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高考季,作文題作為“人人都看得懂的題目”,往往受到議論最多。而在中學課堂,一些老師在教作文時,往往要求學生熟記素材、論據、好詞好句,學會套題,甚至一些語文老師常常會在教學時提到高考命題老師最樂見哪類素材,或者最傾向於給哪類作文高分。高考作文,究竟有套路可循嗎?
作文與其説考的寫作能力,不如説是考對話能力。高中寫作的文體教學重在議論文。其命題形式多為給材料作文。近年來,相關考試的命題材料往往隱去傾向,由“請你證明(材料觀點)”演進為“你怎麼看”。這種“論題型”的作文,給了學生足夠的思考和論述空間,對學生的“對話”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話”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態度。以對話的態度作文,便不是仰視材料,而是平視乃至俯視材料,以平等的姿態同材料論題展開討論,肯定其正確,否定其謬誤,補充其不足。唯有如此,方能完整踐行新課標所強調的批判性思維。
中學生要具備這一態度和能力並不易。造成這一不易的重要原因在於應試思維,即誤以為考場作文要揣摩命題老師意圖並曲意逢迎。殊不知現實卻是常因逢迎而曲意,落得個鎩羽而歸。所以,打破應試思維便成為首要任務。
應試並非貶義詞,相反,應試作為能力,在個人事業發展的每個關鍵時刻都不可或缺。高考是,求職面試是,工作也是。具備這一能力的人,不僅目中有考核你、選用你、給你更大發展舞台的“他”,還善於在有限制的考核中有針對性地展現“我”,從而脱穎而出。也就是説,“有我”但不“唯我”才會收穫青眼。這種態度,是既重視對方的要求,圍繞對方感興趣的問題應對,又不俯首低眉,而是以平等的心態充分表現自我。具體到作文,何嘗不是如此呢?
所謂“應試”能力,是讓人“對話”時有棋逢對手的欣喜
作文中,這種“應試”能力可以歸為“對話能力”。
所謂對話,是就某一共同話題展開討論,明確共識,表述己見。作為能力,我把它總結為三個要素。
一是讓評閲者明確讀到你對材料的準確理解,這是展開對話的基本條件。
二是讓評閲者看到你對其論題所含傾向的肯定和闡釋,這是展開對話的心理基礎。當然,其前提是材料傾向正確,而目前更多的命題材料若有傾向,往往比較正確。即便材料沒有傾向,所列出的幾種看似對立的觀點也各有其合理性,所以肯定並闡釋之並非向材料投降,而是向真理俯首。但是,僅有這兩個要素的對話並非命題者和評閲者所欲知曉的全部,作為對話,既非真正平等,亦非切實有效。
只有具備了第三要素,才是真正的對話。這一要素可稱為補充和深化,這一層面上的論述,才見出“我”的殊異,甚至可以説,才可稱為對話。試想,在生活中,遇到只會説“你説的真對”的聽者,你除了虛榮的滿足,還有什麼?而遇到會説“你的意思是……、你説得有道理、但我有補充”的對話者,你是不是有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的欣喜?
簡言之,具備“我知道你在説什麼”“你這樣説的原因和理由是什麼”“我的補充是什麼”三個層面,就可以稱為基於對話的寫作了。
這三要素,不是行文結構,更不是作文套路,而是寫作思路。它是每一篇作文寫作前必須思考梳理的內容。落實到成文,哪個一筆帶過,哪個詳細論述,哪個點到即止,根據的是材料,更是自身寫作進行時的思考和認識水平。但要成就一篇佳作,第三要素總該有所體現。
對話的基礎是閲讀理解能力,更是貫穿閲讀過程的質疑
可以説,對話能力,首先是閲讀理解能力。
以某年上海某區的模擬考作文題為例:“遍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月亮。”有人這樣評價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中的主人公。小説講述主人公放棄安逸的生活,追求繪畫理想的故事。小説成書於上個世紀初,而這句話最近卻突然火爆起來。
對於這一作文題,有一部分學生把材料的論題理解為“精神追求與物質追求的關係”,也有人理解為“為了精神追求,可以放棄物質生活”。第一種理解似是而非,其實給出的材料並非討論兩者關係。第二種理解似乎更接近材料本意。不少學生洋洋灑灑於此,且所論頗具水平。然而,這兩種觀點都忽視了材料的最後一句話。完整地理解材料,會發現前兩句是討論的前提條件,這句才是真正需要思考分析所在。“為什麼上世紀初的話最近突然火爆起來?”——這才是命題者想和你對話的論題,也是這個材料的價值所在。
以我對學生的瞭解,誤解這段材料者,大多數並非真的連這點閲讀能力都缺乏,而是讀得不細,想得不周。思維始終伴隨於閲讀全過程,貫穿思考分析判斷質疑的閲讀,才是發生內化的有效閲讀。
其中,需要思考分析判斷乃至質疑的不僅是閲讀材料,還是自身對材料的認識。“我讀得對嗎?”“我讀出的含義能涵蓋這短短的三兩句話嗎?”“為什麼我的結論無法聯繫材料中的某句話?”這一自我質疑的態度相較於質疑他人,當下在中學生羣體中更為缺失。加之匆忙讀之粗略想之不加反思的態度,和線性思維的習慣,作文失足於對話起步階段實屬正常。
思維水平和缺乏邏輯導致不得不用“應試”來應試
那麼,審題對了,就一定不會脱離題意了嗎?事實證明,不是。甚至很多貌似“由此及彼”,也只是扯開去談其他話題。這類問題的產生源於思維水平,因為對於論題已無話可説,但也和缺乏邏輯有關。寫作時,每寫一段,都必須問問自己:我還在圍繞論題討論嗎?我扯開去的內容和論題是什麼關係?是信馬由繮還是收放自如?
其實,不是不可以“扯開去”,談火爆原因當然要分析精神追求和物質生活,談是否無能為力當然可以通過反思”為何許多重要轉折發生於人們意想不到之時”以及“我們是否可以變意想不到為意想得倒?”……這樣深化對論題思考的“扯開去”,深化立意,由表及裏。可説是對話和“聊天”的區別。
所謂深化立意,正是“對話”的價值所在。其所指正是上文之要素三:“有補充”。以某區模擬考作文題為例:世界上沒有移山的辦法。唯一能改變我們和山的距離的途徑是:山不過來,我過去。人們可以持有這樣的態度:改變可以改變的一切,適應不能改變的一切。
通過審題三步,可以歸納出材料論題:當不能改變時,“適應”的意義是什麼?但是,在論述了適應的意義之後,我們應該也必須問一問:“還有補充嗎?”
有學生這樣説:當我們不能改變某一事物時,適應不失為一種智慧,但是,當這種不能改變的事物成為阻礙科學進步和人類發展的桎梏時,“改變”應該成為我們心中的聲音,相信假以時日,必有條件成熟之日,才是“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的智慧人類。試想,幾百年前的“不能改變”,許多已然改變,今天的“不能改變”,未來也一定有可改變之時。所以,適應現實,不是屈服於阻礙人類發展的現實事物,而是待時而飛的科學精神和智慧之舉。
這一補充何等精彩!分析探究其來源,可知源於“追問”,“它真的完全正確嗎?”“有更好的答案嗎?”發現答案,也有途徑。我把它歸納為“改變條件”。這位學生的“補充”,不排除來自改變時間條件。更多的補充,亦可來自改變對象,或改變空間條件。
由此,你還認為靠所謂的應試教育,套路教學,能夠在選拔考試中折桂嗎?真正的考場好作文,會是所謂的應試作文嗎?我們走注重思維水平,講究文質兼美的作文教學之路,交出的作文,不僅有助於應試,更可讓學生終身受用。
作者:周宏
編輯:王星
責任編輯:姜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