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安錢幣學會 2020年6月28日
詔安縣革命時期的部分紅色革命舊址圖片和紅色文物史料
(一)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詔安人民積極響應,紛紛成立了各種革命團體,開展救民救國活動。1926年4月,餘佩皋等左派進步人士組織詔安農民運動考察團前往廣東海豐學習參觀。詔安在海陸豐農民運動的影響下,紛紛組織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衞軍,發動廣大羣眾,開展革命鬥爭。1926年7月詔安有了黨的組織(隸屬於中共汕頭地委領導)。1926年11月,詔安第一個黨支部在沈公書院成立。
01:1926年6月成立的詔安農民協會地址——玉兔公廳(現南詔鎮縣前街34號)。
02:福建省早期的農民協會詔安縣農民協會證章。(原件詔安縣錢幣學會收藏)。
03:1926年11月, 中共詔安支部成立,圖為中共詔安支部舊址——南詔鎮沈公書院。
(二) 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運動雖然失敗了,但詔安人民決不屈服於反動統治者的淫威,他們踏着先烈的血跡,繼續勇敢地投入了新的戰鬥。1928年底,中共詔安虎坑支部成立。1929年春,中共閩粵邊工委(不久改稱為中共饒和埔詔縣委)與饒和埔詔縣蘇相繼誕生,建立了紅軍四十八團。詔安人民的革命鬥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土地革命時期。
這一時期,詔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開展了土地革命,發展了革命武裝。革命烽火在北起官陂、秀篆,東至梅洲、上湖,西至西潭、美營一帶的廣闊地區熊熊燃燒起來。紅色區域上接靖和浦,下連潮澄饒,使閩粵邊區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與此同時,閩西紅九團三下閩南,詔安廣大羣眾大力支持,軍民協同作戰,使閩粵邊根據地與閩西革命根據地緊密相連。這一時期詔安黨組織得到了蓬勃發展,建立了上百個支部,發展黨員近500名。
04:1927年春在秀篆虎坑成立黨小組,組長王克希,1928年底在嬰谷堂成立中共虎坑支部,書記王慎益,有六名黨員。圖為秀篆虎坑村嬰谷堂舊址。
05:1928年春,羅時元在詔安官陂浮山村與張鴻猷等在張家“百順居”開辦拳頭館,以教拳為名開展革命活動,招收學員100多名,為發展詔安革命武裝奠定了基礎。圖為“百順居”舊址。
06:1929年春,中共閩粵邊工作委員會在霞葛厚安村文圃學堂成立,同年6月饒和埔詔縣革命委員會也在此成立。圖為“文圃學堂”舊址。
07:1929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十八團成立於官陂鎮與秀篆鎮交界的龍傘崬大山。
08:紅四十八團曾駐地舊址——官陂鎮馬坑樓仔村。
09: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十八團使用的望遠鏡。(原官陂鎮光亮村尚墩樓張公應先生收藏)
10:1929年中共饒和埔詔縣委在秀篆伯公前建立的後方醫療所——濟和堂藥店。
11:1929年到1930年間,紅軍游擊隊後方醫療診所——霞葛南陂“益壽堂中藥店”。圖為藥店木製印章。
12:1931年3月,饒和埔詔縣委擴大會議在犁頭壁山召開,作出了整個蘇區重點區域向詔安境內轉移的戰略決策,會議選出以劉錫三為書記的新一屆縣委領導班子。圖為秀篆石下犁頭壁山。
13:上圖為赤竹坪村,是老蘇區之一。早在1928年餘登仁等即在此進行革命活動。建立農會組織,領導農民開展抗捐抗税活動。1932年起連遭國民黨三次“圍剿”,鄉村被毀壞。1934年饒和埔詔縣委曾駐於此。
14:1930年,饒和埔詔縣革委會主席謝卓元夫婦在秀篆溪背樓開展革命活動時住過的房子。
15:1930年,饒和埔詔縣革委會主席謝卓元夫婦在秀篆溪背樓開展革命活動時使用過的棉絮。
16:1931年7月,中國工農紅軍饒和埔詔第三連在秀篆石下村汶子頭祠堂成立時連隊隊部和操練場的舊址。
17:中國工農紅軍饒和埔詔第三連成立時連隊的臂章。
18:1931年饒和埔詔縣第二區區委會所在地舊址——太平景坑景福廟。
19:1931年饒和埔詔縣第二區農民協會舊址——太平景坑“積慶堂”及農民協會木牌。
20:1931年初,為解決當時縣委和部隊的物資匱乏問題,饒和埔詔縣委設消費合作社。上圖為合作社舊址——官陂馬坑樓仔村。下圖是1997年2月25日老紅軍張水淼在已倒塌的合作社遺址發現的小瓷碟。
21、22: 1932年6月,全縣工農兵代表大會在敦敬堂召開,選舉產生饒和埔詔縣蘇維埃政府,主席餘登仁,委員謝卓元、陳明昌等。從此詔安作為饒和埔詔蘇區的中心長達四年之久。圖為秀篆石下村朝源樓敦敬堂。
23:饒和埔詔縣蘇維埃政府印章及印鑑(該印章為青銅所鑄,重425克,直徑9.5釐米。1976年由霞葛鎮五通陳坑村人黃顯凸捐獻給福建省博物館收藏)
24:秀篆石下村朝源樓敦敬堂原饒和埔詔縣蘇維埃政府當年使用的石硯台。(原詔安縣人民檢察院辦公室主任黃草宏先生收藏。)
25:1932年中共饒和埔詔中心縣委機關所在地——官陂馬坑坪坑村。
26:1932年5月至1937年7月,中共饒和埔詔縣委機關遷駐秀篆石下村後的磜頭斜。
27:1932年5月石爐鄉蘇維埃政府、農會同時成立於秀篆爐坑村學耕樓。
28:1932年饒和埔詔縣第四區馬東鄉蘇維埃政府舊址——官陂慄竹頭村。
29:1933年至1935年間,地處閩粵邊界的建設坪路村(上圖),先後是饒和埔詔游擊隊、潮澄饒紅軍的革命活動中心之一。
30:1934年4月饒和埔詔游擊隊和潮澄饒紅三大隊聯合攻擊閩粵邊界黃牛山的反動會道門“白扇會”打通了閩粵邊遊擊通道。圖為攻打黃牛山的指揮地點——白洋鄉白鶴寺。
31:太平景坑景福廟下祠堂邊是當年潮澄饒紅三大隊的操練場。
32:當年紅三大隊隊員使用的雙合刀。(霞葛五通村豐田洋黃輝耀先生收藏)
(三)1934年,為了配合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鬥爭,中共中央決定組建中共閩粵邊特委,積極開展游擊戰爭,牽制國民黨兵力。
紅軍長征後,中共閩粵邊特委和新組建的中共雲和詔縣委以烏山為依託,領導邊區人民堅持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這一時期,詔安黨組織得到迅速發展,革命武裝也不斷壯大,在這片紅色土地上,留下潮澄饒紅軍、閩粵邊獨立營、閩南紅三團、閩西紅九團的許多英雄足跡,使烏山地區成為南方八省十五塊革命根據地之一。?
33:1934年饒和埔詔縣委所屬的一區區委所在地——白洋鄉深湖村頂館舊址。
34:1935年,潮澄饒縣委駐地——建設鄉坪路村龍興廟。
35:1935年,潮澄饒紅三大隊駐地——建設鄉坪路村安盛樓。
36:建設鄉坪路村大祠堂。1935年7月饒詔臨時工委在此成立。
37:1934年,篆北蘇維埃政府成立於秀篆磜頭彩雲樓。
38:1935年初,中共饒和埔詔縣委機關曾駐秀篆磜嶺黃泥坑村。
39:1935年,饒和埔詔縣委機關曾駐秀篆嶺下溪村。
40:1935年,饒和埔詔縣委機關曾駐秀篆尖崬子村。
41:1935年6月,閩西紅九團進入詔安境內,在秀篆與饒和埔詔縣委及游擊隊會師。圖為會師地點——秀篆石東村清涼庵。
42、43:紅色文物-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錢幣。(紙幣:詔安縣人民銀行林一輝先生收藏;銅幣:羅少瓊女士收藏。)
44、45:閩西紅九團在饒和埔詔游擊隊的配合下,於一九三五年農曆六月二十八至七月初五連戰七晝夜,攻下了秀篆山區的一大反動據點——隔背坑壩樓。上圖為坑壩樓全景。下圖是當年作戰的指揮部舊址——朱湖棉子間。
46:1935年10月初,中共閩粵邊特委代理書記何鳴在烏山十八間召開潮澄饒縣委擴大會議,決定撤消中共饒詔臨時工委,成立中共雲和詔縣委,由蔡明、陳耀潮、陳老詔組成第一屆縣委,張敏任特派員,下轄四個區委。年底,饒和埔詔縣委撤消,其轄區劃入雲和詔第五區。圖為烏山十八間舊址。
47:1935年12月,中共閩粵邊特委在紅星北蔗村寨內埕成立閩粵邊獨立營。圖為營部舊址——紅星北蔗村內埕。
48:中國工農紅軍袖章
49:1936年,閩粵邊獨立營在官陂洋坑嶺與國民黨廣東軍戰鬥。
50:閩粵邊獨立營在官陂洋坑嶺戰鬥中繳獲了軍號,後為閩粵邊獨立營使用。
51:1936年獨立營拔掉官陂敵據點——鳳獅鳳山樓,並打開樓內儀式祠穀倉,賑濟羣眾。
52:1935年冬,塗屏南、許輝星、沈萬五等組成的內線工作組與雲和詔縣委的聯絡點——東溪堤紫峯廟舊址。
53:1936年,雲和詔縣委在胡厝車村建立地下黨支部,後為內線工作組的聯絡點。
54:1935年雲和詔縣委工作組李才炎、羅貴炎、文永視的住處——長埔村下腳祠堂。1937年春,雲和詔縣委機關也曾駐於此地。
55:1936年雲和詔縣委指派許碧張(一區區委委員)到花墩建立黨支部,書記沈細母。圖為花墩村。
56、57:1936年夏秋間,閩粵邊特委、雲和詔縣委曾三次攻打國民黨江畝坑區公所(上圖)。其中有一次從暗溝(下圖)進入寨內直攻區公所。當場擊斃保長陳醜先,活捉敵團長康連項等官兵8人,並燒燬簿籍,繳獲10餘支槍及一小批彈藥。
58:閩南抗日義勇軍臂章。
59: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閩南抗日第五支隊為籌集抗日經費而發出的捐款通知書。
60:1936年冬,閩南抗日義勇軍第一支隊在舊宙楊梅山頭伏擊反對抗日的國民黨保安隊,獲得全勝。
61:1936年秋,閩南抗日義勇軍第一支隊攻打官陂鄉井頭樓,擊斃官陂聯防隊長張而行於樹下池塘,並活捉了惡霸地主張永春。
62:1936年,閩南抗日義勇軍第一支隊隊長盧勝率部攻打國民黨東湖區公所。右圖為作戰指揮處——九侯巖。
63:1936年秋,閩南抗日義勇軍第一支隊在地方武工隊和自衞隊的配合下,智取圓林灰寨。圖為圓林灰寨。
64:1936年12月,閩南抗日義勇軍第一支隊攻打湖內龍衝村延慶樓,活捉保安大隊長沈東海之兄侄等人。圖為湖內龍衝村延慶樓。
65:1936年閩南抗日支隊活動點——湖內長田村歪嘴寨。
(四)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抗戰全面爆發。抗戰初期,中共閩南地方組織認真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以民族大義為重,迅即投入挽救民族危亡的鬥爭。與國民黨當地駐軍進行了多次談判,達成“六·二六”政治協定。但是,國民黨頑固派竟然背信棄義,連續製造了“漳浦事變”與“月港事件”,致使閩粵邊、雲和詔一帶黨的組織和武裝力量遭到較大損失。
但是,革命的大火是撲不滅的,烏山紅旗不倒。中共雲和詔縣委在上級黨組織支持下,很快恢復起來,繼續積極地領導人民開展抗日救亡運動。
1938年2月27日 ,閩粵邊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二支隊,開赴蘇皖抗日前線,再立新功。而留在閩南堅持團結抗日的各級黨組織,在加強抗日統戰工作的同時,不斷揭露國民黨頑固派的陰謀,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進行抗日救亡宣傳工作,組織民眾對竄入詔安縣境的日寇、偽軍奮起反擊,積極配合了閩南抗日戰場,為抗戰勝利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66:1937年6月26日,中共閩粵邊特委代理書記何鳴與一五七師全權代表陳浚在漳州九龍飯店正式簽訂閩粵邊國共合作抗日的政治協定(即“六二六”政治協定)。之前數日,在中共南方臨時工作委員會的指導下,閩南抗日第一支隊事先在詔安金溪與國民黨駐軍談判聯合抗日。圖為金溪談判舊址。
67、68:1937年7月16日,中共閩粵邊特委代書記張敏在月港村達三祠堂主持召開雲和詔縣委擴大會議,遭國民黨頑固派沈東海保安隊突然包圍襲擊,與會13人先後遇難。圖為達三祠堂舊址和張敏在祠堂牆上書寫的標語。
69:抗戰期間詔安軍民在鳳山古道抗擊日寇的戰場。(資料來源:詔安縣檔案館)
70:日本侵略者逃跑時,遺落在詔安的“大東亞從軍記念”章。(詔安縣人民銀行吳燕明先生收藏)
71:閩粵邊區紅軍游擊隊烏山傷兵處舊址。
72:閩南地委機關舊址位於烏山大石巷。
73:1944年2月,閩南特委整編雲和詔縣委的武裝隊伍,在官陂豆畲村成立閩南政保隊,隊長盧炎,政委盧叨。1945年7月改編為王濤支隊第四大隊。圖為官陂豆畲村全景。
74:1944年春,閩南政保隊在禾倉崬擊斃官陂公田反動聯防隊長張阿欽(綽號老虎欽)。圖為伏擊戰舊址。
75、76:1945年8月,王濤支隊一舉攻下國民黨“雲和詔三縣聯防辦事處剿共指揮中心”——官陂公田炮樓,活捉辦事處主任張建雄及以下官兵二十多人。上圖是當年戰鬥地點;下圖是炮樓(摧毀)舊址;
77、78:抗戰期間,詔安軍民曾三次在分水關與日軍展開激戰。圖為1945年9月建立的“勝利亭”,碑刻紀念當年的抗日事蹟。
(五)1946年6月,內戰全面爆發,國民黨當局派重兵“圍剿”烏山。國民黨反動派撕毀和平協議,詔安人民在閩南地委的領導下,成立了雲和詔四路工作團,並相應建立了四個武裝大隊,分赴各地開展遊擊活動。在廣大羣眾的積極配合下,採取迂迴包抄、內外夾攻等機智靈活的戰術,不斷地打擊敵人,一次又一次地取得了反“圍剿”鬥爭的勝利。1947年8月以後,新組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區縱隊閩南支隊(後改編為縱隊八支隊)與雲和詔革命武裝協同作戰,使烏山革命根據地持續擴張,革命勢力發展到廣東三饒、黃岡一帶,革命烽火越燒越旺。
79:1946年冬,雲和詔縣委實施“保衞烏山,開展反封鎖鬥爭”的策略,建立四路工作團,而後又組建了四個武裝大隊,協同作戰,開拓了以烏山為中心的大片紅色區域。圖為解放戰爭時期雲和詔縣委機關駐地——官陂龍磜村。
80:中共閩南特(地)委機關駐地——北蔗村前的三角洞舊址。
81、82:閩南地委機關駐地之一——烏山山寮和烏山看守所。
83、84:烏山閩南地委機關秘密通道和烏山警衞哨。
85:1946年11月16日,國民黨保安團林鳳祥部100多人進犯烏山,進至雷公陂石門石時被游擊隊埋設的地雷炸傷10多人。此戰,游擊隊俘敵5人,同時繳獲槍支5支,子彈500多發。圖為石門戰場。
86、87:1948年4月,雲和詔第一武裝大隊和民兵一舉攻下國民黨保安隊自吹是“鐵城”的彩下樓,消滅張東秀聯防隊。圖為彩下樓,圖中的樓牆為當年武工隊攻入處。
88:雲和詔縣委在詔安縣城的聯絡點——南詔雨傘厝沈士春(時任雲和詔第三武裝大隊副大隊長)住家。
89:雲和詔地下黨聯絡人員沈士春印章(此章現沈士春後人收藏)。
90:雲和詔第三武裝大隊聯絡點——深橋鎮後嶺村啓佑堂。
91:1948年8月,雲和詔第三武裝大隊摧毀的閩粵交界分水關廟後山上的國民黨保安隊哨樓舊址。
92: 1948年7月1日,閩南支隊第一、第四大隊在雲和詔武工隊和民兵配合下,在詔安太平走馬塘全殲國民黨保安二中隊第一分隊,俘敵分隊長沈素成以下官兵23人,繳武器、彈藥和其它物資一批,從而使雲和詔與饒詔游擊區聯成一片。圖為當年戰地——太平走馬塘。
93:1947年8月1日,閩南地委將鍾騫支隊在烏山北蔗西山岩葱仔寮進行集訓整編後,正式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區總隊閩南支隊”,支隊長李仲先,副支隊長王漢傑,政委盧叨,副政委陳文平,參謀長吳揚。右圖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區總隊閩南支隊使用的望遠鏡。
(六)1949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江支隊第五大隊一中隊南下抵烏山與雲和詔縣委會師,在紅星坪林村舉行南北幹部會師大會,宣告中共詔安縣委與詔安縣人民政府成立,同年12月12日,詔安縣城解放。詔安人民經過長期的英勇鬥爭,終於獲得了偉大的勝利。
94:1949年10月20日,南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江支隊第五大隊第一中隊的48名指戰員與雲和詔地方同志120人在坪林召開南北勝利會師大會。宣佈正式成立中共詔安縣委、詔安縣人民政府。圖為會師大會及詔安縣委、縣政府成立舊址——紅星坪林村私塾學堂。
95:紅星坪林村私塾學堂當年使用的石硯台。(紅星鄉許惜容女士提供。)
96:詔安解放初期使用的人民幣。(紅星鄉許惜容女士轉詔安縣錢幣學會收藏)
97:詔安解放後,縣委機關第一次的辦公地點——縣城育嬰堂(養生堂)。
98:進城後縣委機關第二次辦公地點——原林學淵住家。
99:1950年元旦,詔安各界在中山公園召開慶祝詔安解放大會。
100:1954年11月,詔安縣人民政府在城關西南面建成的革命烈士墓(現八一服務社)。
參考資料:《詔安革命史影冊》、《詔安人民革命史》、《饒和埔詔蘇區革命史》、《漳州革命史》、《福建中央蘇區-詔安卷》、《漳南泉聲》等。
詔安錢幣學會 出品
弘揚民族文化?| 傳播錢幣知識
我們一起愉快的玩耍吧