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股市和基金行情讓更多人大呼受不了,用跌跌不休來形容並不為過。有的人認同割肉離場,有的人持續加倉,有的人冷眼旁觀,有的人躍躍欲試。但總體看來,那些年前躍躍欲試,想靠基金和股市大賺特賺一筆的人,很多都未能如願。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和逐利的,因此面對風險和危機的時候,大多數人的反應是逃避,或者嘲笑那些身在其中之人,殊不知不久的將來,自己也會成為和他們一樣的存在。這個世界上,財富的分配從來不是公平的,少數人掌握多數財富是常態,很多人試圖去破解財富的密碼,筆者也是其中之一。與其糾結於當前,不如回頭看看古往今來的故事,從中找到你想要的辦法和答案,這也是讀史的作用之一。
翻開《史記·貨殖列傳》後,有一句話深深的吸引了我,因為他直擊人性。
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
天下之人皆為利來,不管是天子、諸侯還是世家大族或一般的老百姓,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大家都害怕貧窮,沒有了財富的支撐,天子將無法駕馭朝堂,諸侯們將無法穩定邦國,而家族將出現裂痕,老百姓將面臨飢寒交迫的命運,這就是人的本性,是無法拋開它不談的。
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户之民乎!——《史記·貨殖列傳》
我們追求利益本質上是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這無可厚非,只要取之有道即可。説大道理是無法讓人信服的,只有生動有趣的故事才能打動人心,司馬遷用了大量的史料作為支撐,來論述自己的觀點。
首先我們來看看齊國的做法,作用西周的功臣姜子牙的封國齊國並不富庶,且人口稀少,對於一個功臣來講,他得到的和周公、召公相比,顯得很不公平。
故太公望封於營丘,地舄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魚鹽,則人物歸之,繦至而輻湊。——《史記·貨殖列傳》
姜子牙並沒有向困難低頭,他讓齊地的母子學習紡織的技巧,同時注重技巧的學習,利用齊地臨海的優勢,把海產品和鹽運到其他地方去賣。因此其他地方來到齊地做生意的人變得越來越多,大量的物資也從四面八方向齊地聚集。
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斂袂而往朝焉。——《史記·貨殖列傳》
因為紡織業發達,齊地出產的帽子、腰帶、衣服和鞋,在諸侯國中十分暢銷,各國的國君都爭先恐後的到齊國來朝拜,和齊國建立良好的邦交關係,進而滿足本國的物質需求。齊國稱霸於諸侯,依靠的不是強悍的民風,不是強大的部隊,而是更加深層次的經濟基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話從來不是空話,放在國家層面來看就是國力和國運。
其後齊中衰,管子修之,設輕重九府,則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歸,位在陪臣,富於列國之君。——《史記·貨殖列傳》
齊國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姜子牙以後齊國開始衰落,到了齊桓公的時候,依靠能臣管仲,齊國再次強大起來。齊桓公稱霸諸侯,除了“尊王攘夷”之外,經濟上的再次崛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管仲具體是怎麼做的呢?一句話:利益驅動下,大家的幹勁十足。具體來説,管仲設置了管理物價的九個官府,分別負責不同領域的物價管理工作。對於經濟的調控能力,讓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秦人、晉人、楚人都齊人被甩在了身後。管仲作為大臣,所擁有的財富超過了很多諸侯國的國君。
故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生於有而廢於無。——《史記·貨殖列傳》
由此,司馬遷感悟到一個道理:當大倉庫充盈了以後,人們才知道要懂得禮節,衣食無憂的時候,才知道要知道榮耀和羞恥的含義,物質基礎是精神需求的前置工作,提高人的素質和覺悟,就要讓他們從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貧困生活中解脱出來,才能有更高的物質和精神追求。
接下來説説越王勾踐故事裏一個人物,大家熟知范蠡和西施,甚至被勾踐賜死的文仲,但還有一個人不應該被我們忘記,這個人的名字叫計然。他不僅幫助勾踐成為霸主,也為范蠡帶來了啓示,陶朱公的啓蒙者並不為過。
昔者越王勾踐困於會稽之上,乃用范蠡、計然。——《史記·貨殖列傳》
當時的勾踐被吳王夫差所敗,被困在會稽山上,垂頭喪氣的勾踐向范蠡和計然求教反敗為勝的辦法。范蠡面對當前的情況,提出讓勾踐屈尊降貴,向夫差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是當時最好的應變措施。而計然為勾踐謀劃的是如何讓越國從根本上強大起來的辦法,遠近之間各有所長。
計然曰:“……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末病則財不出,農病則草不闢矣。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末俱利,平糶齊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史記·貨殖列傳》
計然認為糧食的定價很重要,如果定二十錢則利潤太低,如果定九十錢,那麼商人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害。商人利益受到損害的話,那麼錢財就不能在社會上很好的流通,而農民的利益受害的話,就會導致沒有人去耕種作物。因此對於糧食的定價多不超過八十,低不低於三十,就在這個區間調整,那麼農民和商人都會得利,這樣一來,糧食的價格平穩,就可以保障發揮其對於各類物資的調控作用。國家的税收可以得到保障,市場也可以保持一個良性運作的狀態,這樣一來,國家就可以實現大治。核心的觀點是大家都要獲利,不要虧待農民和商人,他們是越國反敗為勝的關鍵,只有國家經濟搞上去了,才有後續向吳國復仇的可能。開展經濟建設,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是計然的核心觀點。不僅限於理論和口號,計然也為勾踐提供了具體的做法。
“積著之理,務完物,無息幣。以物相貿,易腐敗而食之貨勿留,無敢居貴。”——《史記·貨殖列傳》
對於積貯物資這件事,計然的看法是應該注重物資的完好和牢固,也不要用會支付利息的錢。這裏我想到了很多人看着最近基金火熱、股市看漲,就去銀行貸款買股票和基金,結果血本無歸傾家蕩產。在做商品買賣的時候,容易腐敗和腐蝕的東西不要囤積,不要有囤積居奇的想法,計然的話讓我們要有規避風險的重要性。
“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財幣欲其行如流水。”——《史記·貨殖列傳》
如果去早就物品的過剩和短缺,就會發現隱藏在其背後物價漲跌的秘密了。規律性的波動,到了頂點會回調,到了谷底會拉昇,這個道理放在現在仍然適用。只有讓貨幣和物資都流動起來,國家的經濟才會有起色,因此貨物的價格很高的時候,就要把他們賣掉不要吝惜,而貨物的價格大幅度下跌就要買進,低進高出的過程就是財富積累的過程。看到了吧,“低進高出”、“回調”、“拉昇”這些,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了。
修之十年,國富,厚賂戰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飲,遂報彊吳,觀兵中國,稱號“五霸”。——《史記·貨殖列傳》
按照范蠡的辦法,勾踐才能逃過亡國殺身之禍,按照計然的謀劃,越國變得國富民強。越國變得富足了,就可以給士兵們很高的待遇,士兵們人人都像打了雞血一樣奮勇殺敵,就像口渴時飲水一樣。於是徹底擊敗了吳國,吳王夫差被迫自殺,越國成為春秋時期又一個霸主。
分享歷史故事,瞭解財富密碼。做個快樂的普通人,從讀史、知史、悟史開始。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