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0月7日,開國元勳劉伯承同志逝世。劉伯承69歲的夫人汪榮華顯得十分疲憊,她隱忍着痛苦,竭力保持鎮靜。她坐在沙發上,用壓抑的聲音對着前來弔唁的同志説:"不要難過,不要哭!我不難過,我也不哭。"
圖|劉伯承葬禮
説着這些寬慰別人的話,她的嘴唇卻在顫抖着,眼淚一直在打轉。
深夜,汪榮華獨自坐在房間裏,鄭重地給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寫信。信中希望組織把劉伯承的骨灰撒在祖國大地之上,撒在淮海、南京、大別山區、太行山區、大西南……這些都是他曾經和戰友們一起流下血汗的地方。
在艱難的戰爭歲月,劉伯承和汪榮華總是聚少離多,然而留下的珍貴回憶太多太多。汪榮華看着丈夫的照片,回憶起丈夫濃重的四川口音,這才放縱自己流淚不止……
圖|1926年的劉伯承
1935年6月,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順利會師,指導員們激動地互相贈送禮物。黨中央派朱德、劉伯承、林伯渠等領導人前往紅四方面軍總部駐地慰問將士。
這是汪榮華第一次見到川中名將劉伯承,此前她已經聽説了很多關於劉伯承的傳奇故事。劉伯承走到隊伍前,他身材高大,戴着一幅黑框眼鏡,不怒而威,汪榮華輕聲問了問身側的軍部參謀陳明義這是何人,陳明義回答她:"這是我們的總參謀長劉伯承同志啊,難道你連他都不認識。"
汪榮華心中非常激動,劉伯承走過她的身旁之時,汪榮華懷着崇敬的心情説了聲:"首長辛苦了。"劉伯承看了她一眼,小姑娘梳着齊耳短髮,紅撲撲的鵝蛋臉,身材苗條,眼中有着無法掩飾的光華。
劉伯承微笑着詢問她叫什麼名字,汪榮華一邊回答一邊朝着劉伯承敬了一個軍禮。劉伯承又問了她在哪個連排,其實這個時候不僅僅是汪榮華,劉伯承也深深記住了她。
汪榮華是安徽六合縣人,1931年來到大別山參加了紅軍,那時候的她才剛剛14歲。15歲這年,汪榮華當上了英山縣共青團代表,在見到劉伯承之時,年輕的汪榮華已經是川陝蘇維埃省政府郵政局副局長。
圖|汪榮華
真正讓兩個人的心走到一起的,是長征。長征的草地之上,有悲愴的史詩,也有英雄的愛情。1935年,汪榮華隨軍長征,第一次過草地時她負責開展羣眾工作,第二次汪榮華被調到了總參謀部第四局工作,和劉伯承經常見面。
數百里的草地茫茫沒有人煙,一路上都是沼澤泥潭,沒有乾淨的水源,糧食短缺。特別是第二次過草地的時候,已經接近深秋,高原上非常寒冷,戰士們的腳每天都泡在又冷又臭的泥潭之中。草原的氣候多變,這一會兒還是晴空萬里,可能不久之後就會雨雪交加。
沒有鹽,戰士們只能吃野菜,有的戰士們不小心吃到有毒的植物,把臉都吃腫了,最後野菜都吃完了,他們餓極了,只能找一些牛皮煮着吃。最可怕是草地上根本就看不出來的沼澤,一旦掉進去就是滅頂之災。汪榮華曾經親眼看到一匹馬身陷沼澤之中,不過一會兒功夫就只剩下了一個馬頭……很多戰士就這樣永遠留在了草地,他們讓汪榮華心中充滿了悲憤。
能走過草地的女同志都不簡單。劉伯承在行軍途中看見腿腳受傷一瘸一拐的汪榮華,便讓汪榮華騎自己的戰馬。汪榮華非常感動,卻很倔強地拒絕了。劉伯承眼睛不好,年紀也大,她思來想去還是不能騎他的馬,硬是靠着自己的毅力強撐着追上了隊伍。汪榮華的倔強給劉伯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此以後,劉伯承一直關注這名年輕的紅軍女戰士,打仗的時候她衝在前線,和羣眾在一起的時候,她是親切的宣傳員,在傷員面前,她又是一位細心的後勤工作者。她的善良和堅韌深深打動着劉伯承。
在行軍的空閒時間,劉伯承會抽空教授汪榮華文化知識,也看着汪榮華飛速進步。
圖|劉伯承
那段時期,張國燾一直企圖拉攏劉伯承,劉伯承嚴詞拒絕,並且指責了張國燾的分裂行為,張國燾因此對劉伯承多方排擠,撤除他的職務,將他調到紅軍大學去做校長。
汪榮華對劉伯承的堅定和大義凜然深深折服,她經常去看望劉伯承,見他日漸消瘦,心中不捨,也在默默為他打掃房間,洗衣服,絲毫不顧忌旁人的閒言碎語,在劉伯承最為失落的時候,給予他一點温暖和支持。
劉伯承到了紅軍大學之後,汪榮華成日坐立不安,後來獨自一個人跑到了紅軍大學去看劉伯承。劉伯承雖然非常感動,但也擔心她有麻煩,故意嚇唬汪榮華:"你跑過來做什麼?"汪榮華一本正經説是來和他學習軍事的,兩人都被逗笑了。
草地一眼看不到邊,革命還有很多路要走,不過兩個人的心漸漸走近,給了對方更大的勇氣和力量。
劉伯承不知道怎麼和汪榮華表達自己的愛意,因為上下級關係,劉伯承不想給她帶來壓力,畢竟汪榮華才19歲。劉伯承決定還是以寫信的方式向汪榮華表達內心的想法。他研了磨,提筆寫了好幾篇求愛信,讓警衞員親手送到汪榮華的手中。
圖|劉伯承和汪榮華
這是劉伯承第一次用蠅頭小楷寫情書,也是汪榮華第一次收到情書。汪榮華收到信之後滿臉通紅,忍不住怦然心動。和劉伯承相處的種種場景重現在眼前,汪榮華幾乎一夜都沒有睡着。
劉伯承英勇善戰,烏江、遵義、婁山關、赤水、金沙江……都留下了這位川中名將的英勇戰績。而在生活之中,劉伯承謙虛樸素。最重要的是,他們堅持着同樣的革命理想,是心靈契合的革命戰友。唯一讓汪榮華猶豫的就是他們文化水平有着比較大的差距,資歷也不般配。汪榮華覺得自己是大別山走出來的農家女,而劉伯承是紅軍重要的領導,汪榮華只念過三年的書,她真的配得上劉伯承嗎?
汪榮華並不扭捏,而是直接和劉伯承説出了心中的猶豫。劉伯承一聽就笑了起來,他願意盡力幫助汪榮華學習,還和汪榮華説起了自己的過去。
劉伯承也是貧苦農民出身,祖父帶着6個兒子開荒種地,為了養活一大家子,也做過吹鼓手。父親是家裏唯一一個讀書人,為了劉伯承的前途,從小就讓他出去唸書。劉伯承13歲的時候,父子二人一起進城考秀才,父子倆雙雙上榜。然而因為祖父曾經當過吹鼓手,他們被主考官取消了資格,積鬱成疾的父親在這件事之後就去世了,劉伯承只好回家務農……
圖|二十年代初期,劉伯承與其母親合影
劉伯承和汪榮華説起自己的過去,汪榮華聽得淚水連連。他們的身邊有多少同志,是因為窮,因為被剝削得活不下去了才參軍革命。相似的命運,和共同的理想讓他們走到了一起。歷經腥風血雨,嚐遍了革命的艱辛,讓他們在最終成為了患難與共的夫妻。
1936年中秋節前後,紅軍三大主力即將會師,劉伯承和汪榮華在曲子鎮舉行了簡樸的婚禮。這場婚禮沒有酒宴,只有陪伴他們爬雪山走草地的行李,以及戰友們的衷心祝福。新房裏是一張簡單的木板牀,作為紅軍的高級將領,劉伯承連一件新衣服也沒有給新娘子買。但這場婚禮讓兩個心意相通的人一起走過半個世紀,被全軍傳為佳話。
婚後不過一週的時間,汪榮華就和劉伯承繼續踏上了長征征途。某一天在翻越一座大山之時,天上忽然傳來轟隆隆的飛機引擎聲,劉伯承抬頭便看見一架敵機鑽入了山谷,朝着他們的部隊飛來。劉伯承立刻沉着指揮所有人分散隱蔽,山谷之中傳來一陣轟鳴,在震耳欲聾的轟炸聲之後,戰士都負了傷。汪榮華拖着血流不止的小腿,到處在找劉伯承。
劉伯承傷在臀部,為了不讓汪榮華太過擔心,他勉強坐了起來,讓受傷最輕的汪榮華趕緊去追趕部隊,報告情況。
圖|《劉伯承元帥》劇照
汪榮華不願意走,她知道如果這個時候敵人搜山,劉伯承連躲都難躲,一定凶多吉少。她堅持要留在劉伯承的身邊,發誓死要死在一塊。
劉伯承沉默了片刻,汪榮華還很年輕,才19歲,對公,他必須為革命保存力量,不能感情用事;對私,他不希望汪榮華和她一起犧牲,他希望這個堅強的姑娘能好好活下去。
劉伯承説:"我會隱藏好和保護好自己的,如果你沒有受傷,還可以攙扶着我走,你自己看看你的腿,這樣能行嗎?"
汪榮華的腿還在流着血,鞋子都已經染紅了。在戰場上,意氣用事是最沒有價值的,劉伯承不希望汪榮華做出無謂的犧牲。汪榮華慢慢站起來,向前走了幾步,又含着淚水回頭看了重傷的劉伯承和警衞員:"你們千萬隱蔽好,我追上了部隊一定會回來找你們的。"
圖|劉伯承和汪榮華
劉伯承一直催促汪榮華快走,她強迫自己狠下心,趕緊去尋求支援。戰爭是無情的,每一次相聚都是命運的賞賜,每一次離別都可能是生離死別。我們也許很難去理解老一輩革命家的深情,他們每做一次抉擇,都可能是以犧牲自己或者親人作為代價的。
幸運的是,汪榮華前腳剛走,收容班長白高山帶着全班同志向着轟炸聲前來營救戰友。白高山攙扶着劉伯承動了一下身子,他的身下已經是一灘殷紅的血水。面對戰友的驚訝和心痛,劉伯承只是摘下了眼睛擦了擦灰塵,安慰他們:"鬧革命,流血受傷是正常的事情,哪有不流血的革命?
當時條件有限,沒有馬也沒有擔架,戰士們只好輪流扶着劉伯承緩慢往前走。走了不到一兩公里,看見汪榮華又跑了回來,她小腿受了傷本來就走得很慢,剛剛爬到高處,回頭看見後面跟上了一批人,他們穿着淺灰色的軍裝,都是自己的同志。
圖|劉伯承、汪榮華和子女們
她趕緊跑回去,馬上看到了被架着的劉伯承。雖只短暫分別了一段時間,她是百感交集,對劉伯承説:"伯承,真的是你!可真把我急壞了。"
今天,在紅羊鄉洪堡村一户村民馮子珍家中,還收藏着一隻女人用的小皮箱。當年劉伯承受傷之後被戰士們帶到了洪堡村,汪榮華急忙敲響一位老鄉的家門。馮子珍的父親看汪榮華焦急的樣子,二話不説就帶着兄弟們臨時做了一個擔架,和幾名紅軍將劉伯承抬到了家中,為他簡單包紮了傷口。
第二天,汪榮華一行人要去追趕部隊。汪榮華覺得過意不去,留下了她的小皮箱作為報酬,還給老鄉留下一塊銀元和幾個銅板。對於農家來説,這隻皮箱子是個稀罕物件,家裏的姑娘們稀罕的不得了,都爭着想要看一看。但馮子珍的父親趕緊收了起來,對孩子們説:"這個箱子是紅軍的,他們受傷了,沒法子帶走,以後再來我們這裏,我們要還給人家的。"
圖|長征勝利後,劉伯承在甘肅留影
劉伯承和汪榮華就這樣攜手走過了艱苦的長征,長征考驗了他們的愛情,也是他們生命之中歷久彌新的紀念。
到了延安之後,汪榮華進入抗大學習,結婚之後劉伯承一直在幫助她學習文化知識,這次抗大的學習機會劉伯承對她的要求更加嚴格。劉伯承要求她一定廣讀、多讀,練習書法的時候,也要她注意架筆姿勢,認真臨帖。因為劉伯承的幫助,她一直進步非常快。
1937年抗戰開始,汪榮華和劉伯承結婚還不到一年,就又要面臨分別。劉伯承率軍東渡黃河,夫妻兩人雖然成家了,但是沒有一個像樣的家。汪榮華依舊留在抗大學習,一直到一年後,汪榮華畢業了,兩人才團聚。
圖|1938年,劉伯承(左三)和部隊文工團團員合影
汪榮華住在集體宿舍之中,吃的是大鍋飯,只有週六的時候才會來看一看劉伯承。而劉伯承常常不在住所,要上前線了,就牽上騾子,他不善於表達,對汪榮華只是簡單的告別,説一句:"我走了。"
可能要經過漫長的幾十天之後,汪榮華才能看到風塵僕僕的劉伯承從前線回來,帶着一身的硝煙和疲憊。
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就出生在一次反掃蕩戰爭之時,汪榮華即將分娩,而劉伯承不得不上前線。他在衣兜裏面摸出了5塊錢,叫汪榮華給自己買點吃的。
在反掃蕩戰爭還在進行之時,汪榮華順利生下了孩子,和其他的幹部一樣,她把孩子養在農民的家中,趕緊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戰爭年代也好,和平時期,劉伯承從來沒有放鬆過自己,經常讀書、寫作、譯著到深夜。
圖|1947年12月,劉伯承在幹部大會上作總結報告
新中國成立之後,劉伯承在南京創辦軍事學院,1951年,汪榮華帶着孩子們來到南京和劉伯承相聚,一家人才總算過上了比較安定的生活。而劉伯承卻比戰爭時期更加緊張繁忙。戰爭年代,劉伯承在前線幾天幾夜不睡,回來之後還可以一次睡個夠。而軍事學院每天都有新的問題,劉伯承有着辦不完的事情。
汪榮華甚至覺得,在南京的時期,是劉伯承最辛苦最勞累的一段時期,他在這段時期經常頭痛、虛脱,還有高血壓,因為工作太過繁忙,劉伯承還不願去醫治。他常常在半夜因為病痛驚醒,此後就再也睡不着,打開台燈開始批改教案或者校對譯作。
汪榮華知道,即便進入了和平年代,劉伯承依舊着急,他急着為國家培養新時代的軍事幹部。為了他的身體,汪榮華温柔提醒過幾次,他都是嘴上答應,依舊堅持着自己的事情。
圖|1950年10月1日,劉伯承出席重慶市慶祝建國一週年大會
1973年5月,劉伯承重病住院。後來因為治療失誤,劉伯承的身體每況愈下,汪榮華情急之下只得向周恩來報告了情況。當時的周恩來也是重病在身,他非常關注劉伯承的病情,下達指示調整治療組的人員,因為調整及時,劉伯承才有所好轉,但最後的13年一直離不了汪榮華。
劉伯承先後生病20多年,汪榮華一直在細心照料護理。後來因為用藥不當,劉伯承喪失了思維能力,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也喪失了,汪榮華在這種情況下照顧了劉伯承7年。為了照顧劉伯承,汪榮華臉上增添了很多皺紋,鬢邊開始出現白髮。
圖|1949年10月,劉伯承司令員(右)、鄧小平政委(左)、張際春副政委(中)在第二野戰軍指揮部
在劉伯承90歲壽辰之時,不少中央領導人來看望劉帥。汪榮華每次和他們握手的時候,都欣喜説:"劉老總算闖過了90大關。"而大家都知道,如果沒有汪榮華的悉心照料,劉伯承的身體不會一直保持着相對平穩的狀態。
汪榮華家中還有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在汪榮華生前,他們一直是大別山貧困地區的普通農民,並沒有因為汪榮華的關係而得到特殊的照顧。他們也曾經向大姐提出一些要求,但只要不合政策,汪榮華肯定不會答應他們。
汪榮華始終記得劉伯承要求的公私分明,即便家人覺得他"絕情",她也是一點都不遷就。當時中國青年正在流行"出國留學",有人建議劉伯承的小兒子一起去留學,並且答應幫助他辦好手續。汪榮華知道這件事之後,嚴肅告訴兒子,當年劉伯承前往蘇聯,是為了民族的解放,為了建設新中國。老一輩革命家都是為了尋求革命的真理才出國的,如果抱着個人的目的出國,就很難學到真本領,況且我們自己的國家同樣也能造就人才。汪榮華説服了自己的兒子,他一直刻苦自勉,學有所成。
劉伯承一共有6個子女,他們都有機會和條件出國學習,卻沒有一個出國。國家給了劉伯承一家應有的特殊照顧,汪榮華一直用平常心對待,一直教育孩子不能假公濟私,不要花着公家的錢就不覺得心痛。
圖|1957年春,劉伯承和夫人汪榮華遊覽黃山後小憩
劉伯承家是出了名的"清水衙門",夫妻倆工資要養育6個孩子,還要供養兩位老人。暖氣燒不熱,洗澡要汪榮華自己燒水,洗頭的時候,劉帥先洗,然後汪榮華用他的水再洗第二遍。生活供應緊張,為了孩子能吃的營養,汪榮華在大白菜收穫的季節,經常去家周圍的田地裏面,撿別人丟棄的白菜幫子餵雞下蛋。
這可是我們新中國的國家領導人的家庭啊!誰能想象在野地裏撿着白菜幫子的汪榮華,是劉伯承的夫人呢?
劉伯承去世的時候,很多人注意到了劉帥家中的沙發。沙發巾汪榮華已經縫補過很多次了,工作人員都勸汪榮華去領新的,她卻始終不願意,一直覺得補一補還能用。後來破到實在是不能補了,她才上街自己買了條最便宜的毛巾布,自己動手裁剪縫補。
劉帥的葬禮結束之後,汪榮華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請一直幫助照顧劉伯承的醫護人員吃頓飯。她詢問了一下才知道,前後護理的工作人員一共有100多人。她覺得不請他們吃飯心中過意不去,然而請這麼多人吃飯經濟上負擔不起。熟人建議她可以找軍委辦公廳説一聲,可以辦的體面又省事。但汪榮華就是不願意麻煩公家,不願意花公家的錢。
圖|1951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正式成立,劉伯承院長主持了成立典禮
最後在子女的建議之下,汪榮華請了一部分醫護人員代表吃了頓飯,還以自己的名義給解放軍總醫院寫了一封真摯的感謝信。做完這些,汪榮華才感覺到安心很多。
1991年,汪榮華前往外地,當地領導和民眾興師動眾,在路邊熱烈歡迎。汪榮華不喜歡這種做派,一直悶不做聲。到了屋子裏,她尚未落座,就有一位女幹部熱情喊道:"劉帥夫人在哪兒?劉帥夫人在哪兒?"
汪榮華站起身,對着她靜靜回答:"她不叫劉帥夫人,她叫汪榮華,我就是汪榮華。"
圖|1951年,劉伯承親自為學員上課,講授蘇聯衞國戰爭史
汪榮華陪伴着劉伯承走過了長征、抗戰、解放戰爭,一起攜手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這對紅色伉儷,在半個世紀的歲月之中,依舊保持着在長征之中的信任和尊重,相濡以沫,艱苦樸素,為後人樹立了愛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