海市江寧學校政教主任、中學高級教師譚堅琦看來,這是典型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做法。課後作業的主要價值,便是檢驗學生當天或者一段時間內學習的知識點和技能掌握程度。如果學生提交的作業全部正確,那麼一定程度上就會導致教師教學信息的失真。“老師無法從學生這裏得到真實的教學反饋,也沒有辦法及時調整後續的教學進展,良好的雙向反饋過程被破壞了。”

有一些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貌似認真負責,在判斷作業題目對錯的基礎上還會更進一步,將自己的解題方法盲目灌輸給孩子。對於這種做法,滬上一所公辦小學校長並不認同。他認為,家長這麼做不一定有利於學生思維習慣的養成,有些學生還會因此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反正最後都由父母把關,題目做得對錯、好壞都無所謂,學生乾脆繞過了思考的過程,眼巴巴等着正確答案喂到嘴邊。”

引導孩子正確看待作業對錯,體會學習的樂趣

家長究竟該如何參與學生課後作業這一教學環節,其實大有講究。

此前,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在做客“民生訪談”時,從自身從教經驗出發,在談及作業時提到一份“攻略”:先做作業再玩、先複習再做作業、先預習再聽課。“如果孩子養成了這些好習慣,學習效率一定會大大提升,學習成績也不會差,這遠遠要比多做一兩套題來得重要和管用。”

陳小文同樣認為,家長應引導孩子先複習當天學習內容,並適度檢查孩子作業的完成情況,這些是提升學習質量的抓手。“家長要學會看門道,從作業完成度上來看孩子當下的學習狀態、是否出現學習困難、原因是什麼等,這些比關注對錯要科學得多。”他説,正確看待作業的對錯,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財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感。“家長應更全面衡量孩子,而不是用分數決定孩子的價值。”

譚堅琦給中學生家長的建議是:除了關注作業本身,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新聞、參與討論身邊熱議的話題等,讓孩子在最該感知社會的時候,走進生活本身,不做只關心分數的“讀書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