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忠烈將領,為守國門一家四十多口全部戰死,滿清都為他動容
崇禎十一年(1638年),滿清兵向大明王朝的高陽城發動了進攻。
看到守城的士兵實在難以抵擋清軍的攻勢,卸職在家的前兵部尚書孫承宗不僅沒有舉家逃竄,反而勇敢地站了出來,親自號召高陽的百姓一起來守衞城池。
當時,孫承宗已經七十六歲了,同時參與守城的,還有他全家的人。但是,同仇敵愾的高陽人並沒有成功地守住高陽城。在清軍一波又一波的猛烈進攻中,高陽城還是陷落了。城破之後,高陽城的百姓仍然誓死不降,他們同全副武裝的清兵展開了激烈的巷戰。最終,憑藉絕對的兵力優勢,清軍消滅了高陽城內的一切反對力量。
之後,不僅孫承宗的五個兒子、兩個侄子、十二個孫子和侄孫全部戰死,連孫承宗都被清軍俘虜了。有感於孫承宗的忠義,清軍統領多爾袞特意趕來高陽進行勸説,想讓孫承宗投降。可是,孫承宗斷然拒絕了多爾袞的招降,只求速死。最終,他坦然坐在椅子上,讓兩個清兵用白綾勒死了自己。孫承宗被殺之後,無論是明朝方面還是滿清方面都極盡哀悼。
到了乾隆帝即位之後,對孫承宗也是十分敬重,甚至,還特意追諡他為“忠定”。而在明朝的臣子中,能夠獲得清朝如此評價的人,實在是寥寥無幾。
其實,縱觀孫承宗的一生,他確實擔得起“忠定”二字。
孫承宗是河北省高陽縣人,他自幼勤奮好學,十七歲的時候成了人人豔羨的秀才。之後,孫承宗在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的殿試中,以榜眼的成績考中了進士,被朝廷授任為翰林院編修,正式步入了仕途。萬曆四十八年,五十八歲的萬曆皇帝駕崩,太子朱常洛登基稱帝,是為明光宗。
但是,熬了很久才當上皇帝的明光宗卻命不長久,僅僅在位二十九天便一命嗚呼了。為了穩定局勢,朝臣們將只有十六歲的朱由校扶上了皇位,即為明熹宗。熹宗當了皇帝之後,令孫承宗給自己授課。就這樣,沉寂多年的孫承宗一下子成為了舉世矚目的帝師。
相比於那些倚老賣老,滿口大道理的老臣,孫承宗這個帝師可是具有真才實學的。他講課的時候經常引經據典,聯繫實際,將枯燥無味的説教變得生動有趣。年幼的熹宗不僅聽的津津有味,還經常讚賞道:“孫先生的課講的太好了,朕現在真的是離不開他了。”
就這樣,熹宗和孫承宗這對君臣之間建立起了深厚的師生情誼。
此後不久,對大明虎視眈眈的努爾哈赤渡過遼河,嚮明朝的廣寧發動了猛烈的進攻。遼東巡撫王化貞見事不妙,竟然忘記了肩頭承擔的責任,擅自棄城而逃,將山海關之外的土地全部拱手送給了後金。消息傳來之後,朝野上下一片譁然。
廣寧既失,那努爾哈赤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山海關。如果山海關丟了,北京城豈不成了後金軍嘴邊的一塊肉了嗎?情況危急之下,熹宗任命孫承宗為兵部尚書,讓他火速解決邊患問題。還沒等孫正宗着手佈置,山海關的經略王在晉就迫不及待地上書朝廷,請求在山海關之外再修建一道防禦工事。
這個提議看起來很好,但卻要花費一百萬兩白銀。孫承宗對朝廷的財政困難十分了解,因此,堅決反對王在晉的這一提議。為了勸説王在晉,他直言道:“現在國家的財政入不敷出,怎麼能支撐起這麼大的開銷?國難當頭之時,不能開動如此大的工程。”
王在晉聽了不服氣地回應道:“如果這是修我自己家的院牆,那不修就是了。但這個工程是為了保護國家,花再多的錢都值得!”孫承宗見王在晉不肯聽,便向熹宗仔細論述了這件事。
最終,熹宗對孫承宗表示支持。
之後,熹宗不僅將王在晉調往別處,還把山海關的全部事宜統統交給了孫承宗來管。
孫承宗並非紙上談兵之人,他之所以駁斥王在晉的建議,正是因為他有更好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王在晉卸任後,他火速前往山海關,提拔了袁崇煥、趙率教、滿貴等一批有膽有識的軍事將領。在孫承宗的謀劃下,山海關的局勢得到了暫時的穩定。
在山海關,孫承宗一干就是四年。這四年來,他招募了十幾萬遼軍,極大地充實了明朝邊關的防衞力量。憑藉着穩紮穩打的作戰方略,他成功地收復了四百多里失地,建立了一條令努爾哈赤都心生畏懼的關寧防線。後來的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都是建立在關寧防線的基礎上才勝利的。除此之外,孫承宗還成功安撫了周邊蒙古部落之間的關係,從而保證了京城北邊的安全。
然而,孫承宗的忠心為國之舉,卻遭到了魏忠賢的層層阻撓。看到孫承宗等人聲勢日隆,魏忠賢唯恐自己會失去聖寵。於是,仗着皇帝的寵幸,他不斷地挑孫承宗、袁崇煥等人的毛病,使明軍無法全力以赴地對抗後金。每逢孫承宗請旨出擊的時候,魏忠賢總是以各種理由加以反對。很多戰機,就這樣被魏忠賢貽誤了。邊關局勢好轉以後,他又別有用心地在皇帝面前建議,勸皇上精簡山海關一帶的軍事部署。
所幸熹宗對孫承宗極為信任,才沒有做下自毀長城之舉。
魏忠賢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他見孫承宗與東林黨人交好,便掉轉矛頭,開始構陷起一身正氣的左光斗、楊漣等東林黨人。因為,孫承宗為人大度,因此,一直不願同魏忠賢這樣的小人爭吵。可是,看到曾經的好友備受迫害,他實在是坐不住了。於是,他借為皇帝祝壽為由,打算親自進京為東林黨人辯白。
當時,魏忠賢知道孫承宗在皇帝心中的分量,便惡人先告狀,誣衊孫承宗此行是要“清君側”,是要圖謀不軌。熹宗雖然認為魏忠賢太過多慮,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下達了阻止孫承宗進京的命令。孫承宗剛剛進了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區),就被強行擋了回去。
得知孫承宗並沒有進入京城後,魏忠賢懸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此後,他和幾位大臣勾結在一起,不斷在熹宗面前説孫承宗的壞話。熹宗聽得多了,也不由得心生懷疑。於是,孫承宗為了自證清白,主動上書請求辭官。
熹宗感到非常為難,思索再三之後,他允許孫承宗辭官回鄉。同時,熹宗又特意下旨封孫承宗為光祿大夫,以此來獎賞他這幾年守衞邊關的功勞。孫承宗一卸職,魏忠賢就馬上把遼東經略換成了自己的親信高第。
其實,努爾哈赤一直想要侵略明朝,只是由於孫承宗的存在而不敢輕舉妄動。此時,見孫承宗被罷官,他立即興兵來犯。
高第看到來勢洶洶的八旗鐵騎,還沒等開戰就先慌了手腳。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趕忙下達了撤退的命令。就這樣,明軍把大片大片的土地白白送給了努爾哈赤。
袁崇煥和滿桂是孫承宗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大敵當前之時,他們沉着應對,用早已準備好的紅衣大炮死死擋住了清軍的進攻,成功地守住了寧遠。即使是百戰百勝的努爾哈赤,面對明軍猛烈的炮火也只能鎩羽而歸。此役之後,努爾哈赤鬱鬱而終,臨死前仍然唸叨着這次失利。
隨之登基的皇太極,更是不斷對寧遠、錦州發動攻擊,誓要一雪前恥。但是,袁崇煥、趙率教等人牢記孫承宗的教導,他們憑藉着牢固的關寧防線,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清軍的進攻。寧遠大捷、寧錦大捷傳來,朝堂上下一片歌功頌德之聲。但可惜的是,魏忠賢竟然恬不知恥地將這兩次勝利都歸功於自身。在前線浴血奮戰的袁崇煥,反而受他構陷,最終,被削職為民。
可是,魏忠賢的好日子並不長,熹宗駕崩後,他的弟弟朱由檢登基稱帝,即為崇禎帝。
崇禎帝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君主,他即位之後,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清除了魏忠賢的閹黨集團,魏忠賢本人更是被開棺戮屍,以息眾怒。剿滅閹黨之後,崇禎帝特召袁崇煥管理遼東,想要將之前丟失的土地全部收回來。
但是,還沒等袁崇煥在遼東有所大動作,皇太極的軍隊就殺氣騰騰地向大明王朝發動了進攻。崇禎二年,清軍主力繞過關寧防線,兵鋒直指北京城。千鈞一髮之際,崇禎皇帝緊急起復了賦閒在家的孫承宗。孫承宗接到旨意後沒有絲毫怨言,一上任就連夜佈置起京城的防衞工事。
安排好京城的防衞之後,他又馬不停蹄地前往通州去禦敵。當時,城外盡是黑壓壓的敵軍。但是,孫承宗只帶領了幾十名騎兵便衝出了東便門,毅然向通州奔去。
在孫承宗和袁崇煥的拼命抗擊下,清軍損失慘重,皇太極不得不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可是,清軍退兵後,皇太極用計離間了崇禎帝和袁崇煥。多疑的崇禎帝誤認為袁崇煥有謀反之心,於是,將他打入了大牢。袁崇煥被抓之後,他手下的軍隊羣龍無首,都不願再同清軍戰鬥了。皇太極趁機集結兵馬,想要再次發動進攻,局勢對明軍非常不利。
在這種情況下,孫承宗又獨自承擔了保衞京城的重任。
一方面,他調兵遣將,鞏固京城的防衞;
另一方面,他又苦口婆心地勸説袁崇煥的部下,讓他們以國家大事為重,袁崇煥的餘部有感孫承宗的忠義,才同意繼續抗擊清軍。
就這樣,京城算是勉強保住了。
對袁崇煥失去信任後,崇禎帝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到了孫承宗身上。
可是,歲月不饒人,兩鬢斑白的孫承宗早已是力不從心。由於太過勞累,再加上沒完沒了的奔波,他的身體越來越差,甚至,連馬都騎不成了。他本想為國家流盡最後一滴血,可擔心自己無法做好防衞邊關的工作,便多次請求卸去官職。
看着在關外逐漸壯大的清軍,崇禎皇帝實在不願失去孫承宗這個臂膀。於是,他多次予以拒絕,想讓老先生再多幹幾年。一心為國的孫承宗固然不貪戀權位,但其他的貪官佞臣就不這樣想了。他們見孫承宗已經年老,便使出渾身解數想要取代孫承宗的位置。
當時,孫承宗主張修築大淩河,以此來阻擋清軍。但是,想要擠走孫承宗的人百般阻撓,令修築工作不斷延期。趁大淩河遲遲未修好,清軍果斷包圍了在此駐守的明軍,發動了長山之戰。經此一役,明軍死傷慘重,大將何可綱更是自盡而亡。
消息傳來,那些阻礙大淩河修築的大臣們又以此為由來彈劾孫承宗,説他禦敵不利,臨陣無謀。孫承宗辯無可辯,只得稱病辭官,再次回到了高陽老家。回到高陽之後,孫承宗並沒有閒着。不能上陣殺敵,他就埋頭著作兵書,想要繼續為國家盡力。
崇禎十一年(1639年)十月,大王明朝引以為榮的長城再次被清軍攻破。
清軍統帥多爾袞率軍長驅直入,很快便逼近了高陽城。這時,孫承宗的好友茅元儀趕忙前來勸説,想讓孫承宗快快逃往南方。但不料,孫承宗視死如歸地拒絕道:“我都一大把年紀了,還有什麼可怕的?假如可以戰死沙場,那才真的是死得其所。”
最終,高陽陷落,孫承宗與家人共赴國難。孫家四十多人全部戰死,可謂是滿門忠烈。據説,孫承宗被押到清軍面前時,看着步履蹣跚的孫老先生,瞭解到孫家全家人全都遇難之後,連殺人如麻的多爾袞都不由得為之動容。他表示尊重孫承宗的決定,允許他自盡殉國。但是,孫承宗堅持要死在清軍手中。
可能,在孫承宗的眼中,自殺太過懦弱,只有戰死沙場才是最好的歸宿。
參考資料:
【《明史·孫承宗傳》、《明熹宗實錄》、《三朝遼事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