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北京理工大學良鄉校區,第十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競賽開幕式暨大學生青創報國彙報會上,運用多種技術手段完成的數字仿真人——“靈”,出現在了主持台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迪/攝
“我叫‘靈’,是‘挑戰杯’001號參賽者,我將與大學生參賽者同屏參與、同台競技……”
3月17日晚,第十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決賽開幕式暨大學生青創報國彙報會的現場大屏中,數字仿真人——“靈”出現在主持台上做自我介紹。
這是北京理工大學青年團隊為本次大賽特別設計開發的首個“數字人”。
本屆大賽以“元宇宙”為一大鮮明特點。在“靈”的號召與見證下,全國各大高校的參賽人員,將挑戰宣言傳送到了第十三屆“挑戰杯”的現場。
“這既是北理工人對元宇宙技術的一次大膽探索,也是元宇宙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一次大規模應用。”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教師吳羽琛説。
自去年7月下旬以來,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數字表演與仿真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就緊鑼密鼓地開啓“元宇宙賽場”的創建。
“挑戰杯·元宇宙”大型沉浸式數字交互空間包含北京理工大學良鄉校區數字校園、“挑戰杯世界”(虛擬展廳)、挑戰杯雲舞台等場景。其中,數字校園1∶1還原了北京理工大學良鄉校區和相關數字資產;“挑戰杯世界”是一個由參賽隊作品展位構建的電子芯片形態的虛擬世界;挑戰杯雲舞台則是一個圍繞科幻元素設計的虛擬世界。
“整個交互空間採用了大規模即時雲渲染技術,將大型沉浸式體驗需要的圖形算力、存儲需求放在雲端,用户可通過微信、i北理或鴻蒙等方式進入。”吳羽琛介紹。
在這個“空間”,可以選擇人物角色。變身為數字人物後,眼前會呈現出北京理工大學良鄉校區的景象,乘坐飛艇或騎自行車,即可細緻遊覽校園全貌;還可以通過快速通道進入“挑戰杯世界”,看到上千件參賽作品的海報、展示視頻、展品成果和原理模型等;在挑戰杯舞台,決賽開閉幕式進行時,可以“落座”身臨其境參與開閉幕式。
“這次大賽開設的‘元宇宙’空間,讓我這樣嚮往‘挑戰杯’,卻又無法到現場的人,也能有機會深度參與。”貴州職業技術學校學生袁勇告訴記者。
“挑戰杯·元宇宙”交互空間在具備功能性、信息性、聯通性、載體性的同時,通過數字人身份引入、虛擬交互機制、數字資產創作等技術,有效增強了全國競賽的客觀性、羣眾性、交流性,打造永不落幕的挑戰杯。
“交互空間系統與日常的交互系統相比,最大的優勢在於訪問成本低,不需要高配置的電腦,只需要一部能上網的手機,不需要下載App,只需要掃二維碼即可進入,而這也是難點所在。”北京理工大學2020級博士黃可翔告訴記者,為了實現這一效果,背後有5000個服務器在支撐,在同類型虛擬校園項目中是首例。
如此龐大的元宇宙賽場,不僅是參賽者的舞台,也是北理工學子的“挑戰”課堂。
“在挑戰杯數字校園中,專門開放了一個特殊的分支場景——‘延安老校區’場景。用户可從傳送門穿越回北京理工大學的前身延安自然科學研究院的老校區中進行遊覽。”設計與藝術學院教授姜可介紹,“這個版塊完全由同學們自行開發設計,我只給予大方向的指導。”
姜可補充説道:“以先進的數字排演虛擬仿真技術打造智慧思政課堂,同學們在設計的同時,能夠在宏大的模擬場景中獲得更直觀、沉浸式的思政教育,實現‘知情意行’相統一,極大地提升了教育的實效性。”
北理工設計學工業設計方向研一學生王蘇晗,以另外一種形式在參與挑戰杯,對我而言,“參與‘元宇宙’空間開發設計,也是一次挑戰。”
“我們開發團隊根據相關歷史資料,在挑戰杯元宇宙系統中重現延安自然科學研究院的歷史場景,帶領用户在虛擬場景中探尋北理工的‘延安根、軍工魂’。”而在接受這一任務之前,王蘇晗對延安自然科學研究院瞭解甚少。
這支學生團隊只能通過史料記載、老照片、黑白紀錄片等零星碎片化材料,一點點拼湊出數字化的延安自然科學研究院。“歷史素材中只説了有個場館,但場館中具體有些什麼東西,比如窗户應該朝哪個方向開?這些完全都是根據我們自己想象設計的。”王蘇晗還記得,關於窗户到底開向哪個方向,當時同學們經歷了一番討論,最後一致決定,窗户應該向陽而開,“這也有一種意藴,象徵着革命人心中永遠向着太陽”。
歷經挑戰的王蘇晗對思政課有了全新的認識,“原來思政課不僅僅只有嚴肅,還可以是好玩的,有趣的”。
產品設計專業大三學生户潤愷也參與了“挑戰杯·元宇宙”交互空間開發設計,“我們搭建的數字空間,為不同的參賽團隊、老師、同學還有觀眾提供了一個自由交流探討的空間”。
他説,自己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有了新認識,“如果只是普通的創新創業項目,大家可能會把這個當成任務去做。但是如果現在好玩兒了,放到元宇宙裏來,那麼就會激起大家的興趣,可能從心底裏更願意投入到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我覺得這一過程本身就是將一個任務的意義轉變成了由內而外的實踐”。
3月19日21時,第十三屆“挑戰杯”落下帷幕。然而,本屆“挑戰杯”首次提出的數字化大賽的理念,首次推出的大型沉浸式數字校園,首次舉辦的超大規模線上活動,首次構建的可視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庫,首次實現的“數字人”與大學生參賽者同屏參與、同台競技,實現了10萬人同時在線、百萬人共同參與的“元宇宙”空間將永不落幕。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圍圍 李川 實習生 劉明珠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