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一封信,不僅讓時人感慨諸葛亮可以瞑目,更證明了蜀漢雖亡但漢將姜維不願亡國的內心真實的想法。這是怎樣的一封密信呢?
遲來的密信——姜維密奏劉禪復國的最後一計
公元347年,東晉權臣桓温西征巴蜀成漢政權,在成都宮殿發現了一封密信,正是姜維寫給後主劉禪的,密信的內容僅23字,寫着“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很顯然,姜維的投降不過是權宜之計,他是為了設法策反鍾會,讓鍾會一方面殺死魏將、陷害鄧艾,一方面做起兵復國的準備,誰知事情敗露,他和鍾會一起被殺了。
姜維死後82年,他寫的密信重見天日,桓温看過後只説了一句話,“諸葛亮可以瞑目了”。
時間回到公元263年,司馬昭為轉移魏國的國內矛盾,決意三路伐蜀。司馬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大舉伐蜀,當時姜維聽聞鄧艾在關中用兵,猜測魏國有伐蜀的跡象,並上奏劉禪要求加以戒備,但劉禪聽信宦官黃皓之言,黃皓以巫祝之卜算魏國不會出兵,錯過時機,等反應過來,劉禪才派遣張翼、廖化、董厥等前往拒敵。姜維遠在沓中,漢中被叛徒蔣舒獻城,姜維率眾將鍾會十餘萬大軍擋在劍閣,但鄧艾卻偷渡陰平直奔成都。
偷渡陰平成功的鄧艾,一路下江油,戰綿竹,直逼雒城,劉禪派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率軍迎敵,最終不敵戰死。劉禪在主降派譙周的投降下,不做抵抗自願出城投降,自此建國43年的蜀漢政權宣告滅亡。
而在劍閣的姜維,在得到劉禪投降後敕令,無奈向鍾會投降,而姜維假意投降鍾會,準備借鍾會之手誅殺魏將,而後復興蜀漢,並寫密信給劉禪只需等待幾天就可以。但因為事情泄漏,姜維及張翼等都被殺。
演義裏姜維死前表示“我計不成,乃天命也”,姜維已經盡力了,但無力迴天。
蜀漢政權前有諸葛亮,後有姜維
在史書上記載諸葛亮的接班人是蔣琬,蔣琬之後是費禕,費禕之後是董允,而姜維只是一個處處受到制約的魏國的天水郡降將。但毫無疑問就是這樣的一個降將,繼承了諸葛亮北伐中原,興復漢室的遺志。
有些人説諸葛亮在死後已經安排了不要北伐,要休養生息,保存蜀漢政權。但姜維或許不瞭解諸葛亮的用心,從姜維執掌蜀漢軍權後,比起諸葛亮的六出祁山,五伐曹魏,姜維更是進行了九次北伐,結果也是勝少敗多。從姜維不停北伐可以看出姜維繼承諸葛武侯遺志的決心比任何人都要堅決。
雖然姜維不是諸葛亮的直接接班人,但讓人感覺只有姜維才算是真正的接班人,更是值得諸葛亮託付和倚重的。
與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書曰:“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又曰:“須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
姜維復國之計對得起諸葛亮,也對得起國家
明明是劉禪執意投降,姜維仍忘不了復興蜀國,在暗地裏向劉禪寫密信,表示自己有計劃復興蜀國,請求劉禪忍辱負重幾日,定能叫日月乾坤復明。
姜維之計:借鍾會之手除去鄧艾,慫恿鍾會謀反,最後再除鍾會,奪回軍權,這一計堪稱完美,但姜維錯估了形勢,當時鍾會意欲造反,可十幾萬魏軍不願跟隨,然而事情敗露,最終計謀不成,反而受其害被殺身亡。
姜維投降魏國,只是權宜之計,並非真的投降。姜維也沒有辜負諸葛亮的栽培和重用。
結尾: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受到後世的讚揚,而姜維卻飽受爭議,拋開姜維的窮兵黷武,僅忠心這一塊蜀漢後期無人可比,諸葛亮雖然看錯了馬謖,但並沒有看錯姜維。僅憑姜維對蜀漢的忠心和不忘復國之志,足以對得起諸葛亮,也足以讓諸葛亮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