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曆史中,將軍征戰沙場,身邊一定得有一個出色的謀士,尤其是在東漢末年那樣的動盪時期,謀士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而在一眾謀士之中,我們第一個想起的自然就是蜀國的諸葛亮了,從南陽到五丈原,諸葛亮用一生規劃好了蜀國的版圖。但是,在蜀國之中仍有一位謀士堪稱是與諸葛亮齊名的,他就是被稱為“鳳雛”的龐統。
其實龐統最開始的時候是在東吳做官的,但是一直未能得到重用,而究其原因,他醜陋的相貌應該佔了不少。赤壁大戰的時候,諸葛亮和魯肅兩人都明白,龐統此人絕對是能謀定天下的大才,而率先招攬到他的便是魯肅,但是等魯肅滿心歡喜的將龐統舉薦給孫權時,卻遭到了孫權的極度嫌棄,並沒有重用他。
想來也是,當時東吳坐擁周瑜這麼一個美少年,自然免不了拿他作對比,試想,羽扇綸巾的周瑜碰上面容醜陋的龐統,孰優孰劣,自然一目瞭然了。俗話説得好:“面由心生”,即使一個人如何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但如果你面相不好,別人都會不由得對你產生一種排斥心理。因此,諸葛亮抓住機會,趁虛而入,將龐統“誘騙”到了蜀漢。
其實諸葛亮心裏也是有擔憂的,雖然自己的主公劉備號稱“仁君”,但面對龐統這樣的容貌難免會有一絲偏頗,所以諸葛亮便為龐統寫了一份介紹信,讓他在見到劉備後呈上此信便可。但是按照龐統的個性,他肯定是想要憑藉自己的真才實學打動劉備,所以並未呈上書信。果不其然,劉備同樣是個以貌取人的主,大手一揮,就將龐統安排到了耒陽,當了一個小小的縣令。
龐統本來聽了諸葛亮對劉備的一番吹捧,還認為自己遇到了明主,結果事實卻讓龐統明白了,劉備所謂的“躬行仁義,求賢若渴”之説都是他自己的“包裝”而已,真實的劉備其實也是一個欺世盜名之徒罷了。要不是後來諸葛亮寫信向劉備詢問龐統的下落,恐怕他早都跑到魏國去了,至於什麼張飛慧眼識人之類的,是真是假,相信大家自有分辨。
不過劉備在知道了龐統的身份之後,自然是禮遇有加,而且他還根據龐統的謀劃,一步步佔領了西川作為自己的根據地,自然興奮異常。據史料記載,涪城之戰後,劉備設宴款待羣臣,酒酣飯飽之際,劉備突然看着龐統説:“今日之會,可謂樂乎?”龐統答曰:“伐人之國而以為樂,非仁者之兵也。”
其實,龐統早對劉備的虛偽有所不滿,此前看劉備有所收斂便並未提出,現在戰事剛剛開始不久,劉備的老毛病又犯了,頓時原形畢露。於是龐統便用這種回答來暗諷劉備“非仁君”,這不就是打劉備的臉嗎?因此,龐統和劉備之間也有了不少嫌隙,甚至到了在後來的雒城之戰中,龐統更是徹底看清了劉備。
在雒城之戰前,龐統為劉備提出了著名的“上、中、下”三策,而他提出這三種策略的原因就是想給劉備最後一個機會,但是結果卻令龐統徹底死心了,在落鳳坡,龐統遇襲,中箭而亡,而他在臨終之前卻長嘆一聲,大喊道:“吾死,乃天命也!”而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正是説明東漢王朝的天數已盡,劉備此舉只是假借天命,蠱惑人心罷了!
只可惜,龐統臨終前揭穿的這個秘密,並不為後人熟知,甚至有很多人明明知道也不願相信,其實諸葛亮早就看穿了劉備的真面目,但迫於壓力,只得敢怒不敢言,這也是為何劉備後期會重用原本的漢中老臣李嚴、法正等人的原因,就連之後的夷陵之戰,他都堅決否定了諸葛亮的一切看法。難道這就是天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