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021高考題型有新方向?可能增加一靈活性題,對考生是否有利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經典

隨着近些年來參加高考的人數節節上升,人們對高考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對每一位考生乃至考生家長來説,高考的意義都是非同一般的,畢竟人生最重要最關鍵之一的轉折點上,雖然用“一人昇天,仙及雞犬”來形容有點太過,但基本決定了考生以後人生的高度。

2020年的高考,由於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徹底打亂了全國上上下下人們的生活和學生節奏,導致高考推遲了一個月進行。2021年的高考時間會不會繼續保持推遲到7月舉行,還是恢復到6月份?這是所有考生、老師、家長們都很關心的事情,就在本月19日,教育部確定了高考時間,維持6月7、8日為全國統一高考時間不變。

與此同時,還明確了2021年高考題型,將增加開放性試題,提高試題的靈活度,減少死記硬背得高分的可能,杜絕題海戰術的機械刷題亂猜瞎蒙。這項調整,也許會成為今年及以後高考的出題方向。其實去年山東省高考的選考科目在出題方面就已經有了一些苗頭,比如歷史考卷,4道非選擇題的開放性就非常明顯,不像選擇題那樣死板地非A即B,也沒有一成不變的固定答案,只要主旨不主大綱就可以自由發揮,這樣作答起來靈活度就很高。

不少考生倒是樂壞了:組織文字是我的強項,只要意思到了怎麼表達都可以。高考題如此一改變,這就與幾年前提出的“提升閲讀能力”是完全相一致了。有專家説過,高考選拔,要讓一部分考生輸在閲讀能力不足上,大量閲讀材料的引入,如果考生的閲讀能力差的話,不要説能做對題考高分,就連能否順利把試卷瀏覽完都存在問題。

那麼,高考題型增加開放性題,對考生有利還是有弊呢?當然是有利啦,我們先來分析分析。

一、靈活度高,更適合選拔人才的需要

高考,是我國最公平、公正、公開的選拔考試之一。我國經濟在飛速發展,時代也在滾滾向前,社會需要的人才類型也大不同以前,如今時代的人才選拔機制也應該與時俱進。如今社會更需要擁有創新思維、懂得學以致用、學會獨立解決問題的人才。

就連如今的公務員考試,各種職業認證考試,題型都是很靈活,注重考查考生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動手操作又務實的能力。只有把高考題型增加靈活度,才能把當下教育導向更好發展,真正順應新形勢需要。

二、與素質教育培養複合型人才相吻合

應試教育被吐槽了多年,什麼“啞巴英語”、“高分低能”、“考試機器”、“刷題工具”等,都不應該存在當下知識經濟時代裏。但在中考、高考唯考分升學的指揮棒下,儘管教育改革從來沒有停止過,但效果仍不盡人意。甚至不少考生為了在中考、高考中取得高分,仍然堅信不疑地認為題海戰才是王道,君不見高三學生一年用光了100多支筆芯,做過的試題試卷不是論幾章幾份而是用秤稱公斤。刷題雖然簡單粗暴了點,但實在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考試取消大綱,每個知識點都有可能是重點,都有可能出考題,唯有多刷題多長見識才能加深記憶。

固定的高考題型,就連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綜合題的先後順序都未曾改變過,多做題確實是贏得高考屢試不爽的法寶,這也是推行素質教育多年仍逃離不了刷題取勝的做法,應試教育仍大行其道,儘管減負教育幾十上百條規定和條例,學生的學習負擔不但沒有減輕,反而越來越重。過量刷題已給青少年帶來很大傷害,視力下降身體發育越來越像“豆芽”。

增加高考題型靈活度,可以把應試教育引向素質教育路,因為考題的標準答案不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把書本知識學透了,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也同樣可以得分。

距離6月7日還有100多天,面對高考新變化,考生該如何應對呢?有2點建議,今年參加高考的學生可以採納照做:

1.保持平常心態,以不變應萬變

考查的知識點沒變,對知識點掌握熟練程度要求不變,對考生需要具備的能力和素養不變,不管題型如何變化,其實就是一個“換湯不換藥”的改變。因此,考生不要過於緊張,基礎知識和關鍵能力該強化的要強化,做題不能是盲目刷題,更不要比誰做的多,而是要通過做題在總結、歸納中不斷提升,理解基礎知識點,幫助提升審題能力,如果這些都具備了,然後從學科素養方面進一步研究高考題,到了高考場上答題就會得心應手了。

2.提高審題能力、應變能力

增加開放性考題,對審題能力的要求就有所提升了,不僅要足夠的閲讀速度,還要能在最可能短的時間裏抓住關鍵字眼並迅速鎖定運用到的知識,然後組織表達方式準確無誤地解答出來。只要一個環節沒有做到位,肯定得不到了滿分。

還有應變能力也是一樣的道理,由於考題開放性,靈活性又高,考生要做的必須提高應變能力,不僅要將知識點理解透徹,還要懂得重要概念、推理、定律、公式等的推理過程,只有這樣才能活學活用到考題上,否則只靠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

總之,面對新的高考,考生不僅要有充分認識,還要高度重視,又要保持平常心態沉着冷靜地應考。希望所有考生不負當下,考上理想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