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教育樣本調查(四):啓蒙音樂的AI化還需攻破哪些難點

創新教育樣本調查(四):啓蒙音樂的AI化還需攻破哪些難點

隨着“互聯網+教育”浪潮的興起,在低幼賽道里開始湧現出越來越多以“AI”為主打元素的課程。但目前來看,這些課程多集中在英語、語文等學科類課程,且在家長羣體中形成了一定的認知。而圍繞啓蒙音樂這類素質化教育開展的AI課程還尚未形成較大規模,在啓蒙音樂教育AI化的過程中,有哪些痛點難點問題需要解決?這一模式的推廣又將給家長在音樂學習上的認知觀念帶來哪些新的變化?創新教育樣本調查第四篇,將針對啓蒙音樂AI化的問題展開討論。

啓蒙音樂的AI之路

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正越來越被家長們所關注。但相比K12學科教育,音樂教育的體量較小,領域內存在機構規模化的痛點。而隨着教育產業與互聯網結合的日益密切,一些在線化的全新形式開始出現在少兒音樂培訓領域。目前在業內,除了像VIP陪練這樣的在線一對一機構,也開始出現一些主打音樂AI課的機構。去年5月,一款名為“音樂殼”的App正式上線,這一App及背後的課程模式主要針對低幼階段的孩子進行音樂啓蒙。

“從整個商業邏輯來看,少兒音樂教育不管是從客單價、付費能力還是學習的時間週期,都要比做成人音樂教育的商業模型要好。另外,我自己喜歡音樂,音樂的有些內容等到成人階段再去學習的話,就已經是一種錯誤的學習週期了。很多東西還是需要孩子從小就形成一種認知,從小接受這方面的教育。”音樂殼創始人兼CEO劉任憑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談道。

據瞭解,目前音樂殼的授課方式為AI課搭配配套輔導老師,和已經開始規模化擴張的語文、思維、英語等AI課的模式類似。此外,和一對一陪練及線下面授課相比,課程費用更低,同時,音樂殼也在和一些親子機構及渠道開展相關合作。

“如果從整個素質教育賽道來看,啓蒙音樂的用户起始量和轉化率會遜於啓蒙美術。美術的優點在於門檻低且易出效果,但這也會成為美術啓蒙在線化的一個瓶頸,在後續續課上,美術很難有評判絕對好壞的標準,留存上相對來説可能會比較困難。而回到音樂上來,像鋼琴這樣的器樂,其實有一套考級的標準,後期的轉化效果可能就更好。”劉任憑表示。

痛點之外的痛點

AI課降低課程成本的同時,在低幼教育階段,啓蒙音樂還需要解決的一大關鍵痛點就是家長的學習觀念。此前曾有數據顯示,中國適齡兒童音樂學習的滲透率不足10%,但韓國、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適齡兒童音樂學習滲透率一般在40%-45%,差距仍然明顯。

但同時,痛點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啓蒙音樂教育的巨大市場。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音樂教育培訓市場規模約92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將保持8%的增速,到2020年,我國音樂教育市場規模可達998億元。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和其他新生教育模式一樣,啓蒙音樂這一觀念會率先在一線城市進行普及,隨後下沉到二三線城市。在線化AI課又是否將加速這一下沉過程?“目前音樂教育的開展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好的音樂老師不好找,而相對語數外,其實各個地方都會有一些重點學校優秀的主科老師,但音樂這方面向下沉,好的師資卻很匱乏。”劉任憑表示。

AI課在緩解下沉市場師資痛點的同時,機構也會面臨對優秀師資力量需求的激增。據瞭解,目前音樂殼的所屬公司有40%的員工比例為教研老師,可以肯定的是,在規模化擴張的過程中,收攏人才將成為需要考慮的重點因素。

從器樂技術升級音樂素養

作為政策導向屬性極強的行業,隨着國務院針對美育、體育政策的頒佈,素質教育賽道內的部分機構或將迎來發展的風口。針對新的美育政策,國家藝術教育委員會常委、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周海宏表示,“美育進入中考,説明國家對美育的重視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也是藝術教育乃至整個藝術行業的喜訊——熱愛藝術的國民基礎才是藝術行業發展的動力”。

但同時,周海宏進一步指出,“在政策推進的過程中,還要深入研究審美素質測評的科學性,防止美育考試成為新一輪‘應試教育’的考試”。而美育的考核勢必會讓家長對孩子美育能力的培養前置,在前置過程中,觀念的轉變至關重要。

有觀點認為,目前在中國,音樂的學習多集中於器樂,大部分家長的認知還停留在學會某一門樂器進行輸出的階段,一些真正的音樂能力(如欣賞能力、節奏能力)還沒能得到重視。相對而言,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提升基礎的音樂素養比單純的樂器技術更加重要。

從事藝術心理和教育研究的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李紅菊表示,未來家長在培養孩子時,應不再是某一種單一樂器或單一的藝術能力,而是一種整合的、綜合性的藝術素養的培養。“我也看好AI在未來藝術教育中發揮的作用,目前來看,一些簡單的教育功能完全可以通過AI來實現。”

此外,周海宏還進一步指出,“幼兒學習音樂必須要適應孩子學習的心理特點,讓孩子的學習能夠充滿快樂,把快樂當成一種學習的手段,幫助孩子最大限度地把他的能力發展起來”。周海宏談道。“音樂教育主要培養的是孩子的音樂審美能力,通過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遷移到對全人類素質發展的影響,當然,這個環節會更取決於教師的教學。此外,腦科學研究表明,音樂活動是‘全腦調動’的活動,而不僅僅是聽覺感受。”北京商報記者 程銘劼 趙博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73 字。

轉載請註明: 創新教育樣本調查(四):啓蒙音樂的AI化還需攻破哪些難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