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並把有用的人才形容為棟樑之材,將孩子的成長與樹木的成長相提並論。想要培養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父母必須言傳身教,將寶貴的人生經驗和精神上的正能量傳遞給孩子,使他積極快樂地成長。
01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過,教育就是要養成習慣。
小蘭最近格外煩惱,因為從自己升三年級以後,感覺壓力越來越大,每天完成作業要消耗大量的時間,有時即使熬到深夜,也很難全部完成。
小蘭之前的成績一直很優秀,父母擔心如果這樣,不僅成績會大幅下降,孩子的身體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於是向老師請教。原來小蘭上課從來沒有認真聽講,而是專心做自己的筆記。結果一節課下來,她的筆記工工整整,解題思維卻絲毫沒有學會。課後一旦遇到不同的題型,小蘭就會迷茫,不知該如何下手。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學習成績才能更長久地保持。
02
萌芽人生觀,孩子未來是物慾人生還是積極向上全靠父母引導
小美讀四年級,媽媽是一個追求時尚的人,每當看見有新款衣服上市或者別人穿着好看的衣服的時候,她就會與小美的爸爸嘮叨,“你看看這個品牌又出新款了“,”有一個人穿的那件衣服真好看,我一定也要買那件“、、、、、、、這一切小美都看在眼裏。
小美的成績一般,也不喜歡才藝表演,從來不跟媽媽談論誰的成績好,誰會唱歌跳舞。她總是説,今天誰穿了一件名牌衣服,誰帶了新的文具盒,然後要父母一一買回來。不僅如此,她還振振有詞地説:“我可不想比他們差。“
小學階段的孩子還沒有非常完備的分辨能力,我們生活在一個物慾橫流的環境裏,人們對物質的崇尚會不加過濾地吸收進腦海,這種物質思想會逐漸高於精神層面的追求。
如果一個孩子物質至上,一定會影響她將來的發展。
父母只要正確引導,他們很快就能深刻起來,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意識到人生的意義在於做一個有價值的人,而不是盲目地崇尚物質。
03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減少青春期太大的叛逆反應
曉東的媽媽是一個攀比心很重的人,衣食住行都希望高人一等,在孩子方面也是如此,她總希望曉東的表現可以超過任何一個孩子。造成了在生活中對曉東近乎苛刻的要求,曉東總覺得自己什麼也幹不好,能力差,並且認為媽媽並不愛他。
但是礙於媽媽的權威,他總是忍着,默默地傷心。
考試得了95分的成績,本以為會得到媽媽的誇獎,結果,媽媽卻説:“都五年級了,連個滿分都沒拿過,你看看人家隔壁小明!“
曉東終於爆發了,哭着説:“我就這樣的,永遠也不會有出息了!“
如果父母總是拿孩子來比較,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甚至因感受不到愛而性格冷漠。父母應該注重與孩子的心靈交流,多給予關愛和鼓勵。
04
摒棄 “棍棒底下出孝子“傳統觀念
小強五年級學生,他在別人眼中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但在父母眼中,他卻不是最優秀的兒子,因為他的學習成績並不好。小強從小就聽父母的話,基本上把父母的話當“聖旨“。小強的父母每當被人請教所謂的育兒心經的時候,他們總是驕傲地説:”不打他,他能聽話嗎?“小強有時候也會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又不敢違拗父母的意思,只好事事順從。
在學習上,父母對小強同樣也採取了棍棒教育。每次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等待小強的總會是一頓毒打。這不僅讓小強感到害怕,同時也更加反感學習。
平日裏,他為了應付父母而寫作業,完全找不到絲毫樂趣。考試的時候緊張極了,以至於此處考砸。次次捱打,進入一個惡性循環中。
現在的小強不願意與人交流,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每次捱打之後,就會想:“快點長大吧,讓我逃離學校,逃離這個家。“
暴力讓幼小的心靈感覺不到絲毫温暖,在孩子初步形成人生觀、世界觀的階段,所接受的教育總是暴力的,那麼他的性格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很可能在未來就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縱觀孩子的成長經歷,有些孩子積極向上,有些孩子叛逆,有些孩子成績一落千丈,有些孩子成為社會的累贅,這些都與父母的教育有着莫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